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记 说到与王星记扇子的渊源,那还得从20世纪70年代说起。1959年出生的我,当时还是一个扎着羊角辨的小女孩。或许爱美是女孩子们的天性,每次放学经过离家不远的王星记扇厂时,我总会忍不住在那个漂亮精致的扇子橱窗前流连忘返,幻想着自己也能拥有一把这样的扇子。没想到儿时的梦想,如今已然变成了现实。40年后的今天,我不仅拥有了各式各样精美的扇子,还能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出大家喜爱的扇子。 溯源“王星记”对“王星记”历史的了解,大多数是从师辈们口中听到的,也有一些是在资料上看到的。每次听到或者看到这些历史,我都会为先辈们的努力而骄傲。“王星记”的创始人王星斋出身于三代扇业工匠之家,从小随父学习制扇技能,20来岁已成为杭州制扇业中一名砂磨名匠。而“王星记”的创立,恰恰来自于一桩珠联璧合的婚姻。 清同治十六年,杭扇兴旺,大小扇庄五十余家,舒莲记排名第二。当时专为舒莲记加工制作高级纸扇的作坊主陈益斋,看上了王星斋这位聪明能干的小伙子,将长女陈英许配于他。陈英擅长扇面泥金、剪贴和刻花,是远近闻名的制扇能手。夫妇二人同心协力,省吃俭用,凭借“精工出细活、料好夺天工”的信条,在清光绪元年(1875)于杭州扇子巷办起了家庭制扇作坊——王星斋扇庄。 当时,扇业竞争激烈,王星斋夫妇为避开锋芒、立足市场,选择了传统黑纸扇生产。经过精湛的88道手工独特工序,达到“雨淋不透、曝晒不翘、纸不破、色不退”的品质,获得了“一把扇子半把金”的美誉。接着又通过泥金剪贴技法的装饰,进贡朝廷成为“贡扇”。王星记扇庄生意蒸蒸日上,名誉渐隆,终于跻身杭州扇业三大名庄。 宣统元年(1909),积劳成疾的王星斋病亡。民国之初,十五岁的王子清子承父业,并将王星斋扇庄更名为王星记扇庄。王子清开发新品檀香扇,击败同行竞争,并以自己的天赋和经商头脑,大做广告宣传,苦练“内功”。1929年,他又带着王星记扇子参加了首届杭州西湖博览会,并一举获得金奖,“王星记”从此声誉远播海外。 结缘“王星记”在我的学生时代,王星记扇厂就坐落在杭州繁华的解放路上,距离我家和学校都很近。上小学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在厂里的车间玩游戏,经常看到女工们巧手制扇的场景。渐渐地我也爱上了做扇子的行当。当时的王星记扇厂是开放式的,不仅允许人们进入参观,还将一些简单的活儿交给附近家庭困难的人加工。到了读中学的时候,虽然家里经济并不拮据,因为喜爱,再加上一点点的好奇,我还是从“王星记”领了一些外加工的活儿回家,带着两个妹妹一块做起了“工作”。其实,那时的加工活儿工艺并不复杂,比如为铁皮扇折面,或者替舞蹈扇粘贴红绸,需要的是耐心和细心。 在中学期间的最后一个暑假,我靠外加工换来了20元的收入。新学期开始后,我不仅自己交了学杂费,还拥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零花钱,为此我还高兴了好一阵子。而最让我高兴的是,每当去“王星记”交货时,那里的老师傅总会惊讶地赞叹道:“这样小的孩子,生活做得真当不简单!”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暗暗决心要真正成为 “王星记”的一员,坐在车间里,做着自己喜欢的扇子。 1976年,我高中毕业了。当时正好碰上“王星记”招工,其实那时候我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找一个有技术的工作,也没有想过以后要做管理。我记得当时书记和我说你这么小能做什么,我就说我都会学。就这样,我踏进了“王星记”的大门,被分配到做扇子的车间里。不过,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生从此与“王星记” 紧紧地拴在了一起。 涅槃“王星记”
在“王星记” 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无数次的风雨考验。抗战爆发时期,杭城扇庄纷纷歇业,“王星记”的制扇工场也被迫迁至绍兴,虽然时势艰难,但仍继续坚持生产销售。抗战结束后,“王星记”又重新回杭,因为坚持,成为了杭扇的唯一传承。 △王星记扇子 解放前后,在风雨飘摇中坚持下来的“王星记”只剩下了5个老艺人。1958年,杭州市政府发文成立了杭州王星记扇厂,召回失散艺人,恢复传统工艺,并在湖滨开设了门市部,停产多年的各品种工艺扇恢复了,年产扇量节节攀升,“王星记”终于又获得了传承与新生。 然而,文革的历史大潮,又一次将“王星记”推向低谷。众多的传统工艺扇被斥为“封资修”,凝聚了几代制扇工人智慧的“王星记”精品,也惨遭罹难。十年文革结束,“王星记”率先在全国实行厂长承包责任制,由此走出困境。 或许上天正是要赋予王星记扇业人更加坚忍不拔、更加执着不屈的品性。历史就是这样,好事多磨、百炼成钢。上世纪80年代末市场经济沖击,传统手工业的“王星记”产品老化,频临倒闭。更考验的是,1994年的冬季,“王星记”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厂房和所有的原材料被烧毁,价值连城的书画名家扇面精品毁于一旦。市民们在黑夜中看着熊熊大火不禁扼腕惋惜……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大火中元气大伤的“王星记”,遇旧城改造,厂房被迫拆除,8年里搬迁3次。那个承载着西子湖万千风情的老字号,如同南渡时期的李清照,“凄凄惨惨戚戚”,在颠沛流离中又损失了大量史料、文物、人才,失去了生意最好的店面,当时的困境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企业要存活、发展,首先就要有信心,真正可怕的是自我放弃。面对困境,我们“王星记”人凭着坚韧与坚持,搬迁厂房、开拓市场,又一次经受住了考验。最终落户在下城区长板巷118号的“王星记”,如凤凰一般,涅槃重生。 执掌“王星记”1999年初,就在企业面临重重危机时,我当上了王星记扇厂的厂长,成为这家百年老厂的“掌门人”。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人,但是我不想换,我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稳定人心,摸清家底。通过调查分析,我觉得“王星记”的优势是品牌质量过硬,劣势是制造成本高,从而导致销售价格高。于是我推出了成本倒推法,即成本由市场来定,市场上能卖多少价格,成本就必须控制在这个价格内。设计要与市场效益挂钩,由市场来检验。工人也从你要我做变成我自己要做,从定额制变成计件制,多劳多得。就这样,在降低成本、减少开支、拓展市场的思路指导下,这一年销售额前所未有地超过了700万元。我本人也从一个普通女工实现了向企业家的蜕变。 2000年下半年,受大环境影响,“王星记”再次陷入深冬时期,负资产达到了170万元。当年11月,在改革的浪潮中,“王星记”实行了体制改革,我担任杭州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扛起了让“王星记”死而复生的重任。近年来,我着力实施主攻内销、出击国际、开发新品的“三条腿”战略,内外销势头一路飚升,年销售从700万上升到2000多万元,使这个百年老字号再次焕发了青春。 孙亚青口述 胡敏华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