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虽然没有在杭州为官,但是他到过杭州,并且写过几首诗,留下了在杭州的印迹,也算是与杭州有缘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王安石出道很早,庆历二年(1042年),21岁进士及第,做过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第二年拜相,主持变法。 我们这里要说的是北宋皇佑二年(1050年),王安石30岁时,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家乡临川,路过杭州,也许有友人相邀,在杭州小住,当然要看看西湖的山山水水、走访名胜古迹,于是留下了诗篇。我们从他的诗作里知道,他在杭州到过这些地方—— 王安石在杭州到过的第一个地方是望湖楼。 有《杭州望湖楼回马上作呈玉汝乐道》纪事: 水光山气碧浮浮, 落日将归又少留。 从此只应长入梦, 梦中还与故人游。 读这首诗,知道王安石与与韩缜(字玉汝,曾出使西夏)、杨畋(号乐道,将门之后)是故交,很可能他们相约到杭州,一同游览西湖,登望湖楼饱览湖光山色,在望湖楼下三位挥手分别。这首诗是王安石与韩缜、杨畋分别后在马上所作,才分手就牵挂,可见朋友情谊浓。 望湖楼曾经是杭州西湖著名景点,原建筑早已不存。现在我们看到的望湖楼是1980年代重建的。 望湖楼原名看经楼,在当时的昭庆寺(现在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前,始建于北宋乾德五年(967),吴越王钱弘俶所建,到宋时改名为望湖楼。为什么取名看经楼?可能与昭庆寺相关。昭庆寺是钱弘俶的父亲钱元瓘所建,当时称菩提院。宋太平兴国七年,敕赐“大昭庆寺”。昭庆寺曾经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寺院,寺院外围建筑一直延伸到西湖边。因此,在昭庆寺前西湖边建看经楼(望湖楼)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游客从西湖码头登岸后,沿着石板路穿过石牌坊和山门,便到了天王殿前的万善桥。万善桥的西面还另有一座涵胜桥,西湖水由南往北、再由西往东,流经涵胜桥和万善桥后,注入青莲池。1926年西湖边拓建马路,拆掉了昭庆寺的前殿天王殿,万善桥也不复存在了,还填掉了桥下的青莲池,殿前的古樟至今仍存数株。 登望湖楼,近观碧波如镜,远眺群山环绕,湖中画舟点点,湖中三岛如三颗明珠闪烁于湖水之上,有时朦朦胧胧,有时却清晰如画,是煮茗把酒欣赏西湖万种风情绝佳处,引来历代许多文人墨客的题咏。王安石到杭州,少不得要登望湖楼,纵览湖光山色之后自然要做诗。在王安石登望湖楼作诗20多年之后,熙宁五年(1072年),时任杭州通判苏轼也登上了望湖楼,留下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是后话,按下不提。 王安石在杭州到过的第二个地方是圣果寺, 有《游杭州圣果寺》纪事: 登高见山水,身在水中央。 下视楼台处,空多树木苍。 浮云连海气,落日动湖光。 偶坐吹横笛,残声入富阳。 此诗描述了胜果寺的景致。 胜果寺原在杭州凤凰山苕帚湾内山坞。初建于隋代,后因唐代番僧文喜在寺里静坐得道而更名为“胜果”,又名“圣果”。宋庆历(1041年)初,因仁宗赐“崇圣塔”额而称“崇圣寺”。南宋时胜果寺为宫廷内苑供奉之所,后淹没。明洪武年间(1368年),胜果寺重建,此后有诸多文人雅士为寺题额。胜果寺佛殿后石壁上,有五代吴越国时镌刻高达6米的弥陀、观音、势至三圣石像及十八罗汉,人称“三佛石”,旧时石佛上建有阁,阁后平地上有佛祖亭。明嘉靖年间(1522年)倭寇入侵被焚,后由僧正因重建,天启年间(1621年)又毁。清初寺院逐渐恢复,清乾隆三十年(1767)高宗弘历南巡到杭州,为胜果寺题“江湖广览”、“澄观堂”两匾额。 胜果寺藏于深山幽谷之中,明张岱《西湖梦寻》称:“松径盘纡,涧淙潺,罗刹石在其前凤凰山列其后,江景之胜无过此。” 胜果寺整体建筑毁于清咸丰时(1851年)。 胜果寺至今留下的历史遗迹不少,是风凰山古迹最集中的地方。摩崖上1平方米大小的“凤山”两字系南宋王大通所书,还有宋高宗手书“忠实”两字。山崖上的石刻十八罗汉像,虽经千年已残损,但多数仍能辨认,凤凰池半在洞内半在洞外,洞寒泉冽。此外还有通明洞、放光岩以及当年殿堂的地基等。 王安石在杭州到过的第三个地方是飞来峰, 有《登飞来峰》纪事: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诗虽然是写游览登高,却是借景抒怀。有人说,透露出王安石渴望被朝廷重用,实现革新变法富国强兵的愿望和抱负。这是把日后王安石拜相实行变法与这首诗联系起来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对于30岁的王安石来说,恐怕当时还不一定有日后拜相变法的清晰仕途目标,但是“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肯定是有的。 飞来峰为杭州佛教名山,又名灵鹫峰,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飞来峰由于长期受地下水溶蚀作用,飞来峰形成了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如龙泓洞、玉乳洞、射旭洞、呼猿洞等。据说飞来峰过去有72洞,但因年代久远,多数已湮没。仅存的几个洞,大都集中在飞来峰东南一侧。 飞来峰面朝灵隐寺的山坡上,遍布五代以来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三百多尊。石刻有西方三圣像(五代)、卢舍那佛会浮雕(北宋)、布袋和尚(南宋)、金刚手菩萨、多闻天王、男相观音(均为元代)。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喜笑颜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是飞来峰石窟中最大的造像,为宋代造像艺术的代表作。 王安石在杭州的游览以一首《杭州呈胜之》结束: 游观须知此地佳, 纷纷人物敌京华。 林峦腊雪千家水, 城郭春风二月花。 彩舫笙萧吹落日, 画楼灯烛映残霞。 如君援笔宜摹写, 寄与尘埃北客夸。 这首诗除了对杭城景物风俗的赞叹之外,我们还可以读出三个信息:一个是王安石拿杭州与京城汴梁(今开封)比,觉得不相上下,这是他对杭州的总体印象;再一个是王安石到杭州的时间是“二月”;还有一个是假设,如果您(胜之)的妙笔来描写杭州,京城的人看了一定会“惊艳”。 这首诗是写给胜之的,胜之是谁?王益柔(1015—1086)字胜之,洛阳人,庆历四年(1044)以殿中丞召试,授集贤校理,曾在扬州、毫州、江宁、应天府为官。王益柔好学,博通群书,一日能写数千言的策论。司马光曾对人说,自我著《资治通鉴》,人们多请求读看,但未看完一张纸,便已打呵欠想瞌睡。能够把它全部读完的人,只有一个王胜之。庆历年间,王安石与王益柔先后被朝廷录用,可能期间有交往。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