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特别关注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远逝的灶头画和印糕版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特别关注
 
巾帼不让须眉——秋瑾墓
来源:杭州西湖西溪景区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1-04-20

秋瑾墓


清末,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危亡的时刻,大多数女子还在信奉三从四德,相夫教子,秋瑾却胸怀天下,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方法。虽最终壮烈牺牲,但却从未后悔过。

图片

秋瑾墓位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的南端,是经过10次迁徙之后于1980年重新建造而成的,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整座墓坐东朝西,墓基为特制青石砌成,墓座呈方形,用花岗岩砌筑,高约1.7米,正面嵌有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巾帼英雄”石刻,背面为徐自华、吴芝瑛题书的《鉴湖女侠秋瑾墓表》,两块碑石均为旧墓原物。墓座上端为汉白玉雕秋瑾全身塑像,高2.7米。头梳髻,上穿大襟唐装,下着百褶散裙,左手按腰,右手按剑,眼望西湖,英姿飒爽。整座墓地依山环湖,松柏环列,象征着秋瑾的精神与西湖山水同辉!

图片

秋 瑾 墓 汉 白 玉 雕 像


图片

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巾帼英雄”石刻


图片

徐自华、吴芝瑛题书的《鉴湖女侠秋瑾墓表》




图片

秋瑾


据陶成章《秋瑾传》记载:秋瑾,字竞雄,号鉴湖女侠。浙江会稽人。光绪十六年随父入湘,6年后,21岁的秋瑾依照父母之命嫁给王廷钧后举家入京。秋瑾目睹民族危机深重,清政府腐败无能从而激起了强烈的爱国之心。1904年她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筹资赴日本求学并加入了光复会,次年又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06年回国后创办了《中国女报》倡导女学。同时,在绍兴大通学堂主持校务,积极培养反清骨干。


图片

徐 锡 麟


1907年6月中旬,秋瑾与在安庆的徐锡麟约定,浙皖两地同时起义。由于安庆方面走漏了风声,革命形势突变,秋瑾处境危急,有同志劝她暂时逃离学校,她却拒绝说道:“我是革命党的首领,怎么能丢下同志临阵脱逃?” 便毅然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其他同志。自己率领少数没有来得及转移的学生顽强抵抗,激战近一个小时,因寡不敌众被清军抓获。即使遭受了清军的严刑逼供,依然毫不畏惧,视死如归。


7月15日凌晨,双手被绑,拖着铁镣的秋瑾,缓步走出了山阴县大狱,在一群荷枪实弹的清兵推搡下,大义凛然的走向了取义之路。最终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2岁。


图片

英  勇  就  义




埋骨于西湖边的英雄烈士很多,秋瑾却是其中唯一的女性。那么祖籍绍兴且牺牲于绍兴的秋瑾,为什么最终被安葬在杭州西湖边呢?


 这还要从“如果不幸牺牲,愿埋骨西泠”说起。1906年春,留学日本的秋瑾回国,准备开展革命活动。同年9月,徐自华与秋瑾相约游览杭州西湖。望着湖面一片恬静,秋瑾不禁轻叹道:“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万一我追随岳飞而去,你们就把我葬在西泠桥边吧!”徐自华听后激动答应道:“一定按照你的心愿去办。”于是即使困难重重,几经迁移,人们还是把这位女烈士安葬在了西湖边。


图片
图片


“秋风秋雨愁煞人”是秋瑾的临终绝笔,表达了这位女革命家对封建黑暗统治的不满,对吃人礼教的反抗,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更表达了她忧国忧民、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


西湖有幸埋忠骨,如今的她就站在西湖边,一双英气的眉眼眺望着西湖,向过路的游人展现着鉴湖女侠飒爽的英姿,诉说着“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故事。




图片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为人知的故事 2025-01-23
远逝的灶头画和印糕版 2025-01-23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员)作品成果展(三) 2025-01-21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2025-01-20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2025-01-20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