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特别关注
 
炒好了茶,也就留住了春天
来源:《龙井寻踪》  作者:  日期:2022-04-25

我叫卢新,20世纪50年代生人,是梅家坞的原住居民。茶叶是我们这里主要经济来源。我从12岁开始学习烧火炒茶,经历了柴火炒茶、电热炒茶、煤饼炒茶、微波炒茶等各种能源方式。说到茶叶是怎么炒出来的,这里面有好多故事可以讲。

微信图片_20220425103501.jpg

△ 梅家坞

烧火烧不好,茶叶就炒不好

19世纪初期,我们村里人口很少,只有几十户人家,茶地也很少,大概只有几十亩。那时候大家也不是以茶叶为生,山里面有很多东西,毛笋、杨梅、柿子等等,这些山货都是村民的经济来源。
在19世纪以前,我们这里的茶叶主要不是龙井茶,而是红茶。红茶的主要工艺是发酵,是不需要炒的。后来到了19世纪末,村民逐步开始炒茶,但也没有形成一整套炒茶的工艺和流程。
那时候炒茶主要用的是一种深锅,灶要斜着打在墙上,锅是扣在里面的,一侧可以生火。这个灶台是专门为炒茶搭建的,跟烧饭的锅是有区别的:一般烧的锅是水平的,炒茶的深锅是斜的,这样设计有助于水分的散发。
那个时候在梅家坞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一口深锅,锅专门定的,用上溪沟里的石头打磨,再用黑砖第二次打磨。这个打磨的技术要求很高,很多人都不会,那会儿老人就有句话:“磨一口锅,要一斗米。”
炒茶的灶台跟一张桌子差不多高,人能站在锅前面,用手翻炒,给茶叶脱水。也没有现在这么多手势手法,跟现在的杀青差不多。
炒茶用的柴火是深山里的,分两种:一种是松叶,引火非常快,可以迅速将火生起来,也就是我们说的“叫得应”;一种是柴火,一般是山上的杂木砍下来的,比较耐烧。用松叶生好火后,就要放柴火进去。然后一边烧火一边炒茶,全部都由一个人完成。

微信图片_20220425103504.jpg

△ 柴火炒茶

村里的男孩子,一般到了12岁,家里就要开始培训他烧火了。烧火是学会炒茶叶的第一个关口,不会烧火,就炒不好茶叶,因为把控不了温度。我就是从12岁开始烧火的,在我们村里,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基本上都有烧火的经历。学会烧火也是为今后炒茶做准备,一般男孩子大概烧1-2年火,就可以学炒茶叶了。

烧火主要是要理解大人炒茶时的需要,什么时候火要旺一点,什么时候火要小一点。比如,茶叶刚下锅的时候,要大火,如果火没到位,茶叶就会红掉,相当于馊掉了;起锅的时候,要小火,如果火太大,茶叶就会焦掉。这就是两个最基础的烧火技巧,因此我们师傅经常挂在嘴上的“你烧火烧不好,那茶叶就炒不好”。我们小孩那会儿烧火,一边烧,一边还会跑上来看,哪只锅?是什么茶叶?我下面是多少火?要验证一下。比如师傅说这个火刚好,我就赶紧跑到上面去看一看,现在是炒茶的哪个步骤。久而久之,有经验了以后,就知道炒什么茶叶要用什么火。

抬笼和连灶的出现

到了20世纪初,也就是我爷爷那一辈,出现了抬笼。这个灶不打在墙上,而是用毛竹或者木板把它箍起来,里面抹上砖啊、石灰啊、泥巴啊,下面有4个脚,再开个口。这个时候,锅变成了平的,方的、圆的都有,还可以抬着走。到了这个抬笼出现以后,我们就可以坐在上面炒茶叶,一边烧火一边炒茶,也都是由一个人完成的。

后来,还出现了打在地上的连灶,比如我家里劳动力多,一个人只烧一口锅划不来,那就打个连灶。跟抬笼不同,连灶是打在地上的,不能移动。一般的连灶会配3-5口锅,每口锅配一个人,坐在上面炒茶叶,下面有个人专门负责烧火。

到了人民公社时期,为了适应集体化大生产,连灶就打得多了,一般都打7-8个连灶,那下面就要安排2个人负责烧火,烧火的一般也都是小孩。上面有人会喊,2号加点火,但是要告诉他加什么火,比如鲜叶下锅和杀青要大火,辉锅和起锅要小火。在火候的控制方面,连灶有一个好处,比如有8口锅,每个锅下面都有几根木柴,你火要小一点,我就把木柴退出来,退到别的需要大火的锅下面去,可以实现火候的调度。

无论是可以移动的抬笼,还是连灶,用的燃料还是跟以前一样的松叶和木柴,能源没有发生变化。松叶炒茶叶有一个特点,除了能迅速起火外,炒出来的茶叶会有特别的香味。松叶有一种香味,茶叶这个东西很怪的,对于周围的气味,它吸收能力很强,所以就产生了特别的香味。

一般到了下半年,我们都要去山上准备第二年的柴火。松叶有两种:一种是落在地上的,收集起来;还有一种是需要爬到树上去,把树枝锯下来,松针挂在树枝上,一捆一捆地堆到一起,跟女人的辫子一样,看起来舒服,烧起来也很舒服。那会儿梅家坞还只有不到100亩茶园,这些松叶和木柴,基本上能满足炒茶的需求。

总理来了,机器也来了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来到梅家坞。我爸爸卢正浩是当年的村书记,现在家里的墙上还挂着周总理和我爸爸的合影。我爸爸跟周总理说,目前炒茶叶存在几个问题:第一是职业病,茶农的双手,看起来让人害怕,都是起泡化脓溃烂,整个手都是红肿的;第二个是当时村里为了发展,新开了1000亩茶园,炒茶叶所需要的燃料也多了,山上的树木都被砍光了。

微信图片_20220425103508.jpg

△ 周恩来陪同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视察梅家坞

梅家坞在周总理的指导下,提出了十年计划。总理亲手写下了12个项目。其中一个项目就是机械化炒茶,希望这里不要因为炒茶叶,破坏了森林资源。到了1961年春,著名的全国工业劳动模范、杭州锅炉厂厂长陈有生来我们村里考察。他带领的技术团队考察后,就回去试验研究,怎么用电气化代替柴火来炒茶。经过多次试验,梅家坞开始进行电热炒茶炉生产试验。到了1964年,我们炒茶叶就不用山上的柴了。杭州锅炉厂为我们研制的这套设备,村里当时要了400台,可以同时供400个人炒茶。

微信图片_20220425103511.jpg

△ 电热炒茶锅

到了1983年以后,村里分田单干,但是这400台机器没有分,留在了村里。这时候每家每户炒茶没有锅了,村里老百姓没办法,开始用上了汽油桶,沿边用15厘米宽的木边把它包起来,上面放一只锅,侧面开口,用柴火放在里面烧。

后来还出现了用煤饼烧火,是那种有一个洞一个洞的那种蜂窝煤饼。用煤烧柴火更加科学:柴火的火候有时候控制不了,而煤饼炉有个拉风口,比如我放下了6个煤饼,火起来后,把风口关一下,火就不大了,如果要大,就把这个风口拉一下,火就上来了。这样一来,6个煤饼可以炒一天茶叶。80年代末到90年代,我们用的就是这种方式炒茶。用煤饼炒茶,火候更稳定,炒出来的茶叶品质更好。

到了21世纪,我们又用上了全自动的炒茶机器,这套机器是遂昌、新昌那带的机械厂造的。这套机器分为好几种锅——杀青、压扁、理条、辉锅,每个锅的炒茶步骤都不一样。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这个设备,一般老百姓炒茶,至少要买2个机器,如果要炒品质好的茶,可能需要3个以上。

买一台这样的机器,稍微好一点的要6000多元,而且一台炒茶的机器有桌子那么大,还是蛮占地方的。

2002年的时候,我当了梅家坞的村主任。每家每户都要配备这么多炒茶机器,成本太高,再加上炒出来的龙井茶品质也参差不齐。我当时就想着是不是可以通过农家股份制合作的形式,让龙井茶走上一条标准化生产、标准化上市的道路?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没有一个统一的形象和标准,家家户户各炒各的,各卖各的。消费者买到的龙井茶,都不一样,造成家家户户都是一个超市口。而且,老百姓大部分的茶叶都是毛加工,没有经过精加工。如果能把村民的这些龙井茶集中起来,进行第二次加工,就有助于形成龙井茶的品质标准和口碑形象。村民让我去当村主任,希望我能做到,但是土地在老百姓手里、茶叶在老百姓手里,做起来可以说是步履维艰。我最后没有做到,索性就辞掉了这个村主任,自己去开了200亩茶园。

研究微波炒茶

1980年,我去了一趟余杭径山茶厂。当时这个茶厂,被日本人承包去了,他们在炒茶叶的过程中,有一台锅炉出故障了,需要锅炉厂工人去修。那时也没几个人有车,我刚好有一辆车,就把这个师傅送过去。到了那里后,日本人泡茶给我喝。喝完后,我惊奇了,那种感觉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这个茶叶鲜、嫩,而且颜色跟刚采回来的一模一样,真是不得了!我当时就在想,他们怎么办到的?

我当时想去他们的加工车间看看,但是被日本人拒绝了。茶叶能在加工后还仿佛刚摘下来那般鲜嫩、水灵灵的,日本人做到了,我们为啥做不到呢?回来后,我就一直琢磨这个问题,关键就在于加工的工艺。而且,日本人的这套技术肯定是机械化才能做到。

1980年之后,家里开始有了微波炉,我把采回来的茶叶,放进微波炉。经过无数次试验,我发现用微波炒出来的茶叶,可以达到颜色仿佛刚摘下来那样。但是,这么小的一个微波炉,只能炒一点点茶叶,解决不了问题。

2004年,我开了200亩地,希望在能源方面重新找一条出路,我就去农业部南京机械化研究所,请教他们的老师傅,把我的想法告诉他们。他们也很支持我的想法,到梅家坞来考察后,最后给我试制了一台。这些年,我自费投入了上百万元,一共试制了7台。用微波炒制出来的茶叶,色香味好得不得了,简直跟春天的味道一模一样。

后来,我对这套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能有一条流水线,实现鲜叶采回来,杀青、压扁、理条、辉锅、打包,这样的“一条龙”。但是工人老大哥说,这条生产流水线可以研发出来,但是需要几百万,你一个人承担不了这样的科研费用。所以,我目前只能实现半流水线,微波炒茶我已经成功了,未来,如果资金允许、科研结合,“一条龙”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如果这个研究出来了,龙井茶的能源利用、加工品质,就有一个颠覆性的飞跃了。

我用微波炒出来的茶叶和村民用机器炒出来的茶叶,是完全不一样的。有村民有这个思路,想往这方面靠拢。但原先的炒茶机器,已经形成了通用的产品,我那个是特制的,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产品。村里的村民除了我都还没有采用这个技术,因为家家户户的量不够,这台微波设备一天能做1000斤鲜叶。如果用小型的机器,一天做100斤的话,这台设备也要几万块钱。我现在的这条微波生产线放在山上,电路也是自己拉上去的,政府也很支持,帮我把电路拉到深山里面。

懂行的人知道,茶叶含水率的高低,关系到茶叶的品质。国家标准是6.5%-7%,而我的要求是含水率在5%-6%。含水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茶叶是否耐泡,是否便于保存。现在的机器炒茶有火温,用手压板,茶叶在中间,贴着锅的那面干一点,贴着手的那一面湿一点,中间那部分含水率更高。微波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通过压力,直接把中间的水分抽掉了,所以微波炒出来的茶叶泡出来鲜嫩度好,耐泡,泡5-7遍,茶味都还在。

口述:卢新   撰稿:吴艳君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2024-12-23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喻守真事略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2024-12-18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2024-12-1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