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险大塘自余杭镇石门桥,经余杭、瓶窑、安溪、獐山至湖州德清大闸,全长44.94公里,其中境内长38.98公里。《杭县志稿·水利》“西险大塘”条载:“自余杭石门桥起,至化湾塘入县境,东至奉口陡门。沿西为武康县境,北至劳家陡门入德清县境之统称。”苕溪自古建有堤塘,相传初为大禹所建,陈善《南湖考》里有“大禹筑塘,名西海险塘”之句,它的险要厉害等同于海塘。 东苕溪系省内洪害严重之水,洪涝灾害频繁,自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至民国37年(1948),余杭共遇自然灾害247次,其中洪涝就达179次。比之钱塘江海塘,西险大塘之名不为过,其险要利害可埒于钱塘江海塘。旧志多有记载:“西险大塘旧以险名,当三苕汇合之冲,左多高山,右皆平壤”,“汇万山之水于一溪,下关杭嘉湖三郡田庐性命”,“三水既合,势益奔涌,直流暴涨,不能遽泄则泛滥为害”,“流尸散入旁邑,多稼化为腐草”。正如宋代余杭县丞成无玷总结的那样:苕溪水发源于天目山,经过两个郡六个县注入太湖。水流经天目山时,山谷狭隘,地势高峻。水经过三个县后,向下奔流的河水气势奔放,不可阻挡。水经过余杭县,时而山川屏障环绕,地势险要,时而地势平坦。苕溪水横冲直撞,过去曾经一再发生水灾,长时间下雨,有时多次这样。大水很快弥漫,高的地方有两丈左右。然而不到三天就平静了。大水带来的祸患虽然很快就解除了,但是难以预测而采取防御措施,因而堤防设施比其他什么都重要。倘使这个县没有堤防,那么田地无法耕种,全县都没法住人,肆虐的洪水还会给其他郡带来危害。所以余杭的人把洪水看做土匪强盗,守卫堤坝就如守卫城墙。 西险大塘系东苕溪的右岸大堤,因位于杭州之西,堤塘险要,为杭城及杭嘉湖的西部屏障,东与钱塘江堤塘相对,故称西险大塘。曾主持浙江医管局的余杭瓶窑人仲学辂著有《钱邑苕溪险塘杂记》一文,更是说透其险。杭州、嘉兴、湖州三郡中尤以钱塘县的堤塘和水闸最为重要。明代户部尚书夏元吉曾望着洪水感慨地说:早上还能见溪边的陆地,到晚间岸上的苕花都被淹没了,这真是危险的地区呀!文章写到道光朝开始时,余杭县北乡有人建厂,千百年很严肃的禁令一下子废除松垮,于是搭厂的地区蔓延在山谷,每天都在垦削土地植被,一经大雨冲洗,泥沙随山水而下,一直到三大溪流交汇的地方,在溪流中盘旋停顿,溪底的泥沙日积月累,其高度以丈来计算,其形状如大盆子倾覆在溪底。既然不能清除泥沙恢复容水量,水来时则易于泛滥,水去时则易于干涸。上游的堤塘因溪底升高而屡次加高,高了还不够,又因水满溢导致大面积坍溃。若坍溃在上游,下游虽有堤塘,也没有什么用了!譬如北门一开,前后都受到敌人攻击。光绪八年夏天时,大水溢出堤塘,堤坝大的决溃有五处,陷落坍塌之类较小的事故几乎难以计数,当时三个郡县同时遭受沉没之灾。 西险大塘是一项古代重要水利工程,始建年代不详。明确记载是在东汉熹平年间(172-178),余杭县令陈浑于东苕溪南岸筑塘,设陡门、塘堤、堰坝数十处,俾蓄泄以时,旱涝无患。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浙江东径余杭故县南,新县北……汉末陈浑移筑南城,县后溪南大塘即浑立以防水也。”《舆地志》载:“后汉熹平二年,县令陈浑修堤防,开湖灌溉县境公私田一千余顷,所利七千余户。”戴日强在《南湖说》里则有更详尽的记述:汉代县令陈浑查看地形揣度形势,在溪流的南面疏通南上、下湖,幅员数十里,筑造高塘汇聚流水。于是,开通一个港口,由石门桥将溪水引入湖内,暂时积储来消减洪水的锐势,使得流水慢慢进入溪流而不至于泛滥成灾。 杭州在南宋建炎三年(1129)改称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为“行在所”。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二《西湖》描写当时的杭州十分繁华,“辇毂驻跸,衣冠纷集,民物阜蕃,尤非昔比”。杭州自吴越国以来的“东南第一州”,一跃而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时,北方农民纷纷迁往江南,从事土地开垦,南方耕地面积日渐增多。为发展农耕,朝廷又修治了许多堰闸沟渠。余杭境内的西险大塘为杭城屏障,朝廷自然不敢轻视,其中较大的动作是在西险大塘上兴建“十塘五闸”。 南宋绍兴二年(1132)三月,左从事郎、余杭县丞章藉建龙光陡门。淳熙六年(1179),钱塘县分段筑塘,间以陡门,名为“十塘五闸”。十塘为黄鄱、烂泥湾、化湾、羊山、压沙、上林陵、中林陵、下林陵、唐家渡、大云寺湾塘;“五闸”为化湾、甪窦、安溪、乌麻、奉口陡门,今仍沿用其名。明代,朝廷重视水利事业,兴修的水利工程超过此前所有朝代。这在西险大塘的治理上亦可见一斑。永乐元年(1403),浙西大水,朝廷特差户部尚书夏元吉督治水患。次年又派通政使赵居宸至浙添设治农官置圩。明永乐三年(1405),苕溪洪水冲决化湾塘,闸圮,朝廷遣户部尚书夏元吉、通政使赵岳来浙,督修3年方成。正统十年(1445)又坍派遣工部侍郎周经来浙江主持修复,动支仓米3700石,南关厂木3000株,才修复如故。嘉靖三十六年(1557),组织民工对黄鄱塘等加高培厚,使之坚固。万历三十六年(1608)五月,化湾塘被冲毁,钱塘县令聂心汤主持先筑备塘,后修水闸,以为水旱备。 △ 苕溪分洪 《杭县志稿》卷二十载有黄汝亨的碑记,碑记详细记述了化湾闸重修的过程。文章说苕溪有150里长,其间有5处闸门。称为化湾闸的地方,北有径山之水流入,南有天目之水流入,是承载两大水源的津喉之地。水满溢时则把闸关上蓄水,天旱缺水时开闸泄流,其蓄水和泄流的功能,利弊得失对于三个县都有重要关系。该闸始建于宋代淳熙六年,重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到明代永乐年间洪水多次满溢决堤,水闸坍塌被淹没,城镇百姓因之流离失散。朝廷于是下诏令大农夏公元吉和大纳言赵公岳,会同三个主管部门察看修筑,用了3年时间才完工。到了明代正统十年,洪水又把闸冲坍了,叶公宗履责进行申报请示,朝廷下诏令同空周公经再查看。经商议动用了广丰仓的谷米3700多担,抽调分厂木料3000余支,才把闸修复成原样。闸建成后,之间有162年没有灾害。直到明代万历朝戊申年夏四月间,连降霪雨,整整40天不停,五月,塘堤崩溃,水闸又坍塌了。钱塘聂县令看到满目荒凉的惨象,想设法挽救。这时有个诸生叫徐懋升,他带领父亲徐梦麟和陈埙等人,拜伏在聂县令的庭上诉说灾情之重。聂县令不带随从,单车出了城门,乘了一艘小船,在赤日曝晒下行船,还走入洪水浸没的地方去。这样十多天数次抵达灾区,与父老们商议。终于从黄河筑堤之法中得到启发:用6尺见方的大竹篰1000多只里面放满石头,下面作柱状把水分为两股,中间填上土叠起来,达到一定的高度。献一个大竹篰给公用的,可得一百金,仓谷百担。父老们竭力经营此事。不到一月,备塘就筑成了。虽然没有了因堤塘未建而造成的水患,但是没有闸不能蓄水和输水。于是聂县令再与父老们商议。这时官库里的物资已经用空了。聂县令量定该地周边方圆邻闸八十里之内的农田,每亩土地摊派出五厘,动用支出常平仓粮食五百担,凡是所用木料和采伐的石料根据修筑公用需要取给。如有不足之处,则用募捐俸银等多种办法解决。又亲自参加劳作,带头干活,搬运畚斗等,不辞疲倦。筑土坝高有4丈,雍土使坝厚达到5丈,闸口可放水处有8尺宽。刚满一年多闸就竣工了。 △ 化湾闸 万历三十九年(1611),西险大塘余杭险要地段900丈,堤脚用木桩、块石加固,并挑土培厚,历时一年。明代堤塘整治技术逐渐完善,堤塘基本改为石砌,塘面的斜直方法也更为科学。然限于条件,西险大塘仍经常出现险情和坍塘圮闸。其中有明确记载的,自明永乐元年(1403)至清光绪八年(1882)就发生16次:“永乐间,化湾闸圮:正统十年,化湾塘闸圮;景泰七年,瓶窑塘圮;成化七年,化湾塘决;万历三十六年,化湾塘圮,南湖塘溢决;万历三十七年,南湖诸堤皆决;康熙五十五年,安溪闸圮;乾隆四十年,大云湾塘大溃;嘉庆十六年,羊山塘坍陷;道光三年,唐家塘冲塌;道光八年,鸭沙塘、大云湾塘坍溃;道光二十九年,大云湾塘、化湾塘、安溪陡门大崩;道光三十年,烂泥湾塘、化湾塘、羊山塘、龙岗塘、下陵林塘、唐家塘、安溪陡门冲坍;光绪八年,化湾塘、羊山塘、龙岗塘冲圮。” △ △ 化湾闸位置 屡毁又屡修,如清嘉庆《余杭县志·水利》所说,“堤防之设,所以为旱潦之备,依时修理,则水旱不能为害”。清雍正三年(1725),西险大塘化湾陡门陷一丈五尺,崇化七里居民出资修筑,官府优免杂使差徭。雍正五年(1727),浙江巡抚李卫派员携资整修位于瓶窑镇北的压沙塘58丈。雍正七年(1729),巡抚程元、章檄,知县李惺查议化湾陡门。李惺有《化湾陡门议》:“看得天目东西两山,西属於潜,水流四十里即入大江。东属临安,山水直泻而下,时虞汛滥,流害于杭嘉湖三郡田禾,故设塘置六闸以蓄泄之。而化湾陡门闸,尤为险要,创始于宋。明嘉靖间,两遣户部大臣夏元吉等来浙修筑;万历时县令聂心汤重修。揆其所以数致倾圮之由,皆缘山水骤发,势甚汹湧。闸夫报县,申府转详,勘估需时,每致小隙未补,即成大遗。是以责成崇化乡七里附近居民,以承岁修之役,遇少有坍陷即行堵塞。设水大莫御,仍拟动帑兴修。故自康熙九年间,前藩宪募修之后,数十年来,俱藉民力堵塞,不烦公帑,两闸得无恙,惟是七里居民身肩巨任,宜加恩恤。除完条漕正外,免使杂使差徭,循例已久。于雍正四年里民呈请勒石,以垂永久。拟合详请俾令永远遵循,保固可也。” 康熙五十一年(1712)九月廿八日,仁和县受理该县西北患溪民众呈称,“奉口西北患塘之民最苦,历朝额拨修塘银一千三百余两备患,因明季加派日增,勘合藩司大龙遗失革银充饷议,区民自行捐修,永除一应杂派差徭,钱粮征七折三,遇荒全折。载在全书,历案可考,为此碑谕各里人等。嗣后该区险塘,如遇倾圮,居民自行捐资,鸠工修筑,毋致疏虞。”康熙五十五年(1716),知县魏山原主持修复安溪陡门。道光十一年(1831),余杭大水,危及西险大塘,巡抚陈芝榻命仁和、钱塘等县兴修圩堤,官督民办,所修圩岸不下千万计。光绪二年(1876),余杭大水,田庐淹浸,官府招集民工整修大塘。光绪八年(1882),余杭苕溪水势陡涨,冲垮堤塘,各乡捐资修整。光绪十三年(1887)十一月,粮储道廖寿丰捐俸5000两开浚北湖河,又命邑丁对西险大塘择要挑浚,分段清丈。其时,塘堤修筑由各乡有田者出资经办,每年推一人或数人为领队,称塘正圩长,并由县丞加以督察。 民国22年(1933)3月,拆建西险大塘的奉口陡门,新建陡门,闸孔宽4米,闸上为钢筋混凝土桥。 民国36年(1947),杭县发动11个乡镇,对东苕溪局部河道进行疏浚。同时,对西险大塘进行培修加固,抛石护岸,修补漏洞,由县政府派员监督实施。民国时,西险大塘等较大堤防堰坝由官府呈报批拨经费或粮食以工代赈,或向乡绅、商界募捐等方法筹措资金。 《杭县志稿》卷九《水利》对此有详细记载:“西险大塘起余杭迄杭县,绵亘八十余里,为杭嘉湖三属人民田庐性命之保障。其属杭县者,约有四十五里,抢修工作以杭县及余杭两县为主体,向有地方士绅组成西险大塘岁修专款保管委员会。自抗战八年,塘堤久失养护,千疮百孔,几频坍陷。胜利而后,地方当局一再呼吁,三十五年十月间,由一区专署召集有关各县代表,组织东苕溪南北湖水利参事会。于是开始疏浚东苕溪与抢修西险大塘。杭县工作要点约分五项:一培修塘堤,二疏浚淤沙,三抛石护岸,四修补漏洞,五截弯取直。整个工程共计石方四千八百方,土方四万余方。石方部分由东苕溪南北湖水利工程处招商承办。土方部分规定由县政府配合本年度国民义务劳动实施,乃发动十一个乡镇民工从事工作。县政府为加强督导起见,特于工作地点成立督导处,担任发动民工、监督工程实施之责任。自三十六年二月开工,至四月全部完工。从此,西险大塘又整齐完好,出现于苕溪两岸。”文章亦有不实之辞,事实上,即使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余年间,终因治本不够,洪水冲决大塘仍造成严重灾害。1963年9月12日,因暴雨北塘全线溃决,十万余亩农田受淹,以致杭城拱宸桥一带积水二尺。 在德清境内之西险大塘亦有六公里,自唐以来,险塘屡屡溃缺。近百余年来,在道光三年(1823)及二十九年(1849)、同治七年(1868)、光绪十六年(1890)等几次决口,造成禾稼淹没,哀鸿遍野的惨景。光绪十六年,以工代赈支银9000元,首次在东塘筑石50丈。宣统元年(1909)拨银300余元修筑。民国20年(1931)筹款大修。民国36年(1947)投工8751工,择险要处填土叠石。但至解放前夕,塘身依旧低矮、单薄,尤以劳家陡门、下杨湾一段更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