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禹杭履迹
 
苕溪水的来源去脉
来源:《南湖史话》  作者:王庆  日期:2021-09-14

苕溪为浙江八大水系之一,有东、西两源,分别称东苕溪、西苕溪。东苕溪源出天目山之南,往东流经杭州临安、余杭,再往北过德清经湖州入太湖。西苕溪源出天目山之北。西苕溪有两源出自狮子山,一出自龙王山,两源往北在安吉蒋家塘汇合,始称西苕溪;又往东经长兴县至湖州府城中,与东苕溪会合后注入太湖。其在安吉段又称梅溪,流经湖州府德清县叫做余不溪,长兴以下称龙溪,与东苕溪汇合后则称溪。

微信图片_20210914100523.jpg

西苕溪

微信图片_20210914100525.jpg


《湖州府图说》中说到苕溪与太湖水势情况


苕溪在杭州市境内段为东苕溪,因位于西苕溪之东而名。东苕溪上游支流众多,为方便指认,取名为南、中、北苕溪,自然在方位上与大域的东、西苕溪矛盾。南宋《方舆纪要》以为东苕溪为苕水东派,西苕溪为苕水西派。东苕溪自临安至余杭的干流,习惯称为南苕溪。南苕溪发源于东天目山,1992年临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临安县志》第二编《自然环境·水》记载:


“临目乡马尖岗、平顶山之水为南苕溪主要源头。俗称西坑水,即马跑泉水,属矿泉,有‘东坑茶叶西坑水’之称。至双溪口会东坑水,以下俗称浪口水,干流在县境,经临目、杨岭、青云、横溪、临天、青山六乡。自浪口以下,会东天目、青云之水;到青龙,汇锦溪,会夏禹桥、上甘之水;在青山水库,再汇板桥及三口界头之水,流往余杭。”


南苕溪从中泰乡南头村入余杭境后,向东流经舟枕,贯穿余杭镇,折东北经永建、吴山、长命,至瓶窑汤湾渡接纳中苕溪,至瓶窑北湖龙舌嘴接纳北苕溪,三水会合后,经良渚镇安溪,至仁和镇獐山劳家陡门入湖州市德清县界。经康家山,折北偏东,至德清大闸分两支:


一东接余不溪、转水湾、龙溪,越干山、戈亭山水渡,北流经湖州入太湖;

另一过导流港,经洛舍亩,过湖州入太湖。


《舆地记》载:


“自县之西名冷溪,盖取清冷意。乘舟至此,轻若凌虚。”


据此南苕溪余杭县西段亦称冷溪。明代郑麟有《冷溪晚钓》一诗,其云:


薄暮疏林挂日低,

持竿闲坐傍澄溪。

遥山螺髻云霞丽,

隔岸人家烟火齐。

攒食虾鱼影自乱,

忘机鸥鹭伴堪携。

扁舟罢钓归来晚,

一曲沧浪浦水西。

微信图片_20210914100530.jpg

苕溪


南苕溪干流63公里,流域面积720平方公里。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浙江舆图局纂《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中的《杭州府余杭县水陆道里记》记载:


“杜垆桥,南苕溪自临安县流至此入境,又东少南流至汪家埠八里一分(水深一丈八尺,面阔二十四丈。杜垆桥以东至汪家埠仍与临安县分水)。石门渡,自汪家埠东北流过七里陡门,至此八里五分(其南为南湖)。乌龙瀽北,自石门渡东北流过南门外大桥,至此七里一分。古牛墩,自乌龙瀽北首北少东流傍西函陡门,至此十五里一分(有乌龙港自西南来注之)。汤湾渡,自古牛墩北流,至此一里九分(有中苕溪自西来会之)。龙舌嘴,自汤湾渡北流折而东北三里七分,即与杭县分水,又北流至此一里(有北苕溪自西北来会之,自汤湾渡至龙舌嘴,西连北湖。其地水退成陆,水长成湖)。瓶窑镇(官沟桥),自龙舌嘴北流至此三里二分,与杭县分界。"

微信图片_20210914100533.jpg

《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中的《杭州府钱塘县水陆道里记》亦有如此之记载:


“化湾陡门,苕溪自余杭县流至此入境,又北流至瓶窑镇四里二分(化湾陡门以下至瓶窑镇仍与余杭县分水,东有化湾塘、羊山塘,所以防三苕之冲激最为险要)甪窦陡门,自瓶窑镇北流迤东过通济桥、回龙渡,至此七里七分(有中和山水自西北来注之)。安溪镇(广济桥),自甪窦陡门东北流至此四里五分(有良渚镇水自东南来会之)。唐家渡,自广济桥东北流至此五里五分(唐家渡迤东北与武康分水,以下皆同)同)。奉口陡门,自唐家渡东北流,至此五里九分(合下塘河武康界流自此入境,水深一丈二尺,面阔二十二丈)。巽陡门,自奉口陡门北流过杨坟渡,至此六里分。劳家陡门,自巽陡门北流至此六里五分,与德清、武康二县分界。

微信图片_20210914100536.jpg

钱塘江、苕溪水路形势图


北苕溪位于南苕溪之北,上游有太平溪、鸬鸟溪、百丈溪三条支流。鸬鸟溪源于安吉县山川乡之石门山,经鸬鸟镇后畈进入余杭区境,至白沙村南与百丈溪汇合后进入黄湖镇,称黄湖溪。至东山接纳青山溪、赐璧溪,再至径山镇竹山与太平溪汇合,称北苕溪。然后经径山镇之双溪、潘板桥、瓶窑镇之北湖在龙舌嘴注入东苕溪。自发源地至龙舌嘴,北苕溪长45公里流域面积317平方公里。《杭州府余杭县水陆道里记》记载:


“独松关(分水岭),北苕溪自此发源。西南流折而南过三里铺,又东南流至百丈坞口九里四分(有铜菱关水自东北来注之)。浮溪桥东,自百丈坞口曲曲东南流过四溪、三溪、二溪、头溪各堰,至此十四里(有临安芝坞岭水自西来注之)。大桥,自浮溪桥东首东南流过独山桥及黄湖镇东,至此十三里(有箬岭、石扶梯岭二水自北出铜口桥来注之)。竹山桥口,自大桥南流至此七里(有临安下长溪自西出竹山桥来注之)。陶村桥,自竹山桥口东南流过双溪镇,又过夹堰及潘板桥,至此十三里八分(水深一丈二尺,面阔二十丈)。又东少南曲曲流十三里一分,过张堰渡至龙舌嘴入南苕溪。”

 

中苕溪因居北、南两苕溪之间而名。上游有两源:


一为仇溪源于石门乡木公山;

一为猷溪,源于临安与安吉交界的青草湾岗。


两溪自高陆会合后,汇石门、高虹之水,至雅观以下,汇白水溪,会横畈之水,流往余杭。从径山镇绿景塘入余杭区境。横畈以上称横畈溪;绿景塘以下亦称冷溪,地名有冷水桥可证。中苕溪在长西村接纳斜坑溪,经仇山北侧至汤湾渡注入南苕溪,故其下游又称仇溪。《杭州府余杭县水陆道里记》载:


“黄公堰,中苕溪自临安县流至此入境,又东流至冷水堰四里五分(水深一丈二尺,面阔二十丈)。青芝堰南,自冷水堰东南流,折而东北,过青龙堰,至此五里九分(有斜港自北过堰来注之)。长乐桥南,自青芝堰南首东南流,至此一里六分(有汗岭水自西南过汪公堰来注之)。邵墓桥,自长乐桥南首东北流过麻车头,折而东南,至此七里七分。乌龙港口,自邵墓桥东流,至此四里(自此东南迤东北流为乌龙港,过龙公桥至古牛墩入南苕溪,计八里八分),又东北流七里九分,过新桥至汤湾渡入南苕溪。”

微信图片_20210914100539.jpg

苕溪夕照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巡抚永德查办余杭南湖后,上奏朝廷说:


余杭县在於潜、临安两县的下方,於潜天目的万山之水在临安县境内分别流入余邑的西北二乡的南苕、中苕、北苕溪。其中南苕溪的水势较大于中苕溪、北苕溪。南苕溪位于余杭县城的南门外,中、北二苕溪在县城东北方向。其中南苕溪水从县西由临安的度马桥流入余杭县境内,东到汤湾渡汇入中苕溪,又折向北与北苕溪水会合。中苕溪源自县西临安的质库,东出汤湾渡,流入南苕溪与北苕溪会合。北苕溪水在县西北从临安的黄渡岭向东流经钱塘的瓶窑镇,汇入南苕溪、中苕溪,两苕溪之水径奔湖州属县德清等地,注入太湖。这就是苕溪水的来源去脉。

 

《辞海》(1999年版)“苕溪”条注一:


“在浙江省北部。有东西两源:东苕溪(龙溪)出天目山南,长165公里,流域面积2830平方公里;西苕溪出天目山北,长145公里,流域面积3310平方公里;在湖州附近汇合注入太湖。东苕溪上游建有青山水库、对河口水库,西苕溪上游建有斌石水库、老石坎水库。天目山是浙江省暴雨中心之一,故苕溪流域水量丰富,是太湖主要补给水源。”


以上两段文字将东、西苕溪讲得简洁而明了。






相关内容
湘湖望族|护湖功臣何氏家族 2024-12-24
《走近西湖》论文集|司马一民:白居易夜宿孤山寺竹阁 2024-12-23
西湖之谜系列|济公活佛是僧还是神? 2024-12-20
西湖百亭|杨堤景行碑亭 2024-12-19
湘湖轶事|“八龙”韩纬在萧初探 2024-12-19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