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特别关注
 
从钱塘县学到万松书院——袁枚在杭州的青少年时光
来源:《钱唐苏小是乡亲——杭州诗人袁枚的“肆意人生”》  作者:陈麟  日期:2022-02-17

  杭州东城,是一个非常热闹繁华的市井之地。十二三岁时,袁枚开始置身于这样的地方,观赏市井的万千气象。但他从不流连于市井之中,而是来到街两边的书肆中,忘情地阅读那里数不清的书籍。杭州造纸业和刻书业都比较发达,书肆比比皆是,书肆里的书比学馆里的书多得多,各种闲书、杂书、野史、历代诗词歌赋,应有尽有。这些才是袁枚真心喜欢的。特别是一个张记书店,书非常多,袁枚一有时间就来到这里,贪婪地阅读着各种书。

微信图片_20220217111655.jpg

袁枚像

   袁枚少年时擅写诗文,从袁枚童年诗作今人可以窥见袁枚生活之一斑:

童戏四咏八岁作

翻筋斗

儿童游戏成三味,

硬着头皮软脊梁。

傥尔腾身入霄汉,

准聆仙乐奏霓裳。

捉迷藏

缓步轻移又几回,

声东西击秒心裁。

巨奸小丑搜擒尽,

莫笑暗中摸索来。

踢毽子

高高下下眼生花,

脚力相凭莫漫夸。

纵至翻身惊坠地,

植身从不有欹斜。

抛线球

抛球游戏亦何奇,

手段高强总所宜。

人事升沉无一定,

只须毅力不教衰。

      当然,袁枚这4首诗是写得幼稚的,但这是一个18世纪7周岁的杭州孩子写的,因此又显得弥足珍贵。

      袁枚8周岁被大人带去登吴山,吟得一联佳句:“眼前三两级,足下万千家。”但真正写成这首诗却是在10年之后,袁枚《随园集外诗》卷三,《十三前揩人登吴山,偶得五言家字、七言高字各一联,今尚谬为人所称诵,然非全首也,因足成之》:“游山城不出,登临足自夸。眼前三两级,足下万千家。揽取江湖胜,来停苏白车。盛年腰脚健,不恤路欹斜。”但18周岁时袁枚“足成”的这首诗也并不好,从意境到思想都无可言,仍然只是“眼前三两级,足下万千家”有些气派,“盛年腰脚健,不恤路欹斜”简直就是凑数。难怪袁枚晚年最终不把此诗编入自己的诗集。仅从此例可知,第一,袁枚写诗好是平时多有积累,而且这种积累是从童年就开始了,偶得一联,就此记住。当然这需要极好的记性。第二,好诗可能即席一挥而就,但好句佳联早就存在胸中。第三,袁枚有些好诗并不是一次就写成的。

微信图片_20220217111659.jpg

△吴山夜景

      过目不忘实在是一切诗人成功的基本条件。

      袁枚固然对李杜、苏辛过目不忘,他不但对自己吟得的佳句有很强的记忆力,而且对别人随便所示的诗句也能过目不忘。这也许就是袁枚从小就擅写诗文的原因所在吧。这样一种才华在他之后的诗文生涯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雍正五年(1727),袁枚11周岁,经过县、府、院三级考试,与张有虔、史玉瓒同时考上了秀才,成为钱塘县学的生员。生员俗称秀才。

微信图片_20220217111701.jpg

△袁枚

      同时考中的秀才便认作“同年”,尽管彼此年龄悬殊,都得集会和互访。该年钱塘县科考(即童试)第一名为王廷泰,字平阶。这位案首居然还来拜访了一次善写诗的袁枚,使袁枚这个穷孩子受宠若惊。袁枚为此赋诗道:“五陵年少多同学,裘马轻肥喜不胜。”但袁枚家距离“裘马轻肥”实在是太遥远了。这位王廷泰一直保持了与袁枚的交往。同来者还有一位这次科考录取的生员叫申发祥,字南屏。袁枚说这位同学“权奇倜傥,有温庭筠之风”。但此人后来当枪手“代人赴考,致遭斥革”。此人居然又重考秀才,还是中了进士。当然最后还是罢官,以后“执教清江”,一直与袁枚有来往。

     同案入学的还有一位钱塘少年叫钱琦,与袁枚“总角之交”,“思报国以文章”。可见,袁枚从小便有“文章报国”之大志。钱琦少年为官,与袁枚有诗歌唱和。袁枚晚年回杭州作《孤山范公祠是少时肄业所作,重过有作》,这说明雍正时杭州孤山之范仲淹祠堂曾兼作过钱塘县学。“斗蟋蟀”是自宋代起杭州人的一大爱好,也是杭州民俗。袁枚在此诗中说“曾擒蟋蟀傍西墙”,可见当时杭州的秀才也与今人一样贪玩。袁枚在江宁休致后仍然很喜欢“斗蟋蟀”,不改其爱好。

      清代的杭州城由钱塘与仁和两县组成,文风很盛。清朝将县划分为上、中、下三等,规定了各县县学每次考试可以录取的生员的名额。上县县学为大学,40名;中县为中学,30名;下县为小学,20名。那个时候的所谓“大学”“小学”只是学生数量上的差别,教学程度应该是一样的。文风很盛的县经过呈请批准,中县县学也可以定为大学,扩大名额。钱塘、仁和两县均为浙江上县,读书人很多,基础水平相对全国就高出不少,因此两县县学生员数量均被定为50名,成为超级上县。这还不算,两县还共有50名“商籍”生员名额,这些名额是为在杭州经商人员的子弟准备的。杭州的“商籍”名额是从明朝天启年间开始的。“清初,各省之商籍俱废,杭州独存。乾隆四十四年,浙江巡抚王亶请废之,而乾隆帝不许。”杭州商籍考试在当时的嘉松分司署,地点在今奎垣巷。乾隆对杭州的文化优待政策使两县的生员每隔三年考一次录取的总额达到150名,这样的数量是边远小县简直望尘莫及的,但在杭州要挤进这150名中去仍然很不容易。史玉瓒40多岁考上秀才就是一个证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杭州考一个秀才的概率比贵州考一个举人要小。如此放宽的名额并没有缓解激烈的竞争。因此不是杭州本地人的书生要努力入籍杭州,但本地人考不过只能去冒充外地人去竞争“商籍”名额,比如杭州人冒充一徽商之同姓者为其族人,就可以被视为“商籍”。这都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怪现象。

      袁枚说自己15岁才补廪(雍正八年)。这就是说他从县学生员到拿到国家资助的廪米又花了四年时间。这对贫穷的袁家是很重要的,但袁枚只是因为考试成绩好而“补增”,还不是廪生,而是增生,是属于增加的名额。增生的廪米是由知县征集或由当地大户捐赠的。增生要视廪生名额有空缺,还要视自己的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才能递补为廪生。

      廪生可以为童生报考生员时作保,其地位不是一般秀才可比。因此,同样是秀才,廪生都喜欢特别标注自己的廪生身份。

      雍正十年(1732),袁枚家又从葵巷迁往别处。

      雍正十一年,袁枚17周岁,但三年过去,依然未能递增为正式的廪生。所幸浙江总督程元章在“观风”(视察)中发现了袁枚的才华,便举荐袁枚入杭州敷文书院(万松书院)读书。万松书院,始建于唐贞元年间,当时名为报恩寺。位于凤凰山北万松岭之上,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即西湖。明弘治十一年(1498)浙江右参政周木改辟为万松书院。清康熙十年(1671)书院重建,称为“太和书院”,之后康熙皇帝题词“浙水敷文”,改名“敷文书院”。现遗址尚存有“万世师表”四字的牌坊一座和依稀可见“至圣先师孔子像”的石碑等物。位于西湖南缘万松岭的万松书院,是明清时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文人汇集之地。而与纪晓岚素有“南袁北纪”之称的“随园诗人”袁枚曾在此就读。

      万松书院位于西湖南线景区万松岭。万松岭书院充分挖掘杭州的历史文化内涵,集中展现明代书院文化和科举制度场景,演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杭同窗三年的凄美爱情故事,完整凸现孔家山石林自然秀逸风貌,打造西湖历史文化景观廊道。

微信图片_20220217111706.jpg

△万松书院

      据史料记载:万松岭上原为报恩寺,寺院修建于唐贞元年间,寺内建有“舞风轩”“万菊轩”“浣云池”“铜井”等,唐时白居易和宋时苏东坡都曾是这里的常客,在与寺僧谈禅说理之余都留下了笔墨。万松岭的地名就出自白居易“万株松树青山上”的名句。苏东坡对当时的“万菊轩”是这样描绘的:“一轩专为黄花设,富拟人间万石君。佳木尽从方外得,异香多在月中闻。引泉北涧分清露,开径南山破白云。此意欲为知道者,陶翁犹自未离群。”

      万松书院曾是明清时期杭城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浙江省文人汇集之地,与当时的崇文书院、紫阳书院、诂经精舍并称为杭城“四大书院”。有联为证:浙水重敷文,看此山左江右湖,千尺峰头延俊杰;英才同树木,愿多士春华秋实,万松声时播歌弦。造就了袁枚等莘莘学子,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齐召南、秦瀛等大学者也曾在此讲学。几百年来,万松书院为浙江乃至全国塑造、输送了无数人才,对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形成尊师重教、育才树人的民风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万松书院在当时是浙江府院合办的书院,书院以课试与奖励的办法来督促学生,并有各种严格的规定,学风甚正,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万松书院与杭州紫阳书院、诂经精舍及无锡东林书院,是齐名江南的四大书院。书院由翰林出身的杨绳武任山长,师资雄厚,确非县学可比。仅廪米而言,县学一年一发,万松书院为一月一发,袁枚如遇大救星,竟至78岁还对程元章之恩念念不忘。

      杨文叔先生乃苏州人,“为吴下忠贤之后”,学问“根柢深厚,行安而节和。所设教处,文人蔚兴”,于江浙士子中培养出袁枚、孙珠、王士俊、何承调、秦大士、朱木楫、宁楷等一大批“蜚声艺苑,拾取科名”者。杨文叔是“古文名家”,“康熙壬辰(1712)、癸巳(1713)间,虽在长安,名犹未彰,为撰《太仓相国神道》一碑,而文名遂以大震”。袁枚在万松书院才受到了严格的经史训练,文章大有进步。袁枚曾作《高蒂》《郭巨》二论呈杨绳武,杨批:“文如项羽用兵,所过无不残灭。如未弱冠,英勇乃尔!”袁枚不过一区区秀才,作文为翰林所赏,当然大受鼓舞,称“余窃喜自负。从此肆意述作”。袁枚一生古文创作具有锐意创新的精神与冲决传统观念的勇气,杨文叔的鼓励与指导功不可没。

      袁枚尝云:“民之秀者,已升之学矣;民之尤秀者,又升之学院。升之学者,岁有饩;升之书院者,月有饩。此育才者甚盛意也。”书院中众学子“师师友友,弦歌先王之道以自乐”。可见学院乃是学子荟萃之所,很少“有害群之马侜张佻险于其间”。万松书院不仅学习环境优越,而且有名师指导,这自然激发了袁枚刻苦学习的热情。40多年后袁枚回杭州又重访万松书院,作《万松书院》曰:

万松环一岭,书院建其巅。

我昔来肄业,弱冠方童颜。

当时杨夫子,经史腹便便。

门墙亦最盛,济济罗诸贤。

我每遇文战,彻夜穷钻研。

至今咳唾处,心血犹红鲜。

......

      书院的秀美,老师的博学,门墙的兴旺,自己学习的坚韧,皆得以生动的表现。

      万松书院在杭州城外,袁枚从城里赶去上学,路很远,故称“廿里走侁侁”。袁枚后来只能借住到同学沈永之家中。沈永之为湖州人,其家当时在杭州有房产。沈永之后来官西安知府,与袁枚成了儿女亲家。

      如今提起万松书院人们想到的更多是梁祝化蝶的爱情传说,然而实际上,万松书院自唐代开山以来,就一直是享有盛誉。这里曾经有王阳明,有袁枚,还有数不清的风流人物。而今万松书院原址已经不再,但是孕育着她的一方山水却未曾老去,红颜旧,唯有此情悠悠。

      雍正十三年(1735)的春天,袁枚去参加浙江博学鸿词之选。考试地当天正下着雪,考试的题目也就是《春雪十二韵》。主考的人一个是浙江总督程元章,另一个是浙江学政帅念祖。这两个人都对袁枚有恩。程元章是推荐袁枚入万松书院读书的人,而帅念祖是将袁枚的岁末考试评为第三名的人。袁枚本以为参加这次博学鸿词之选应该有希望,但却意外落选了。这次入选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的浙江读书人共有十八个。袁枚落选,可能主要还是由于资历不够,也不排除受到本地俗儒的排挤。总之,通过博学鸿词科出头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一晃又到了秋天。秋天是学子们考试的季节。这年秋天举行科试,科试是当时考试制度之一。每届乡试之前,由各省学政巡回所属府州举行考试。凡欲参加乡试之生员,要通过此次科考,考试合格者,方准应本省之乡试。科试相当于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高考的预考。科试仅仅是一次资格考试。当然,考得再好也只是取得考试资格。这次科试袁枚考得很好,名列前茅。

      科考之后不久,接着举行乡试。本以为这次是胜券在握,发榜后才知,仍然名落孙山。袁枚的失意到了极点。清朝的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前有预考,预考取得一、二等、三等前七名者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在每三年的秋天,所以称秋闱,考中后称为举人,举人便有了候补官员的资格。会试比乡试更高一级,只有举人可以参加,在乡试第二年的春天,称春闱,考中后称为贡生。殿试是最高级别的考试,在会试后两个月,只许贡生参加,由皇帝在太和殿亲自考试,考中后称为进士,可以直接做官。

      从十二岁中秀才到二十岁已是八年,一次次的失败,袁枚感觉自己的功名之路走到了尽头。二十岁的男人,没有功名,前途无法预料。空负少年才子的美名,却接连乡试失败。到底何去何从?这年春节,父亲也从外地回家过年了,一家人团团圆圆,袁枚心中的失意却挥之不去。春节一过,很快就是二十一岁。也许,要到异乡,寻求别样的道路,才能实现人生的突围。之后,袁枚辗转于桂林、京城等地,寻求仕途之路。

(作者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师)



相关内容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2024-12-23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喻守真事略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2024-12-18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2024-12-1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