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纵横
 
学术纵横
学术纵横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学术纵横
 
邓小南:王安石与他的时代(下)
来源:古籍微信公众号  作者:邓小南  日期:2021-12-20

那些年迈慵惰、阻碍新法的官员,则被从原有位置上调开,有的给予了“祠禄官”的身份和待遇。宋代的祠禄官,与提举宫观岳庙制度相关。祠就是神祠,宗教祭祀场所,禄是指官员的俸禄。以提举神祠的身份来获取俸禄,就是祠禄官。这一制度是宋代特有的,从宋真宗的时候开始。当时真宗崇奉道教,修建了很多的道教宫观,为了表示重视,即以宰相之类的重臣兼领宫观职任。真宗去世以后,继位者不再酷信道教,但仍有一些官员会带提举宫观的名义,成为“优闲不任事之职”。熙宁变法期间,为减轻改革阻力,王安石利用了原有的这个制度,把一些有碍变革的官员,包括元老重臣,安置在不同的宫观,给他们挂一个提举宫观的名义。这些人不必去上班莅事,但是凭这一身份可以领到薪俸,等于是国家把他们养起来,换得他们从原来知州、知府等关键位置上退下来。这是王安石扫除官僚队伍中新法障碍的一种方式。他自己也曾对神宗说:“自增置宫观,昏病阘茸之人就者已多,少清州郡之选,不为无补也。”清朝人赵翼对此看得很明白,他说:“宋制,设祠禄之官,以佚老优贤”,“熙宁中,王安石欲以此处异议者”,“皆于优厚之中寓限制之意”。


微信图片_20211220095518.jpg

《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局部)

壁画,北宋,620 × 330 cm

现藏于泰山岱庙天贶殿


四、三不足:变法的精神支柱

王安石本人,是一个意志力非常坚强的人。过去他在地方做官时,曾经登上飞来峰,并且赋诗一首,这就是脍炙人口的《登飞来峰》。后面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王安石有高远的志向,眼界开广,果敢自信。熙宁变法期间,北宋中央政府的官员中曾经流行一种传说,说王安石曾经在宋神宗面前提出“三不足”的说法。所谓“三不足”,是指“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俗之言不足恤”。畏,畏惧;法,效法;流俗,指缺乏远见的人物;不足恤,是说他们的意见不值得顾虑。


微信图片_20211220095521.jpg

佚名《云峰远眺图》

绢本设色,南宋,24.8 × 26.4 cm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熙宁三年春,变法刚刚开始,翰林学士院正准备举行一次针对谋求馆职者的考试,身为翰林学士的司马光出了这样一道策问题目,说:今之论或曰:“天地与人了不相关,薄食震摇皆有常数,不足畏忌。祖宗之法未必尽善,可革则革,不足循守。庸人之情,喜因循而惮改为,可与乐成,难与虑始。纷纭之议,不足听采。”……愿闻所以辨之。

问题的内容,很明显是指向“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俗之言不足恤”之说的,而题目以“愿闻所以辨之”作为结语,显然是提示答题者批驳以上说法。

宋神宗看到题目,很不高兴,指示另外出题考试。第二天,他就问王安石,是否听闻“三不足”之说。面对皇帝的气忿,王安石回答说,“未闻”。但是,接下来,他向皇帝大段进言,逐一说明了自己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陛下躬亲庶政,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每事惟恐伤民,此即是畏天变。……人言固有不足恤者。苟当于义理,则人言何足恤!……至于祖宗之法不足守,则固当如此。且仁宗在位四十年,凡数次修敕;若法一定,子孙当世世守之,则祖宗何故屡自改变?

对于“天变”事,王安石没有正面讨论,只是委婉地表示皇帝的谨慎勤政,就是对于天意的尊重。至于纷纭的人言,只要自己的作为合乎义理,就不必过于顾忌。然后他以仁宗时期为例,着重解释了对于“祖宗之法”的认识。他说在仁宗当皇帝四十年中,前期发布的诏令,后期会整理修订,会删削那些不再适应新的形势局面的内容。如果祖宗定下法规,子孙不能改动,那祖宗自己为什么还会反复修改呢?所以他说,祖宗之法不足守,确实是这样。

我们前面说过,到了北宋中期,“祖宗之法”已经被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士大夫中的许多人,言必称“祖宗”时期如何如何。实际上,对于祖宗之法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是常见的,但是没有人敢在皇帝面前说“祖宗之法不足守”,只有王安石敢于在殿堂之上公开磊落地这样说。当然,这后来也成为他重要的“罪名”,就是不效行甚至变乱了祖宗的法度。

王安石在中央决策位置上,前后六七年时间。熙宁七年四月,他第一次罢相,离开京师;不到一年时间,又被神宗召回来。回来之后仅一年多,就第二次辞职离任了。当时他儿子王雱去世,加上变法派内部出现了一些矛盾,他与神宗君相之间的关系又逐渐疏远冷淡,他感觉有些心灰意冷,于是第二次罢相,回到了江宁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王安石离开了朝廷后,新法仍然继续施行。直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新法才被废除。应该说新法部分达到了富国强兵的预期,像农田水利法,带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兴修水利工程万余处;方田均税法,使登记在国家版籍上的土地达到4.6亿亩,比宋英宗(神宗父亲)治平年间增加2000多万亩;像争议集中的募役法、青苗法,尽管曾经被废除,事实上直至南宋仍在时断时续地实行。新法扭转了国家财政的困难局面,当时“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在学校、科举、人材培养选拔等方面,变法的影响都长期延续着。从这一角度来看,不能说王安石变法是失败了。但是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的目标,他效法先王之政的理想,他希望国富民强的追求,从根本上讲没有能够实现。

对于新法的原则及其举措,后世有十分不同的认识。黄仁宇在其《中国大历史》中说: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经知道可以信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这种扩张性的眼界与传统的看法不同,当时人的眼光将一切视为不能改变的定数。因此王安石与现代读者近,而反与他同时的人物远。

元丰八年(1085)宋神宗去世之后,朝廷政局有很大反复。北宋末年,徽宗时期,名义上标举着新法的旗帜,实际上新法已经变为统治者横征暴敛的手段与工具。


叁、王安石的金陵岁月

一、退休时光


熙宁十年(1077),王安石回到金陵(今南京),当时的职务是判江宁府。过了不久,就辞职退休了。他在钟山之南购置了一块地皮,修建几间屋舍,建了一所房子。园子建在山腰上,所以就叫半山园。后来为给儿子祈福,他将这所园宅施舍为佛寺了,寺院就被称为半山寺。

晚年的王安石,对于佛学禅趣有独到的心得。他不仅自己研习,也劝女儿从读经中寻求寄托。在写给“吴氏女子”(嫁到吴家的女儿)的诗作中,他劝慰思乡的女儿说:

秋灯一点映笼纱,好读楞严莫念家。

能了诸缘如梦事,世间唯有妙莲花。

王安石在江宁,时常出游。他经常骑驴出入,却从来不肯乘轿。子侄劝他用肩舆(轿子),他说:“自古王公贵人无道者多矣,未有以人代畜者。”他出行时,从无排场,对于风吹日炙也全不在意。王銍《默记》记载过一件小事,说元丰末,王荆公在蒋山野次,跨驴出入。时正盛暑,而提刑李茂直往候见,即于道左遇之。荆公舍蹇相就,与茂直坐于路次。荆公以兀子,而茂直坐胡床也。语甚久,日转西矣,茂直令张伞,而日光正漏在荆公身上。茂直语左右令移伞就相公,公曰:“不须。若使后世做牛,须着与他日里耕田。”

兀子,就是矮凳;胡床则是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像是马扎。王安石与人交往时的平易与随意,予人以深刻印象。苏辙曾经称王安石是“山野之人”,可能正是因为他的衣着装束、言行举止都不像当时一般士大夫那般雅致、奢华。而他的这种本色,直到做了许多年宰相之后也不曾有任何改变。

退休后的王安石,对于以往从政期间由政见异议而导致的恩怨,往往以豁达淡泊的心情对待。长期反对新法的苏轼,从黄州北徙汝州,路过江宁,特地去看望王安石,闲散状态下的二人,像多年的知心友人一样,每日在一起亲密晤谈,讨论古人的文字,探求佛教禅宗的一些道理。二人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公叹息语人曰:‘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苏轼逗留数日,感觉痛快酣畅,真诚仰慕王安石这位前辈的诗人学者。他当时曾经准备置田产于金陵,与王安石共同“老于钟山之下”。

微信图片_20211220095526.jpg

冯宁《仿杨大章宋院本金陵图》卷(局部)

纸本设色,清,35 × 1050 cm


王安石的文学才能是多方面的。他是文章高手,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擅长吟诗赋词。文学史中时常提到的《泊船瓜洲》,是他诗篇中的代表作:“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本来是表示颜色的形容词,诗中用作动词,既有色彩感又有动态感,落意巧妙,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一个字点活了一句话。王安石还有很好的六言诗,像这首“题西太一宫壁”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元祐年间,苏轼到西太一宫,看到粉壁上王安石这一旧作,注目久之,只说一句:“此老,野狐精也。”流露出内心的赞叹。苏轼的好朋友黄庭坚,则跟在王安石这首诗后边,作了一首诗:

风急啼乌未了,雨来战蚁方酣。

真是真非安在?人间北看成南。

这些诗作,遣词用句平易浅显,但是其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性思考。


微信图片_20211220095529.jpg

苏轼(款)《墨竹图》

纸本水墨,北宋,54.3 × 33 cm

现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王安石一生特立独行,在他阅读史籍,看到前贤往迹时,不禁十分感慨。他曾经在《读史》诗中抒写胸臆说: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历代志士仁人的所作所为,他们内心秉持的“精神”与追求,后人是否能够理解,王安石心中存有深深的疑虑与不安。


微信图片_20211220095531.jpg

佚名《松下静思图》

绢本设色,南宋,21 × 21 cm


二、与世长辞

元丰八年(1085),宋神宗去世。他的儿子做了皇帝,这就是哲宗赵煦。哲宗当时只有九岁,实际当政的是神宗的母亲,也就是小皇帝的祖母,太皇太后高氏。

神宗在世时,后廷的势力就始终倾向于保守。此时这位太皇太后当即起用了司马光、吕公著、文彦博等反对新法的领袖人物,嘱咐他们以恢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司马光做宰相后,首先致力于废除新法。元祐元年(1086)四月,在忧国忧民的郁闷中,65岁的王安石与世长辞。


微信图片_20211220095534.jpg

王安石《楞严经旨要》(局部)

纸本行书,宋元丰八年,29.2 × 119 cm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此时,司马光重病缠身,已经难以起床,但他还是勉强支撑着,为王安石去世事,写了一封信给当时的另一位宰相吕公著,其中说:

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今方矫其失革其弊,不幸介甫谢世,反复之徒必诋毁百端。光意以谓朝廷特宜优加厚礼,以振起浮薄之风。……不识晦叔以为如何?更不烦答以笔札,扆前力主张,则全仗晦叔也。

当时不管是哪一派的人,对于王安石的学术、人品都十分称道。司马光尽管否定王安石的政治举措,但对其文章、节义也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朝廷应该赠予王安石隆重的礼遇,矫正见风使舵的浮薄风气。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像王安石、司马光这样一些当时的一流人物,心境都很磊落。

王安石去世后,对他的事业,毁誉交加。可以说是千秋功过,众说纷纭。南宋人将徽宗朝以后的政治覆亡与新法联系在一起,对其批评居多;但无论如何,王安石的身影是挥之不去的。余英时先生《朱熹的历史世界》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王安石变法是一次彻底失败的政治实验——这是南宋士大夫的共识。但这场实验的效应,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都继续在南宋的政治文化中占据着中心的地位。……总之,王安石留下的巨大身影是挥之不去的。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朱熹的时代也就是“后王安石的时代”。

近代以来,在变法图强的运动中,革新派对于王安石有了全新的认识。梁启超在《王安石传》中说,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并且赞叹说:“呜呼!于三代以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钱穆先生在其《国史大纲》中也指出:

范仲淹、王安石革新政治的抱负,相继失败了。他们做人为学的精神与意气,则依然为后人所师法,直到最近期的中国。

王安石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是政治家,是思想家,是文学家,也是教育家。90年代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是按照门类分卷的,在历史卷、政治卷、文学卷、哲学卷、经济卷、法学卷、教育卷中,都有“王安石”这一词条。在中国历史上,像他这样,有如此众多杰出成就的人物,实属罕见。

王安石及其“三不足”精神,直到“最近期的中国”仍然体现出其重要意义。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毛泽东主席向他提到王安石的“三不足”,表示赞赏与勉励。2008年,本届政府开始履新,温家宝总理在当时的记者招待会上说,2003年的时候,他曾经引用过林则徐的警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现在他还要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由此可见,王安石这样一种精神力量,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中国。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胡斌:皇权的虚与实:宋孝宗朝的两宫体制运行 2024-12-18
元代马哥孛罗诸外国人所见之杭州 2024-12-10
吴钦根|谭献与章太炎交游始末考 2024-12-04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观念 2024-11-19
吴铮强:“华夏民族之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辨 2024-11-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