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书讯 |《杭州文史》第37辑
陈红民副馆长一行参访威尼斯马…
用一场特殊的City Wal…
夏天,你好
 
特别关注
 
书讯 |《杭州文史》第37辑
陈红民副馆长一行参访威尼斯马…
用一场特殊的City Wal…
夏天,你好
禹杭履迹
 
800年前的杭州西湖,早已是美不胜收! 走进这张南宋西湖图,再现西湖繁胜
来源:杭州晓风书屋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2-02-24

南宋西湖,很久以来都是一个遥远的美丽传说,如袁道冲《湖滨旧影》感叹的:“唐宋园林之美久矣,不可复睹矣。”

而今《西湖繁胜全景图》已让南宋西湖不再飘渺虚无,一个清晰美丽的南宋西湖,随着画卷而栩栩如生来到眼前。《西湖繁胜全景图》长约16米,是美国福瑞尔美术馆收藏的长达19米的《西湖清趣图》画卷中的第三部分。画面从钱塘门开始,逆时针环西湖一周,再回到钱塘门原点,一路胜景巨细无遗,详略得当间有特写。

微信图片_20220224101506.jpg

800年前的西湖盛景
北宋都城(河南开封)之繁盛,有《清明上河图》一目了然。南宋都城(杭州)之繁盛,虽有周密的《武林旧事》、吴自牧的《梦粱录》等书的文字记载,也有诗词的描绘,但一直没有发现传世的画作。
《西湖繁胜全景图》就像一架“时光机器”,带我们穿越回到800年前的南宋西湖。画面从钱塘门开始,逆时针环西湖一周,再回到钱塘门原点。这一路上是胜景迭出,巨细靡遗,将南宋西湖的所有美景都精彩纷呈地忠实细绘下来,其中有一眼就能认出的保俶塔、断桥、白堤、苏堤、雷峰塔等,更大量的则是从未见过甚至根本不知晓其名的各种景物……在画卷中都刻画入微地一一精笔细画出来。对缺乏实景风貌图考证的南宋西湖考古史来说,在当年,无疑是个重磅炸弹。

微信图片_20220224101509.jpg

断桥与大佛头
南宋西湖全貌徐徐铺开
《西湖清趣图》让我们身临其境一般看到西湖沿岸的所有景点和街容市貌,以及各种出人意料的细节。现在,一个消失了七百多年的南宋后期的西湖,重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我们应该向这位没有留下姓名的画师说声谢谢。
今年,《南宋西湖全景考——〈西湖繁胜全景图〉解读》正式出版,打开这本书的折叠本,一幅南宋西湖繁盛全貌徐徐在你眼前铺开。你会发现,幸存至今的断桥、保俶塔、大佛寺、西泠桥、岳庙……原来800年前它们跟今天的面貌迥异;曾经风靡一时、屡见于宋人诗文而入元湮没无闻的景点,如总宜园、云洞园、德生堂、四圣延祥观、三贤堂、先贤堂、柳洲寺等,以及环湖众多的御苑私园,如翠芳御园、甘园、胜景园、真珠园、聚景御园、环碧园、养鱼庄、玉壶园等,也一一浮现;还有钱塘门外九曲城、巨石山下大石佛、栖霞岭下岳王墓、钱湖门外雷峰塔、清波门外聚景园、丰豫门外丰乐楼……

微信图片_20220224101512.jpg

雷峰塔、长桥等
也许,这是历史留给我们南宋后期西湖全盛时的唯一一张留影,让杭州寻回了西湖早已失落的一段鼎盛时光面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重磅推出《南宋西湖全景考》

微信图片_20220224101519.jpg

全书是对珍藏于美国福瑞尔美术馆的《西湖清趣图》中第三部分《西湖繁胜全景图》长画卷所作的标注及解读考述。

作者陈珲,考虑到书是由“画卷”展开的,所以特选择以“导游画卷”的引人入胜方式解读,力求以明白畅晓的语言深入浅出,让人追古抚今地在形象具体的古景中“目游”,细细观赏,慢慢品味,深深浅浅留意,多多少少领略,感怀早已失落的昔日光景;如若兴趣浓厚,欲刨根问底,更可向文中再作求索……所以看这套书,当先看已标注了的长卷,再看那部厚厚的把南宋西湖之古往今来说了个透彻的书,一册在手,会看到一个非常不同寻常的美丽西湖。

微信图片_20220224101521.jpg

  《南宋西湖全景考——<西湖繁胜全景图>解读》由陈珲老师耗时多年完成。陈老师是文史学者、原始茶学说创立者、古建筑古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中国茶叶博物馆创始人、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理事。

微信图片_20220224101523.png

解读书籍

微信图片_20220224101525.png

西湖繁盛全景图(长卷)

纸上南宋西湖全景

这是一部颇为奇特的书:由一幅近12米长的已加了标注的彩印长卷《南宋西湖繁胜全景图》折叠本,与一本对所加标注逐一介绍、深挖历史的厚重之书组合一起,套装而成。这样的套装书似前所未有,而为一幅画写一部达60余万字的考证翔实之书,也是极为罕见。书与长卷是紧密组合一起的,因为无此长卷就决不会有此书。此书勾连历史风云与现代生活之间的千丝万缕,引发了观众对中华文明的自信与骄傲,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微信图片_20220224101528.png

本书对南宋《西湖繁胜全景图》的整体性研究,涉及有两大方面
1、是画卷方面,对画卷上画面进行了逐一考证后,着重对画面上每个景点作出了标注;2、是南宋西湖的实景方面,在考核画面,解读标注的同时,也对南宋西湖全景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全面深入探考及历史梳理,有深广入微的考述。
  而内容构成,是由对画卷及画面的考证与考述、引用相关的文献记载为证据、深入分析研究三部分组成,大部分是新挖掘出来的鲜为人知的南宋西湖景点的历史内容,史料广博厚重,追考严谨深切,成功地将一个消失已经很久的南宋西湖,完整清楚地钩沉稽考出来,所以是一部填补空白之作。

微信图片_20220224101531.png

微信图片_20220224101533.png 

本书的创新之处

1、考证方法的创新。全面采用“以史证画,以画证史”的考证方法,尤其是让“画面景象时代特征断代法”发挥强大作用。同时,尽可能最大范围地搜罗南宋各种志、记、文、诗、画等中有关记载,进行全方位立体地对照、稽考,收获颇丰。
2、表述方法的创新。全面采用“将画面景点标注,结合考证论述”的表述方法,努力追求学术的准确性与论述的深入浅出,畅晓易懂,雅俗共赏。

3、内容上的创新。广泛深度追考,获得大量学术新发现,钩沉出许多今已鲜为人知的南宋著名景点及准确地点与历史。甚至还有“世界第一”的重要发现,如发现世界最早的“筑球场”画面,弥足珍贵;而辨认出钱湖门外瓦舍,形象地破解了《马可波罗游记》中“方形市场”之谜,让闻名遐迩的宋代瓦子终于有了完整画面……诸如此类的考证新发现,举不胜举,可以说此画卷内涵非常丰厚,包含学问非常深广,不但是湖山景物,还有房屋风貌、典章制度、园林艺术、佛道宗教、风俗文化等,甚至还涉国家社稷、皇家陵园及重大历史事件等,本书稿都有许多填补空白的重要新发现。

书中考述景点选摘

微信图片_20220224101536.jpg

画面中,九曲城下通道的东侧商铺楼中间,有一座很气派的高楼凸显着,楼上挂下一面正被风吹飘扬的大酒旗,旗上有“錢塘酒庫”四个大字,其旁还挂有一长条酒旗幌子,上有“揀到諸庫好酒供應細食”几字。敞开的店门外则竖立着一块招牌,上书“上等碧香”四个大字,有顾客正在门内往里走样,楼上亦有二食客身影出现在窗口。窗为支窗,已全部撑开,所以楼厅非常亮堂。所谓“支窗”,就是以窗棍支撑而开启的窗,流行于宋代。本接画面中可看到多处撑开着的支窗,展现出南宋才有的支窗景观。

碧香,指好酒。《咸淳临安志》记:“”碧香诸库:钱塘正库,在钱塘门外,楼曰先得。”南宋杭人董嗣杲《西湖百咏·先得楼》诗序:“先得楼,在钱唐门西,即钱唐正库酒楼也。咸淳中,州里以三篆字揭之。”宋代实行榷酒制度,即酒由政府控制专卖,由于宋代官私卖酒的主要场所是酒楼或酒户店,因此造就了当时酒楼的超繁华。《武林旧事》记:“先得楼,即古望湖楼。坡诗有:望湖楼下水连天是也。”《乾道临安志》:“望湖楼,一名看经楼,乾德五年忠懿王钱氏建,去钱塘门一里,苏轼有望湖楼诗。”可知望湖楼最初是佛寺看经楼。而说到苏东坡,不仅有《宿望湖楼诗》、《病起登望湖楼临江仙词》等多首诗词,其中《望湖楼醉书五绝》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连天”诗句最是脍炙人口,使望湖楼名声大振,成为一代名楼。同时望湖楼也是东坡最爱去处。诸多名人都有望湖楼诗。因先得楼就是古望湖楼,所以根据本画面,完全可以计算出古望湖楼的实地位置,而今望湖楼非建于原址,亦由本画面明矣。 

微信图片_20220224101542.png

在德生堂西岸边,有一排滨湖亭宇,再西为坡,坡上有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其高处为错落别致的多座山楼;中间则顺山穿池,曲径通幽,奇花茂盛,竹木丛萃;再前屋宇连阁,长廊廻环,真乃是展尽湖山之美色!这就是南宋著名的总宜园了,其名取自苏东坡的“淡妆浓抹总相宜”句,倒也是恰如其貌的。
关于总宜园,虽然记载非常少,但所记位置明确,因此可以准确地辨识出来。南宋《都城纪胜》记:“孤山路口,内贵张氏总宜园、德生堂、放生亭……”《咸淳临安志》记:“总宜园,在断桥路口,中贵张氏园。外有滨湖亭宇,系官司创建。”董嗣杲《西湖百咏·总宜园》诗序:“在德生堂西,张内侍园。摘东坡诗‘淡妆浓抹总相宜’御书堂匾。”《梦粱录》:“孤山路,张内侍总宜园。”《武林旧事》记:“总宜园(水张太尉。后归赵平远淇)。”对照记载:在孤山路口、断桥路口、德生堂西,并外有滨湖亭宇等,画面都与之相符,所以可以确定此美丽大花园就是总宜园。  
总宜园是宋高宗宠爱的宦官张知省的私家花园,皇帝御书“淡妆浓抹总相宜”堂匾。其园名最早见载于端平二年成书的《都城纪胜》中,则宋理宗时已是名园。宋理宗淳祐七年进士陈鉴之,有《同潘孔时饮总宜园》诗:“六桥秋新宜醉吟,举杯共听岩鹤音。危亭三面老竹也,宝晋数帖清人心。凉蝉不敢喧夕曛,洞箫声绕山腰云。摇摇归艇水纹裂,山紫天青河汉白。想君独立对空阔,一鹭毛寒藕花月。”同时期吴文英则有《会饮总宜堂》词:“酣春青镜里,照晴波明眸,暮云愁髻。半绿垂丝,正楚腰纤瘦,舞衣初试。燕客飘零,烟树冷、青骢曾系。画馆朱楼,还把清尊,慰春憔悴。离苑幽芳深闭,恨浅薄东风,褪花销腻。彩箑翻歌,最赋情、偏在笑红颦翠。暗拍阑干,看散尽、斜阳船市。付与金衣清晓,花深未起。”总宜园其时已为游览名胜地,且供游人会饮。二诗词写出了总宜园的环境特色。
本书目录

序 文:南宋湖山信美 宛若仙境复睹

第一章 南宋《西湖繁胜全景图》综述

一、《西湖繁胜全景图》考证发现过程

二、《西湖繁胜全景图》现存情况

三、弗瑞尔美术馆《西湖清趣图》文字档案

四、《西湖繁胜全景图》为南宋院画考

五、《西湖繁胜全景图》为咸淳三年绘本考 

第二章《西湖繁胜全景图》景物确考

第一接 钱塘门外九曲城

第二接 上下湖间白公堤

第三接 巨石山下大石佛

第四接 葛岭寺观平章第

第五接 孤山四圣延祥观

第六接 栖霞岭下岳王墓

第七、八接 苏公长堤通南北

第九接 南屏望祭向中原

第十接 钱湖门外雷峰塔

第十一接 清波门外聚景园

第十二接 丰豫门外丰乐楼

第十三、十四接 六井水口相国祠 

第三章《西湖繁胜全景图》定名考辨

一、“西湖清趣”非《西湖繁胜全景图》原引首

二、目前发现的唯一元代杭州地图

三、《雍正西湖志》中已定名为《西湖全景图》

四、《西湖繁胜全景图》之特色及真伪考

五、宋代诸《西湖全景图》稽考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学术之道在诚与悟

微信图片_20220224101545.jpg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史话杭州·追寻历史:武林水 2024-06-26
运河文史 | 杭州城内两条运河 2024-06-18
展览解读⑳丨斗茶佳器 黑盏成风 2024-06-18
江小郎游运河㊴丨萧山来氏之祖与祇园寺 2024-06-18
运河文史 | 十九世纪前欧洲有关“京杭大运河”的地图及其中的杭州 2024-06-17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