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4日上午,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抗战为什么赢》出版座谈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蒋介石与近代中国文献特藏室进行。
座谈会由浙江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黄晨主持。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保顶率领该社领导、编辑与发行部门的人员来参加座谈会。王社长首先介绍了本书出版发行情况。他指出,陈红民教授及其团队历经六年努力,依托浙江大学深厚学术基础,成功打造了《抗战为什么赢》这样一本普及性抗战史读物。本书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成果,是典型的“大家写小书”,观点正确、结构新颖、品质高端、通俗易懂,甫一出版便收获良好社会反响,能在引导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学好党史中发挥重要作用。 陈红民教授、赵晓红教授回忆创作本书的缘起并介绍写作情况。抗战为什么赢绝非三言两语能够道尽。他们认为,抗战之所以能赢,前提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抗战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用通俗的方式,将学术界对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介绍给社会大众,使抗日战争的史实与意义更加深入人心,是历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书篇幅不大,但注意吸收新史料,在行文上力求流畅、形象、生动,在抗日战争历史的大框架下尽可能多地通过历史细节的呈现,使读者喜闻乐见。他们特别提到,在日前举行的新书分享直播活动中,听众超10万人次,观看回放者超30万人次,充分展现大众对抗战历史知识的需求,也反映出这本普及性抗战史读本的意义所在。
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袁成毅认为,近些年来,抗战史研究的队伍越来越大,成果越来越多,但是通俗作品还不够,难点在于叙述语言。《抗战为什么赢》这本书语言通俗流畅,用了普通读者能够接受的叙述方式,这是其特点之一。第二个,这本书的脉络非常清晰,第一章叙述中国的局部抗战,第二章进入全国抗战阶段,第三章讲中国抗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最后一章讲抗战的胜利和对战犯的审判,使普通读者能够迅速看清楚抗战历史的线索。
浙江工商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主任杨齐福从内容、结构、宣传教育等方面给予该书很高评价,认为该书抓住了时代脉搏,把学术研究成果推向社会,为史学研究大众化带了个好头。
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教授、所长肖如平认为,中国抗日战争历时十四年,本书用十万余字、四章内容简明扼要地进行概括、归纳,清晰展现中国抗战的宏大叙事,难能可贵。新史料、新研究成果的吸收与利用,更增添本书的学术价值,既保证历史叙事的客观公正性,又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是学术专著通俗化、大众化的典范。 社会活动家、浙江省抗日战争史研究会会长王选女士对日本侵华细菌战罪行做过大量翔实的调查,长期致力于为日本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讨还公道。她提到,陈红民教授及其团队写这样一本通俗性、普及性的抗战史书是不容易的,既要有宏大的史观,又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当前关于中国抗战史仍有不少问题有待深入发掘,如战时疾病史、社会民众史等,她建议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进一步多方位、全面地向大众普及中国抗战历史。
浙江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王利波、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助理葛玉丹等出版界人士从出版角度对《抗战为什么赢》通俗的叙述方式和新颖的结构设计给予了好评,对陈红民教授“大家写小书”的尝试表示肯定,认为《抗战为什么赢》一书用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学术前沿成果,对于党史国史教育意义重大。
会后,江苏人民出版社向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浙江省抗日战争史研究会赠送了图书。王选女士也向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赠送了图书。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