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会议】苏东坡与浙江研讨会 …
讲座回顾 | 大运河City…
【来新夏书院】故纸堆里寻萧山
讲座预告 | 怎样看宋朝文明…
 
特别关注
 
杭州太平桥边的海神坛
曾经的之大校门——钟楼同怀堂
这条街,承载着杭州人餐桌上的…
辛亥革命时期建德的一次会党起…
特别关注
 
孙士毅笔下的临平风光
来源:《孙士毅评传》  作者:于素香  日期:2022-04-13

孙士毅,字智冶,字补山,又字致远,号补山,谥号文靖。孙士毅的故乡在江南,准确地说,他的故乡在浙江仁和县临平镇。他写了大量关于家乡的诗歌,值得玩味。

微信图片_20220413100336.jpg

△ 图丨孙士毅

一、藕花洲
临平山,在临平北,山前古有临平湖,山因湖名。唐诗僧邱丹曾隐居于此炼丹学道,故临平山又名邱山。临平湖又名东湖、鼎湖。据《新唐书·地理志》载:杭州余杭郡,有临平监、新亭监盐官二。临平曾设置盐官,意味着临平曾为盐乡。浙江东合临平湖湖水,上通浦阳江,名曰东江,行旅可从其出浙江。浦阳江水入湖,湖水又下注浙江入海,即为东江故道。唐大历后,筑堤养淡水,水道变迁,临平去海愈远。

微信图片_20220413100339.jpg

△ 图丨临平藕花洲

临平湖也名“鼎湖”。古志书记载,在吴赤乌二年(239)的夏六月,有宝鼎出于临平湖,传说为黄帝神鼎,故名“鼎湖”。“鼎湖”之名曾出现在许多名人诗文中,孙士毅的《卖屋叹》诗云:“玉川老屋家鼎湖,藕花之洲亦可图。”《重游临平湖》言:“鼎湖与镜湖,在昔称双美。”
另有一种说法,临平山下藕花洲,即鼎湖。此说见于《咸淳临安志》、乾隆《杭州府志》,原文如下:临平山……下有东岳庙、景星观峙立两多,又有藕花洲,即鼎湖也。(《咸淳临安志》)临平山下藕花洲,即鼎湖也。(乾隆《杭州府志》)
若以此看来,藕花洲即鼎湖,那么也即为临平湖。但看孙士毅的诗中所言,这三者似有区分,尤其是藕花洲。孙士毅《百一山房诗集》中多次提到藕花洲、鼎湖、临平湖这几个名称,还有一首特写“藕花洲”的诗。

藕花洲

花细锦带暗芳洲,神女生涯洛浦浮。

画鹢停来还荡漾,文鸳睡去尽温柔。

珠藏翠袖情初定,粉滴红衣恨未休。

今日纳凉何处好,菱歌一曲动高秋。

诗题下的小序言“洲在竹坞西,四围俱桃李村庄”,标注了藕花洲的具体方位。藕花洲是极为有名的景点。孙士毅有一首诗《以舒明府云亭兰藻堂诗还半庄师索杭太史堇浦岭南集》,这位《兰藻堂集》的作者舒瞻就曾有“何处藕花洲,芦烟晚萧瑟”的诗句。苏东坡的好友诗僧道潜,过临平时写过一首《临平道中》,诗曰: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
道潜(1043-1106),北宋诗僧。本姓何,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孙士毅诗下小序中言“宋参寥有诗”。“宋参寥”当指诗僧道潜,“有诗”应指这首著名的《临平道中》诗。此诗一经问世,就被广泛传诵。一时间,临平藕花洲引起了包括苏轼在内的天下文人骚客的关注。不仅如此,京城内的达官显贵、妃嫔仕女也在争相传诵。宋皇室有位曹夫人还就此诗作了一幅《临平藕花图》,此后这幅《临平藕花图》竟成为当时全国女子学习女红的临摹图,故孙士毅在其诗的小序中言“宗妇曹夫人绘为图”。
俞泰枢是孙士毅敬重的一位先生,俞泰枢先生的号就是“藕洲”。孙士毅曾有文记录俞泰枢先生的轶事,文字如下:先生家近藕花洲,号藕洲焉。弱冠,游泮水,戊子举于乡。有同年友二:曰沈果斋凤起,曰朱省斋兆琪,称嵇吕交。暇时结岁寒盟,沈得竹,朱得松,藕洲得梅,绘图题诗,藏果斋家。戊午选授乌程学博,丙寅告归。所著有古今体诗八卷、《爱闲堂诗话》两卷、杂文若干篇。岁次阏逢阉茂,先生年八旬,戚党请醵金付剞劂,先生领之,先出近体十之三,以为嚆矢。因为编次,系以传。
孙士毅在《藕花洲》诗下小序中单独介绍藕花洲的具体位置:“洲在竹坞西,四围俱桃李村庄。”如果藕花洲即鼎湖,亦或临平湖,孙士毅为何在此诗下单独介绍藕花洲的具体位置,而在其他诗中提到临平湖、鼎湖时却无介绍文字?藕花洲是否即为鼎湖、临平湖,此处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详细说明。
二、苏村桃李
孙士毅在诗中曾多次提到苏村的桃花、李花,段村的梅花。苏村在临平山下,距离孙士毅家不远。
苏村的桃花、李花开得最盛,这在孙士毅诗中多次被提及。那时候几乎苏村的每个春天都留下过孙士毅赏花的足迹,都有他和诗友们的赏花诗流传。正如下面这首孙士毅写给朋友徐芥船的诗信:
折桃花一枝寄徐芥船促游苏村折来微似带娇嗔,中有苏村烂漫春。万事总先争一着,爱花莫作惜花人。
那一年的春天,孙士毅催促朋友:我们快快定好时间,一同去苏村欣赏那里的桃花、李花吧。“万事总先争一着”,苏村桃李花已经灿然等待,可不要辜负了花儿。爱花就莫要矜持等待,等到春光老去,花儿调谢,再去哪里寻觅呢?

苏村桃李

愔愔一径叫提壶,树底蜂酣睡未苏。

恼乱好花回醉眼,红儿如倩雪儿扶。

提壶到花下醉眠,也是一桩美事。花底诗人酣睡未醒,花上蜂争蝶舞好不热闹,它们的热闹吵人睡眠。诗人似醒未醒,眼前红红白白,心下迷惑,莫非是蜂蝶扰乱了花儿,红姑娘需要雪姑娘搀扶?诗人的幽默诙谐性格于此可见一斑。
三、段村梅花
孙士毅的诗作中有大量关于梅花的诗作,而梅花是段村的胜景。
段村也在临平山下,现在临平仍能看见大片梅林,可惜笔者去临平的季节是秋季,无缘看到梅花盛放的美景。我们且从孙士毅的咏梅诗里一窥“梅渡”“香雪海”之美,寻觅一番古隐士的生活意趣。请看孙士毅的梅花诗。

梅渡

烟雨江天失彩虹,数声欸乃暗香中。

只愁云向溪头破,不信春须驿里通。

梦去冷锄三径月,折来斜倚一帆风。

蹇驴策策何能遍,我欲浮家住水东。

段村有古梅树数千株,“弥望如香雪海”,这样的盛景,怎不让人眷恋痴醉?平常人也会流连陶醉其中,何况是浪漫的诗人们?清代俞作梅《临平竹枝词》曾言:“梅影参差一径斜,段浜深处是侬家。游蜂浪蝶休来往,不比苏村桃李花。”孙士毅追忆赏梅竞渡的韵事时,他深情地写下这首《梅渡》诗及其诗序,序日:“段村古梅数千本,弥望如香雪海,隔岸舣一小舟,花时竞渡,亦春游韵事也。”

至后一日同人段村探梅半庄师即席命赋藉以纪事不校工拙也

霜风忽逗梅消息,可是东皇飞玉敕。

朅来陌上探幽姿,雾鬓烟鬟攀亦得。

昨日短至今履长,花前喝盏莫乱狂。

槎丫老干自冰雪,不作春风时世妆。

如此名花如此酒,一年两度落我手。

更将杯酒酹花魂,明年此日还开否。

同芳谷花下联句

细细香浮浅浅杯,亚枝冷傍竹篱开。(芳谷)

胜他三月苏村路,白白红红锦作堆。(补山)

古干离披又屈蟠,醉来只作玉龙看。(芳谷)

从教唤起花光老,劈破生绡画亦难。(补山)

探访梅花对于孙士毅和他的诗友们,是人生不可多得之韵事,看一次不足,再看,再看不足,还有三看、四看……如果只是赏梅,没有诗和酒,那就算不得诗人了。他们留下了数首关于梅花的诗,多段赏梅饮酒赋诗联句的佳话,还有让人回味起来永恒美好的记忆。

微信图片_20220413100344.jpg

△ 图丨临平梅花

咏梅四首其一馡馡云缕霭芳丛,姑射仙人下碧空。骨相自甘茅舍外,品题久在玉堂中。多烦霜月三更影,无那关山一笛风。等是根株南北异,细将寒暖问天工。

其二

风过瑶阶起玉尘,行行索笑又逡巡。

数枝冷逐梨花梦,一片香浮竹叶春。

踏月未能窥色相,登样尽可话酸辛。

而今且莫矜高格,溪上天桃各斗新。

其三

老干槎丫压钓矶,采蘋清瘦做环肥。

即论风韵君原绝,欲拟冰心世恐稀。

雀啅寒枝和蕊堕,蝶穿疏影带香归。

西山破晓无来躅,雪屋诗人早启扉。

其四

翠羽啾啁缟袂凉,疏篱掩冉护新妆。

曲中月落愁笳管,定里僧回沁石床。

伴尔形神惟水竹,投余臭味有冰霜。

漫从委地增惆怅,百草还思藉宠光。

自古诗人多爱梅花,孙士毅也痴爱梅花。咏梅诗一作再作,一次就作数十首,如《探段村梅十绝》。段村的古梅一定记得他,因为他曾几次乘舟寻幽探胜。他的这四首诗将梅花比作姑射仙人,赞其玉骨仙品,梅花并不追求富贵荣华,竹篱茅舍自甘心。梅花孤标傲世,自矜高格,绝不与溪上夭桃争斗芳菲。梅花风韵高绝,世间罕见,冰心玉蕊,只有雪屋中的诗人高士欣赏,与其为伴。月下梅前听笳管,也许吹奏的是“落梅曲”吧,入定的僧人也愁肠百转。与君形神都可相伴的唯有水畔之竹,在风雪冰霜下,问梅君如何自存?“花开终有落,非关晓风恶。”诗人在花间徘徊良久,不忍离去,心中徒增惆怅,那花下的百草还想着借梅花的荣宠,哪里会为梅花着想?诗人将梅拟人,从品格、风神、脾性方面将梅花置于仙隐的无可比拟至高无匹的地位。

后来,孙士毅从西藏回到成都,他的《踏灯词》第十首写道:

落灯风紧罢开樽,画角无声月一痕。

苦忆临平卅年事,玉梅花底几黄昏。

战事结束了,安定下来。诗人苦苦追忆在故乡临平生活的三十多年往事,仿佛又回到了在段村梅花下度过的那几个黄昏。这段记忆太过美好,让人一生难忘。经历了南征北战,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后,他最想念的恐怕还是故乡的梅花吧。他爱梅花,自己也种梅花,有一首诗就是写他种梅花的方法。

梅性喜寒月下以积雪壅盆梅根祝之以诗

冰雪重重与护持,离离疏影动凉飔。

属君长养休愆候,恐被桃三李四嗤。

诗人觉得梅性喜寒,他种梅就用冰雪壅住盆梅的花根,以护持梅树,不知这样的方法是否对梅树好,或许孙士毅只是以诗人的心态猜测梅树的习性,又或许他是真的懂得梅树种植方法。无论如何,月下铲积雪壅梅花是件雅事,想来也是很美的一幅画面,一轮残月,一位长衫诗人,围着一树梅花忙碌,花影人影共徘徊。
四、安隐寺与安平泉

临平山中有一处安隐讲寺,旧名永兴院,唐宣宗时建,后唐清泰元年(934)重建,名安平院。有石塔一所,宋治平二年(1065)改名安隐。孙士毅《登黄犊岭晚过安隐寺》诗云:

地重邱高士,登临岁月违。

风声回断塔,帆影入斜晖。

古寺红墙亚,清泉白石围。

踟躇梅信度,欲附钓船归。

诗中景物断塔、帆影、斜晖、古寺红墙、清泉白石、梅花、钓船,是诗人之景,诗人之境。

微信图片_20220413100348.png

△ 图丨安平泉

安隐寺有丹井,井旁有池,名安平泉,朱熹、陆游、金农诗中都提到了安隐寺中的泉。传说当年吴越钱武肃王微贱之时,行路中口渴,得掬安平泉水,饮后甚觉甜美。后来吴越王开国,命沈崧作文《安平泉记》纪念,留下碑石。安平泉在孙士毅家附近,他曾几次游览安平泉,并留下诗,如下面这一首:

独游安平泉

山寒石气严,意行惬孤赏。

掬泉不敢咽,毛发业飒爽。

遐哉玉局仙,著句此夸奖。

剜苔拱手读,吟魂或来往。

初地乏见粮,僧雏纷拾橡。

还思缚枯禅,钟声时一两。

天风忽吹断,连云落千丈。

暝色暗松关,山田水微响。

孙士毅独自来访安平泉,感觉到山中寒气,掬起一捧清澈的泉水却不敢喝,因为泉水太凉,毛发都一起感到凉爽。前辈“玉局仙”,作诗夸奖安平泉。“玉局仙”是指苏轼,典出《苏轼文集》卷24《提举玉局观谢表》。苏轼曾任玉局观提举,后以此称苏轼。我向您拱手示意,要在这里读书,也许您会来与我一起作诗联句。开始的时候这里缺粮食,僧人们纷纷到山里拾橡子果充饥。我在泉边进人禅思,时时听到一两声寺院钟声。忽然风云突变,天色阴暗,只听见山田中水流淌发出的微小响声。诗中透出凉、静、幽以及无限的禅思。
五、皋亭山
孙士毅的家在皋亭山黄鹤山附近,所以在《七十自述》中孙士毅有“料得皋亭黄河畔,尽他猿鹤笑朝昏”之句。孙士毅有《皋亭道中即目》诗,可见皋亭之美。

皋亭道中即目

渡口渔榔谷口钟,唤回篷底梦惺忪。

桃花新涨一支水,染得绿矶如许浓。

赤马船中鼓罢挝,抛梭篙子看纷挐。

蜻蜓贴水忽飞去,才上荻芽还蒋芽。

《皋亭道中即目》再现了一幅水乡渡口早春的图景。三三两两的小舟停泊在渡口,山寺的古钟敲响了,钟声回荡在山谷渡口,唤醒船篷的沉梦。近来桃花水涨,绿矶在碧水的浸染下绿得更浓了,不知绿意又增了几分?渡口船只来往穿梭忙碌起来,我停了竹篙静静看着。一只蜻蜓忽然贴着水面飞过去,水边满地蒌蒿荻芽茭笋,黄绿相间,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佛日寺,又名净慧寺。秦观《游杭州佛日山净慧寺》诗中“五里乔松径”指由赤岸通往佛日寺的一条山间古道。诗中所言“乔松径”应该就是孙士毅诗《松径》中的松径。《松径》原诗如下:

松径

森森一径欲参天,兰若秋林散晚烟。

月到鹩巢添冷艳,风过梵呗曳清圆。

苍髯翠鬓支离叟,云影涛声绝妙禅。

却怪虬龙鳞甲在,年年雷雨得天全。

参天古松掩映一条小径,秋林,兰若,晚岚迷漫。月下松林间的鹤巢孤寂凄清却增冷艳。松风轻拂,送来梵呗声声。松林苍髯翠被,天上云影聚散,林中松涛阵阵,让人不禁想到那位僧人的诗句“云影乱铺地,涛声寒在空”,真绝妙禅境。松根盘旋如虬龙,想起石曼卿龙蛇风雨句,诗人以玩笑的语气说,难怪年年风调雨顺,天公将雷雨掌握得这样恰到好处,原来龙在这里。
孙士毅诗重景物与内心感受描写,未提及其地理位置、历史军事价值。松径应为今天的“吴越松径”,这是一条历经风雨的千年古山道,位于赤岸北,现仅存200米左右。采用古老的独脊碎石筑路法铺筑而成,路面以较大弧度分水,排水效果极好。古代有类似的筑路法,如始建于隋代的浙江丽水稽勾古道,北宋前的安吉独松关古驿道。穿过这条松径古道可直达佛日寺,佛日寺为后晋天福七年(942)吴越国王钱弘佐所建,同年吴越王还在赤岸建了众善院,古道应为其往返之途。人山之路松风五里,今古道至佛日寺旧基恰也约五里,十分契合。



相关内容
杭州太平桥边的海神坛 2024-10-21
曾经的之大校门——钟楼同怀堂 2024-10-18
这条街,承载着杭州人餐桌上的那抹酱香 2024-10-17
辛亥革命时期建德的一次会党起义 2024-10-16
盛开的《迟桂花》与杭州翁家山的美 2024-10-1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