“蒋介石与近代中国文献特藏室”坐落于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馆北面一楼,是图书馆与浙大蒋研中心共建的集阅读、研究、教学、交流作用于一体的“学术共享空间”,也是图书馆与学科共建的一次新尝试。 浙江大学图书馆与蒋研中心于2015年着手共建“蒋介石与近代中国文献特藏室”,特藏室最初在西溪校区图书馆“民国文献阅览室”里陈列两排书架,规模不大,但为蒋研中心师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资源服务,也是学术特藏室的雏形。 2020年11月起,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馆开辟了一个独立空间,建设新的“蒋介石与近代中国文献特藏室”。“蒋介石与近代中国文献特藏室”牌匾由罗卫东教授题名。特藏室的陈列、装饰风格则参考了南京“总统府”的民国风格。新的藏书室面积近200平方米,具备三个功能: “蒋介石与近代中国文献特藏室”将原浙大历史系近现代史研究所资料室、图书馆、蒋研中心及陈红民教授个人所收藏的近2万册相关图书文献集中在一起,方便研究者与学生查阅。由于版权等问题,“蒋介石资料数据库”是分级授权阅读的,有些资料(尤其是档案资料、海外资料)无法完全对公众开放、提供线上阅读。为弥补此缺陷,“蒋介石与近代中国文献特藏室”内将设置数据库终端,以供受使用权限限制的海内外学者,在获得特许后,享受本单位师生的待遇,使用“蒋介石资料数据库”的所有相关资源。特藏室设有会议桌、一体机等设施,能够举行小型学术会议、讲座等学术交流活动,以及研究生日常教学活动。特藏室将会在传统的文本收藏、阅览等知识输出功能之上,进化出新型的同行汇集、交流等知识创造功能,由单一转向多元。2020年12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蒋介石资料数据库建设”结项评审会,就在特藏室内举行。新建成的“蒋介石与近代中国文献特藏室”集阅览、教学、交流、研究于一体,与“蒋介石资料数据库”形成线上、线下的呼应,相得益彰。传统藏书室主要作为输出思想的场所,“学术共享空间”的构建,让藏书室不仅能输出,同时成为了思想碰撞、思想交流和学术思想产生的新场所,为研究者提供方便。特藏室于今日正式对在校师生开放。谁将成为最美古籍图书馆中最美特藏室的第一位读者? 特藏室开放时间:每周二、四 8:30-17:30,法定节假日除外。
读者请注意: (1)特藏室实行开架借阅,读者自由取阅。图书借阅仅限于特藏室内,不得带出。如在借阅图书时需离开特藏室,先归还图书,重新回到特藏室后再次借阅。 (2)读者须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持安静,共同维护良好阅读环境;妥善利用文献,自觉遵守特藏室的管理制度。读者查找文献确有困难的,可向工作人员咨询。 (3)目前电脑仅一台,如遇多人需要查阅电脑内数据,以老师优先,先到者优先的顺序处理。
“我想我一生中的头等大事是我父亲的藏书室。”博尔赫斯晚年在与威利斯·巴恩斯的交流中如是说。阅读与书写无疑是谙透人生的重要通道。春风十里,春林初盛。植物在抽绿,蝴蝶在集结。就像里尔克在《春天》里所描绘的:“一切都准备好,朝着不言而喻的欢乐走去。”每一位读到这里的你,希望这个春天,能为我们开启更充实的又一年阅读。(本文转载自浙江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此谨致谢忱。)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