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今日的敦煌,是一座旅游名城,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当你走近敦煌,不仅仅要看鸣沙山、月牙泉、雅丹地貌这些自然景观。也要沿着汉代的长城,去看看耸立两千多年的玉门关;还要走过炽热的戈壁,探访宕泉潺潺流水旁的莫高窟,去观摩那些形象地叙述着敦煌佛教历史、艺术、风俗等的斑驳壁画。
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
我们还要透过这本小书,带着你们进入藏经洞,去翻检那些从这里被拿到世界各地的敦煌文书,看看里面记载的古代敦煌这块土地上活跃过的月氏人、匈奴人、汉人、突厥人、吐蕃人、回鹘人、于阗人……有骑马射猎的,也有农耕定居的。
我们还会带着你们穿越历史的时空隧道,与东往西去的各国使者、商人、僧侣、士兵诸色人等,一一交谈,了解汉代的张骞怎样西行寻找月氏;粟特商人怎样把香料、药材、金银器皿、珍禽异兽、乐舞胡姬运输到敦煌,再转售到长安;还有“安史之乱”以后,中原的僧人仍然不断地前往西天取经,而印度、中亚的胡僧也络绎不绝地奔赴长安、洛阳,和后来宋朝的都城汴梁。
历史上的敦煌,是多民族活跃的舞台,是东西交通的枢纽,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必经孔道。
敦煌得天独厚地保存下来如此精美和丰富的石窟、壁画、雕像,又如此神奇地在一百多年前开启了一个藏经洞,里面装满了大约五万写本经卷、文书,以及绢纸绘画,这些图像、文本告诉了我们漫长的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历史,让我们饱餐了精湛的各种风格的艺术作品,让我们阅读了异彩纷呈的多民族的多元文化。
莫高窟第156窟张议潮统兵出行图
走近敦煌,不仅仅是走近了地理概念上的敦煌,而是让我们接近了一个展现敦煌多民族生活的画卷,让我们近距离触摸历史上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动。
透过敦煌的历史画卷,我们看到的是更为广阔的中外文化景观,看到一个开放的世界,一个不能脱离彼此联系的世界。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