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應陳平原教授主編的「三聯人文書系」盛情邀約,準備選擇幾篇文章結集出版。中間由於個人的拖延,直到今天才選編成書。重整舊作,一方面擔心其內容過時;另一方面卻也覺得,當初的研究方式,即便在今天數字化盛行的學術氛圍中,或許仍有一份價值。
歷史學,實際上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問。史料面的拓展(官方文獻、民間資料、歷史語言、口述、圖像、考古發現等等),書齋閱讀-田野考察-思考體味-學術對話-撰著修訂……都是研習實踐的過程。歷史學離不開材料,離不開對材料的追問、延展和辨析。從這個意義上講,“史學就是史料學”的說法,無疑有其道理。所謂“史料學”,自然是有關史料搜集、研讀、辨析乃至批判的核心知識與方法,這些正是歷史學得以成為“學問”的基礎。
在沒有電子檢索的年代,學人對於材料的使用,或許沒有那麼輕易而“奢侈”,研讀思考過程中,或許更注重關鍵材料的“咀嚼”“回味”與“反芻”。當年的用功,是效仿前輩先生,在基礎處下力。材料不是靠關鍵詞搜討得來,敘述結構便也不僅依靠關鍵詞組織連綴。這樣的文章,思路的延伸骨架可能比較清晰,論證的主幹脈絡可能比較順暢。
本書六篇論文的排序方式,基本上是依照文官制度演變和運行的“邏輯”安排的。《試論北宋前期任官制度的形成》討論從唐代到宋代“官”與“差遣”分離發展的由來,進而觀察北宋時期任官制度的形成過程及其特點;中古官員任用過程中,“資”(門資、年資等)始終是依憑的重要根據,《北宋的循資原則及其普遍作用》基本是自唐代《循資格》談起,關注循資“精神”在宋代的膨脹及演進;在此基礎上,《試論宋代資序體制的形成及其運作》試圖釐清宋代“資”與“資序”的關聯與分立,繼而研究宋代官員職任陞進的體系性依據;其後兩篇文章——《北宋文官磨勘制度初探》《宋代文官差遣除授制度研究》,則分別自磨勘制度和任用制度兩方面,探討了宋代本官敘遷和差遣除授的主導理念與制度流程;《略談宋代對於地方官員政績之考察機制的形成》一文,自課績與監察的結合入手,追蹤宋廷對於在職官員的考察機制及其問題。
細心的讀者或許會注意到,六篇論文中,對於循資原則、磨勘制度的討論是最先寫成發表的,這兩篇文章所關注的,實際上與宋代標識官員身份的“本官”制度直接相關;接下來對於設官分職的人事格局、對於與官員職責相關的資序制度、除授制度的討論,則是側重於“本官”“差遣”二者分立的溯源以及制度的設計實施。最後一篇對於官員政績考察機制的討論,意在綜合觀察驅策百官的方式及制度運行的實際狀態。文章撰寫發表的次第,事實上反映著筆者問題意識的轉進以及追尋宋代文官選任制度原委的步步足跡。
本書編纂過程中,北大歷史系博士生吳同、郭洋辰等多位同學不避煩複,協助重新核對了史料,在此一併致謝。
最後應該說明的是,六篇文章畢竟都是多年前寫成,雖然感覺有所呼應,自成一說,因而不揣譾陋再度呈現;但近二三十年來海內外學界研究視野日益開闊,研究手段日益豐富,討論更加詳盡準確的新成果源源不斷,“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這才真正讓人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