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人人都是悦读推荐官”招募,…
预告|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
【宋韵溯源】吴越国考古│发掘…
李超:《恢复、道学、权臣:南…
 
特别关注
 
杭州贡院旁的“赛西湖”
“人人都是悦读推荐官”招募,…
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与《爱莲…
太虚大师与净慈寺
武林旧事
 
浙里读档 | 未雨绸缪——全面抗战爆发前浙江境内的国防建设
来源:浙江省档案馆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2-01-05

在战争形势迫近的情况下,国民政府日益重视起国防建设。1934年春,鉴于1932年中日《淞沪停战协定》里中国军队不得在上海附近运兵的规定,为谋补救,国民政府决定修建连接京沪、沪杭铁路的苏(州)嘉(兴)铁路。国难当头,铁道部多次下文要求尽快完工,并转达江、浙两省政府,要求先建铁路,后办理征地手续及付给地价。1935年2月22日苏嘉铁路开工,至1936年4月25日全线接轨,7月15日正式通车,在嘉兴烟雨楼举行通车典礼。铁路修筑之时,正值1934年江浙两省大旱之后不久,沿线老百姓缺衣少食、生计艰难,但是为了抗日,他们不计土地征购价钱,不计庄稼房屋损失,甘愿做出巨大牺牲,积极配合铁路施工。在建设过程中,沿线农民又承担了大量的土方工程。由于路基全为填土,基高1米至4.5米,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所有施工只能靠肩挑人抬。苏嘉线全长74.15公里,缩短两地间铁路运输距离110.7公里,她的建成极大地便利了沿线地区的物资交流。该路在军事上的考虑更重于经济效益考量,路基下筑有半永久性国防工事,交叉射击口一律向东。在1937年8月至11月的淞沪会战中,苏嘉铁路承担了不可替代的繁重的军运和撤退任务。

微信图片_20220105094006.jpg

∆《航空建设》期刊

1935年5月,驻嘉兴的苏浙边防司令张发奎奉中央令建筑苏浙国防工程。战前,浙江境内的乍平嘉阵地、海盐——嘉兴阵地、乍澉甬海岸阵地相继完工,各种轻、重机枪和小炮掩体、观察所、掩蔽部共计1076座,沿海岸乍浦、澉浦、镇海建有小要塞,筑重炮阵地。其中,以乍平嘉国防工事规模最大,由中央拨款100万元,浙江省拨款150万元建造,从乍浦镇起,经平湖、嘉兴两县县境,至苏浙交界的王江泾镇,全长80多公里,规划工事840个。

微信图片_20220105094009.jpg

∆镇海招宝山下的国防工事

1935年以后,国民政府逐步将对现代国防动员体系建设的探索运用于实践。1936年4月,浙江省成立金(华)衢(州)、温(州)处(丽水)两个师管区,并于金华、兰溪、衢县、吴兴、永嘉、临安、丽水、云和等县设置团管区,作为办理兵役的专业机构。诸暨、新昌、嵊县、天台、黄岩、义乌、江山等县经常抽调壮丁,成立壮训总队,加以训练。嘉兴地区注重将国防工事的修建与壮丁的训练结合起来,在编组壮丁修建工事的过程中施以国民军事训练。


微信图片_20220105094011.jpg

∆萧山长矛国术演习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余杭往事追忆】余杭长途汽车站 2025-05-09
档案为证丨致敬杭州工业时代的劳动者 2025-05-08
太虚大师与净慈寺 2025-05-07
档案解码丨回溯杭州知识产权的历史 2025-05-07
杭州解放丨不忘来时路,赓续新征程 2025-05-07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