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文化的核心因素是宋代士大夫群体
宋代的科举制度与精英化的社会阶层构成,使得宋代士大夫成为在政治、文学、艺术等多种领域的复合主体。宋代士大夫在国家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塑造了政治、思想、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方面的历史。他们的精神流变恰是古代精神思想史发展的重要一环,他们的观念、态度、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孕育、形成和发展了渊源有自的宋学文化传统和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这是宋韵文化的本质根基。
宋代士大夫积极参与政治与社会建设,无论是宋人所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养士三百年”的判断,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自我定位,都反映出文人士大夫介入政治革新,以国事、天下事为自己的历史使命的责任感、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宋人的风骨集中体现在家国情怀、道德实践、哲学思辨、科学思想、爱国精神等方面,共同造就了中国历史文化场合中具有高度的宋代文明,也参与构成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脊梁。这是宋韵文化的精神内核。
宋代士大夫所创立的理学思想,无论是朱学还是陆学,或浙江的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都贯穿着以强大的心性修养改造社会和民生的努力,体现在既有济世胸怀与治理实践,又有“格物致知”与“反求诸己”的理性思辨。宋人内敛,但这种内敛并非小廉曲谨、畏懦无能,而是追求内圣外王之道的表现。这是宋韵文化的内在指向。
宋代士大夫所创造的文学和艺术高峰,深刻影响了宋元以来直至现代的审美风尚。宋代文艺具有多元化特色,宋诗的瘦硬奇崛与宋词的柔美婉曲,宋词中姜夔的清雅与辛弃疾的豪壮,甚至一人身上,如陆游作品中豪气干云、明丽宛转、闲适萧散并存,都是多元化的体现。宋代文艺中体现出的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如苏轼诗、词、文、书法中都体现出来的圆融达观、充满智慧的人生态度与观念,以及宋代城市空间的繁荣与市民文化的兴起等,均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层级与结构,这构成了宋韵文化的多元表现。
因此,传承宋韵文化,当然包括但决不仅仅是对外在层面的研究与发展,也不仅止于建设一些文旅项目,展示若干宋代文学、艺术、建筑、饮食、民俗等,而更应从宋韵文化的根本即人的层面多作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当代的文化建设而努力。
打造以宋韵文化为代表的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是我省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注入强大文化力量的重要一环。实施宋韵文化研究,目的是系统梳理浙江宋韵文化的传承脉络、挖掘宋代浙江文化的深厚底蕴、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为提升浙江文化软实力、丰富中华文化宝库作出贡献。
宋代是浙江历史文化的高峰,浙江更是宋韵文化的重要地理坐标。两宋时期浙江成为人文荟萃之地,成就文献名邦之名,文化名人辈出,不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了具有东南文化特色的资源优势,也因宋韵文化的深厚底蕴影响近代以来思想文化的面貌。
宋代浙江活跃着数以千计的精英人物。浙籍文人立足乡里、走向全国,在政治、思想、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领域创造了璀璨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浙江文化精神的基础。宋代浙江孕育了著述宏富、异彩纷呈的思想洪流。书院广布,宗派林立;传播活跃,儒者辈出。缔造了“宋学”中的各重要思想学派,深刻影响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架构。宋代浙江闪耀着灿若星辰的人文之光。催生出隆盛堂皇、题材广阔的璀璨艺术,培养了一大批“浙派”艺术巨匠,留下了大量的传世之作,映射出中国文学艺术鼎盛时期的风貌,与传承至今的东方美学经典。宋韵文化的人文特色,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浙江精神文明与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树立了足以代表中国独特文化艺术的典范。
肆
研究传承宋韵文化要重视其开放性特征
研究、传承、发扬宋韵文化,要注意避免孤立性,要认识到
研究、传承、发扬宋韵文化,要注意避免孤立性,要认识到宋韵文化本身是多元的、开放的、包容的。
宋代长期与辽、金、元对峙,宋韵文化与辽金元文化在时间上共时,在空间上虽各有根据地,有对抗的一面,但又有丰富的交流与交集。宋代的海外贸易、与高丽日本的文化交流等,都显示出宋韵文化的强大辐射力。
杭州是南宋行都,因此在南宋时期成为宋韵文化的重镇和核心地域。但是宋韵文化并不仅限于杭州一地、南宋一朝甚至浙江一省。研究者和传播者的眼光如只局限于浙江或者杭州,就无法真正体会宋韵文化的精髓。如南宋文化专指南宋时期以杭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文化,表现为制度、思想、文化、艺术、人物、宗教等,属断代史研究。宋韵文化不能只局限于南宋,而应充分认识到北宋时期对宋型文化的塑造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此外,宋代作为中国近世的开局,由宋代到明清乃至当代的文化中,同样也体现出宋韵文化的特质。无论是浙江还是浙江以外的学者和文化建设者、研究者,都应该有足够的格局,将宋韵文化的地域性与全局性、地方特色与普遍价值相结合,开展研究。
作者简介
陶然,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任浙江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宋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词学、宋金元文学及东亚古代汉文学研究。
来源:原文刊于《浙江日报》2021年10月11日第7版理论周刊
图片:网络供图
编辑:寿容儿
责编:王 雪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