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戊寅恩科(1818)浙江乡试,杭州驻防生员有3人中式,其中有一人名观成(1790—1843),字苇杭,满洲正红旗人,瓜尔佳氏。之所以专门说到此人,乃是因为以他为开端的家族在杭州驻防营是一个典型的文风鼎盛家族。 观成的先祖是顺治三年(1646)随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出征浙江的猛将图赖。雍正七年(1729)设立乍浦驻防后,图赖后人迁驻乍浦。同治三年(1864),观成之子凤瑞迁回杭州;至观成之孙金梁时,已历九世,中经中英之战、太平天国之役,全族尚有70余口,足见其家族之盛。观成是家族中第一个通过读书考取功名的人,可见是一个勤学之士。中举后,到四川任知县,在川待了很多年,官声不错。他有四个儿子。二子凤瑞(1824-1906),即金梁之父,号桐山,晚年又号如如老人,是一个读书种子,七岁即能作诗,后虽未中举,却做了七品笔帖式。凤瑞做笔帖式也并不长久,太平军打来了,乍浦旗营毁了,一家许多口殉了难。凤瑞心血上涌,投到李鸿章淮军,参加了攻打太仓、和州等一系列战斗,战后不受封赏,回到杭州,李鸿章誉之为“非常人”。虽然没有再去当什么实职,还是因军功被保举到二品官的地位,花翎也赏到了。他将大把时间花在旅游上,曾四上峨眉,两登泰山,晚年才归隐杭州。凤瑞有嗜古之癖,房中富藏金石书画,每日把玩,据说其篆刻的一方玉印,篆刻大师赵之谦见了也自愧不如。他对经学大师俞樾特别仰慕,仿照郑板桥对明代徐渭自称“青藤门下走狗”的例子,给自己刻了一方小印,印文为“曲园门下走狗”,曲园老人为此作诗云:“如如居士太多情,门下甘居走狗名。”当然曲园先生不会视凤瑞为门下走狗,而是将他作为交情深厚的老朋友。凤瑞晚年曾在杭州组织东文学社,一时青年学生多从与游,后其子杭州驻防银库协领椿梁因挪用公款之类的经济问题被罢官,学社遂停办。凤瑞卒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卒年82岁。凤瑞有四个儿子,长子叫杏梁,曾任格林炮营营总、洋枪队中营营总,后升任协领,善作八分书,俞曲园评价“能得汉碑胎息”,又工琴通音律,虽不大做诗,但也有《留阴阁诗剩》行世;次子椿梁,官至协领、武备学堂总办。幼子文梁12岁时夭折。凤瑞还有个女儿叫画梁,嫁给杭州驻防仁兴为妻,工书善画,光绪中被召入宫供奉,慈禧太后深为嘉赏,赐给三品服,撰写了一本《超范式画范》,理论著作都能写出,想来画作肯定有水平。金梁就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 金梁(1878—1962),字锡侯,民国后改字息侯,晚年号瓜圃老人,光绪四年(1878)出生于杭州新龙巷新建不久的府第里。据金梁自述,他于夜半时出生,当时邻居听到外面有车骑声,好像千军万马经过,惊起询问,有一个从涌金门循声而来的人说,这声音来自金华庙,此庙祠奉吴越国金华将军曹杲,凤瑞因此将新生儿命名为“金”。次日,又有众人传说昨夜的车马声来自三台山于谦墓(忠肃祠),于是凤瑞又给金梁取了个字叫“小肃”。 △ 图丨金梁 金梁自幼聪明颖悟,七岁就能写出像样的诗。自幼入塾,老师初授三字经,一日就能全文背诵,塾师很惊奇,便让他讲解意思;当其他儿童都在读书背诵的阶段,金梁竟担任讲解的任务,可见其的确早慧。金梁系其父老年得子,非常珍爱,悉心教养,所以父亲凤瑞的言传身教对金梁有很大影响。在学校与家庭的双重教养之下,金梁打下了传统学问的根基。年轻时又曾向俞樾、谭献、陈黻宸、林纾等大师问学请益,与章炳麟、汪康年等本地名士多有交往,学业更加精进。金梁在科场非常顺利,二十出头即中光绪壬寅科(1902)举人,两年后,又连中光绪甲辰科(1904)进士。科场的少年得志,还不是金梁最受人称道之处,因为少年科第历朝历代都有,不奇怪。但金梁在中举之前,就做过一件在当时算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向慈禧太后上万言书。而向传统专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上万言书,历史上有不少,似乎也不奇怪,金梁却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万马齐喑的情况下向慈禧上书,而且上书的内容竟是要求归政光绪,诛杀荣禄,实行变法,这足够惊世骇俗的吧。再进一步说,上一次万言书容易,而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上了三次万言书,这在历史上不敢说绝无仅有,但肯定是非常罕见的,这个金梁就做出了这样的事。金梁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甚至是牺牲生命的准备,向慈禧太后上书的。据报纸报道,金梁伏阙上书的时间是在光绪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二日(1899年8月27 日),所谓“伏阙”,是指跪伏在紫禁城门外要求上书,一般人进不了宫,只能由其他官员转呈,而为金梁转递万言书的是权倾一时的协办大学士刚毅。 金梁这一惊世骇俗的上书是怎么写的?上书劈头便说今日中国的危急起因于前一年的戊戌政变:“中国今日危迫极矣。内忧孔急,外患交逼,而其祸实发于戊戌八月满汉新旧之变。夫权臣之造殃,奸党之助虐,太后明圣,此时可以窥其际矣。”仅这几句话即可见金梁的胆子之大,因为这实际上是在指责慈禧太后。接下去,金梁提出了这篇上书最中心的内容,即提了三个建议:“和两宫以图自存,和两党以策自强,和四夷以求自保。”他说:去年政变,皇帝被幽禁,辱君夺权,杀害忠良,搜捕志士,排黜新政,是太后受了贼某的欺骗所致,所以希望太后与皇帝和解,不让小人有机可乘。如何“和”呢?“必以复位归政为第一义”。在去年政变这件事上,你皇太后是有过失的,但“不过一时迷罔耳”,如果“一旦翻然,昨非今是,顺彼天命,还我旧君,一反手间,安危易治,太后又何疑焉?”慈禧太后是何等贪恋权力之人,为了权力,她是什么事情都可以置之不顾的。而金梁的第一个主张就要求她归政光绪皇帝,这金梁简直不是人,否则他怎敢说出这样的话?全书中处处可见歌颂皇上,赞扬康梁维新的话,与指责慈禧太后的话语相比,也就不足为奇了。金梁的这篇上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憎恨“贼某”,认为一切坏事都是他操纵的,所以无论和两宫、和两党、和四夷,“必自杀贼某始”。这个“贼某”何许人也?就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权势人物——军机大臣荣禄。其实金梁的上书中是直接点出荣禄名字的,只是后来各报刊登上书原文时,做了改动,将“荣禄”二字都改成了“贼某”。 不知怎么回事,金梁上书后不久其原文就传了出来,当时的好几份报纸,如《知新报》《国闻报》《清议报》等都先后刊登了金梁的这篇大作。合理的猜测是,大概金梁留有底稿,为扩大影响,将上书内容给泄露了出去。还需要说明的是,这份上书号称万书,其实远远没有万言,据报章刊登的全文统计,连报纸所拟的题目加简短说明都算在内,全文只1878个字。不过,所谓万言书早已成为臣子豁出性命向当权者大胆进言的代名词,在这个意义上,金梁的这份上书当然是万言书了。 这可能是一份前所未有的给专制者上的书,至少在清代是如此。是谁给了金梁胆子,敢上这样的书?书中的随便一条都足以杀身,甚至连累家族。连严复这般见过大世面的人读到报纸上刊登的上书全文时都被吓出一身冷汗。金梁的忘年交林琴南得知此事后,非常焦急,到处奔走,甚至想求英、日领事代为挽救。但金梁非常幸运,好像慈禧并没有办他。据说,后来金梁在朝廷做官时,慈禧因民政部保举案召见金梁,提起当年上书事,金梁还“怒目相对”。荣禄呢?京城有官员想拍荣禄的马屁,试图将金梁逮捕下狱,严加惩处。殊不知,荣禄也是瓜尔佳氏,与金梁是同族,荣禄宽贷了金梁。事后,金梁堂兄柏梁拜见荣禄,荣禄竟对柏梁叹息说:“我们族有这样的人才而没有用起来,这是我的责任,希望约你弟弟见上一面,向他解释解释。”最终金梁却并未去见荣禄。 但金梁做出如此出格之事却毫发无损,肯定是包括他兄长在内的人士出面缓颊疏通的结果,金梁姐姐画梁曾在宫里供奉,为慈禧所喜欢,慈禧没有对金梁发威,其中估计也有画梁的因素。
这是金梁第一次“伏阙上万言书”,这一次上书竟然全身而退,他的胆子就更大了。他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二十七年(1901)又向慈禧太后上了两次书,再次使他“直声震海内外”。对于金梁的上书,当时有人认为金梁不过是“姑发危论”,以标榜自己。但像金梁首次上书那样,以牺牲生命来标榜自己,未免代价太高,无论如何,能够如此行事的人也是很难得的,何况金梁上书未必真是为了标榜自己。辛亥溥仪退位后,从皇宫到天津再到东北,金梁一心一意地为溥仪奔走效劳,谋划复辟,可见他绝对是清廷的一个忠臣,他之所以痛哭流涕地上书也完全是为了大清王朝能够存在下去。金梁作为旗人世家子弟,属于特权阶层,竟能做出这样的事,实在很不容易,这也是时人瞩目金梁的一个原因。当然金梁能行此非常之举,是与其出身及其生活的环境分不开的。可以说,正是其杭州驻防旗人的武职世家遗风、江南传统士大夫的气节观以及东南地区变法图强新思想熏陶的交合作用,造就了金梁。 伏阙上万言书使金梁声名大振,据说当时人争以一见其面为幸运。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人士也对金梁产生了很大兴趣。当年十月十二日,唐才常专门赶到杭州旗营金梁家中去见他,相谈半日,对这位20余岁的年轻旗人大感佩服。金梁的名气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在日本东京运动排满反清的革命派都要利用他的名声。 金梁是一个铁杆的保皇者。满清王朝覆没后的复辟活动,乃至溥仪在日本人的挟持下跑到东北成立伪满洲国,都有他的份。但是他最终并未在伪满洲国任职,而是躲到天津埋首著述,算是替自己保持了晚节。1962年,金梁病故于北京。 (作者系杭州文史研究会理事、杭州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