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很多诗人到过钱塘江流域 他们写过很多有关钱江潮的诗篇 这里说的三位诗人 与钱江潮有特殊的关系 他们中一位是杭州刺史姚合 还有两位是 出生在钱塘江边的徐凝和罗隐 我们先来说说姚合。 姚合(779年-846年),字大凝,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人。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进士,做过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等,唐文宗太和七年(833年)赴任杭州刺史。姚合在当时诗名很盛,与白居易、刘禹锡、李绅、张籍等交游,并且都有诗作唱和。姚合与贾岛来往最多,诗风相近,世称“姚贾”。 姚合在杭州不可能不去观赏钱江潮,作为诗人,他当然要写下有关钱江潮的诗: 《杭州观潮》 楼有樟亭号,涛来自古今。 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 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 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沉。 鸟惧多遥过,龙惊不敢吟。 坳如开玉穴,危似走琼岑。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 岸摧连古道,洲涨踣丛林。 跳沫山皆湿,当江日半阴。 天然与禹凿,此理遣谁寻。 樟亭在哪里?《乾道临安志》卷二·馆驿载:“樟亭驿,晏殊《舆地志》云:在钱塘旧治南五里。”《梦粱录》卷十·馆驿:“樟亭驿,即浙江亭也。”樟亭在钱塘江边,是观潮胜地。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 伍相,指伍子胥。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吴王阖闾重臣,助吴王夫差成为诸侯一霸。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伍子胥谋反,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尸沉于钱塘江。 这首诗的大意为,从古至今都是在樟亭观赏钱江潮。辽阔的江面完全可以与大海相比,浪涛像白云一样雪白,寒气扑面而来,涛声像巨雷滚滚。鸟儿因惧怕钱江潮而飞得很高地经过,连龙都吓得不敢发出声音。钱江潮会让人魂魄飞散,有谁能明白伍子胥的一片忠心。高涨的江水淹没了岸上的道路和灌木,水沫把山都打湿了。这钱江潮到底是天然的,还是大禹治水形成的,找谁才能弄明白? 这首诗写的是姚合在钱塘江边观潮胜地樟亭,观赏钱江潮,描述了江潮的形态和气势,同时联想到伍子胥的命运,也有凭吊的意思。 。 我们再来说说徐凝和罗隐。 《观浙江涛》 徐凝 浙江悠悠海西绿, 惊涛日夜两翻覆。 钱塘郭里看潮人, 直至白头看不足。 徐凝,生卒年均不详,睦州分水县(今桐庐县分水镇)人,唐宪宗元和中进士,官至金部侍郎,“后归故里,优悠诗酒以终”。 这首诗的大意为,钱塘江水碧波浩荡,钱江大潮日夜两次涌来。我是生活在钱塘边的人,虽然天天看潮,可从小看到老都看不厌。 是不是没有谁比徐凝更喜爱钱江潮了? 徐凝不善交际,也看不得官场的势利,在长安为官,他只与元稹和白居易做朋友。他辞官回乡时写过一首诗: 《自鄂渚至河南将归江外留辞侍郎》 一生所遇唯元白, 天下无人重布衣。 欲别朱门泪先尽, 白头游子白身归。 这首诗的大意为,这一辈子只有元稹和白居易赏识我的才华,官场里只看重门庭和背景,不看重真才实学的人。辞别官衙前我已经流干了眼泪,满头白发的游子现在无官无职回故乡了。 说一件徐凝的趣事。 范摅,生卒年不详,唐僖宗时吴(今江苏吴县)人,客居越地,他在《云溪友议》中记载了一件徐凝与白居易交往的趣事: 尚书白舍人,初到钱塘,令访牡丹花,独开元寺僧慧澄,近于京师得此花栽,始植于庭,栏围甚密,他亦未知有也。时春景方深,惠澄设油幕以覆其上。牡丹至此分而种之也。会稽徐凝自富春来,未识白公,先题诗曰: 《题开元寺牡丹》 此花南地知难种, 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 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 羞杀玫瑰不敢开。 唯有数苞红萼在, 含芳只待舍人来。 说的是杭州开元寺僧慧澄,从京师得了一批牡丹栽种,花开之时,慧澄请时任杭州刺史白居易去开元寺赏花。徐凝从家乡来到杭州,比白居易先去了开元寺赏花,并在墙上题了一首诗。白居易在开元寺见了徐凝题牡丹诗,大为赞赏,便请徐凝来见,俩人相谈甚欢,邀与同饮,尽醉而归。此后在长安,白居易把徐凝介绍给元稹,白居易和元稹都对徐凝有所奖掖,徐凝在长安逐渐有了诗名。 《钱塘江潮》 罗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 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 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 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 好骑赪鲤问阳侯。 罗刹,佛教中指食人肉之恶鬼。明代陶宗仪《辍耕录·浙江潮候》载:“浙江一名钱唐江,一名罗刹江。所谓罗刹者,江心有石,即秦望山脚,横截波涛中。商旅船到此,多值风涛所困而倾覆,遂呼云。”把钱塘江称为罗刹江,因其江道险恶。赪鲤,赤色鲤鱼,指传说中仙人所骑的神鱼。阳侯,传说中的水神,会兴风作浪,造成灾害。《淮南子》览冥:“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幼学琼林》卷四·地舆类:“水神曰冯夷,又曰阳侯。” 这首诗大意为,江涛声震四方,好像连江岸都随巨浪摇动。潮水的往来有一定规律,反反复复。巨浪滔天又似有无底的深渊,汹涌的大潮过了西陵也差不多气势到头了。钱塘江早潮晚潮到底是由谁来掌控的,能不能骑着神鱼赪鲤去问问水神阳侯? 罗隐(833年-910年),原名横,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新登)人。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至京师应试,不中,此后参加了十多次进士考试,都榜上无名,史称“十上不第”,并因此改名罗隐。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归乡投奔杭州刺史钱镠,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后梁开平二年(908年),钱镠表授罗隐吴越国给事中,后梁开平三年(909年),迁盐铁发运使,同年十二月去世。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