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会议】苏东坡与浙江研讨会 …
讲座回顾 | 大运河City…
【来新夏书院】故纸堆里寻萧山
讲座预告 | 怎样看宋朝文明…
 
特别关注
 
杭州太平桥边的海神坛
曾经的之大校门——钟楼同怀堂
这条街,承载着杭州人餐桌上的…
辛亥革命时期建德的一次会党起…
禹杭履迹
 
南宋时的杭州人在哪里观潮?
来源:杭州网  作者:  日期:2022-09-28

1

南宋临安观潮

“郡亭枕上看潮头”“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唐代杭州市长白居易和北宋杭州市长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实际上,真正对钱塘观潮如痴如醉,逢大潮时万人空巷,将观潮仪式和乐趣做到极致的,却是南宋京城临安(即杭州)人。

微信图片_20220928102208.jpg

宋佚名 《观潮图》

南宋海塘约在今天秋涛路沿线附近,出候潮门即可观潮。其中八月十八日为最盛之日,因为这一天同时在钱塘江上举行“海军演习”。所以每逢这天,从庙子头(今江干区新塘附近)到六和塔,沿江十余里,搭满临时棚屋,达官贵人雇人早早来占位,商家则占地包场,付费才可入内,一位难求,无处落座。男女老幼,这天都穿上时新服饰,涌上江岸,车马之多,造成道路堵塞。小摊小贩都觅商机而来,价格翻倍……八百年前的临安城观潮,多么富有生活的气息。(据《梦粱录》卷四、《武林旧事》卷三)

当然,上述这是百姓观潮百态。而临安城的达官贵人,却另有更优雅的赏潮之处。笔者在此介绍两处南宋临安观潮之绝佳胜地。

2

观潮第一胜地——浙江亭

南宋中期有一位临安城的大玩主——“约斋居士”张鎡(清河郡王张俊的曾孙),《齐东野语》载“其园池声妓服玩之丽甲天下”。他于宁宗嘉泰元年(1204)写下一篇文字,备记临安年中之赏心乐事,分月列出,其中:

“八月仲秋:湖山寻桂、现乐堂赏秋菊、社日糕会、众妙峰赏木樨、中秋摘星楼赏月家宴、霞川观野菊、绮互亭赏千叶木樨、浙江亭观潮、群仙绘幅楼观月、桂隐攀桂、杏花庄观鸡冠黄葵”。

(引自《武林旧事》卷十)其中就有 “浙江亭观潮”,可见该处之风景绝胜。

浙江亭,位于南宋临安城最繁忙的水道——浙江闸口(即后世的三廊庙附近),屹立于浙江闸的外闸“浑水闸”上的跨浦桥南的江岸边,历来是临江观潮之绝佳胜地。

微信图片_20220928102211.jpg

《咸淳临安志》“浙江图”中浙江亭的位置

《咸淳临安志》“浙江图”中浙江亭的位置

(底图据姜青青复原版)

《武林旧事》记下了南宋最盛大的一次浙江亭观潮。

淳熙十年(1183)八月十八日,孝顺的宋孝宗亲赴德寿宫,邀请退位的太上皇高宗和皇太后,去浙江亭观潮。因为退位以后,高宗就居于“北内”德寿宫,不便回到“南内”凤山皇宫观潮(“南内”凤山皇宫有极佳观潮处,下文再述),故城外的浙江亭,就成了二帝一同观潮的最佳地点。

此前皇宫的修内司,已经在浙江亭旁临时建了50间房子,这天都披红挂彩。早饭吃罢,两宫车驾齐出候潮门,文武百官从驾于后。到浙江亭后,皇上特免百官随从伺候,并赐酒食,让他们安心在50间潮景房中喝酒赏潮。而高宗、孝宗及皇太后、皇后等,自然在浙江亭悠然落座,共享天伦。

这一天,数十万民众齐聚江岸。从龙山闸口往北二十余里的江干海塘上,甚至在对岸的萧山西兴的海塘上,都被豪门富户之观潮人,尽皆扎上彩幕,攀比斗富,“彩绣照江,有如铺锦”。南宋之富足奢华,于此可见一斑。

潮水未到之时,先有南宋“海军”的军舰列队操练表演。上千艘船舰横列江面,北至龙山闸口,南至萧山西兴,遮天蔽日。而水军将士,即在船舰上骑马趋驰,舞刀弄枪,如履平地。忽然,信号炮火响起,五彩烟雾弥布江面。待烟雾散去,千艘舰船已无影无踪。

海军操练结束之后,老百姓中水性好者上百“弄潮儿”,每人持十幅彩旗,游到海宁之尖山附近(尖山此时尚为江心高立一岛,那时称为海门),踏浪争雄,腾身百变,大浪过后,旗帜却毫不沾水,堪称潮水中最亮丽的风景线。

最后,大潮如期而至,这才结束了精彩纷呈的一天。(据《武林旧事》卷七)

虽然浙江亭之遗迹如今已荡然无存,但幸运的是,有一幅宋画却将它细致地描绘了出来,这就是李嵩的《月夜看潮图》。

微信图片_20220928102214.jpg

南宋李嵩《月夜看潮图》

画中正是中秋月夜,明月高悬,江面空阔,小舟鼓风而行,一线白浪汹涌而来。江岸华美的平台阁楼上,有数人在楼上台中。远山江帆、月影银涛,一幕祥和而又没有纷扰的景致。左上角有宁宗杨皇后题苏轼诗:“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左下有“臣李嵩”款(李嵩为钱塘人,尤工于界画,与画中题字的宁宗杨皇后为同时代人)。

笔者认为这幅画,画的正是浙江亭。理由有以下几点:

1、位置。从图中来看,该处建筑紧贴江边。而浙江亭正位于浙江闸口的钱塘江岸边。

2、建筑特色。高耸的歇山顶,修长的连廊,精巧的格子门窗上挂着整齐的卷帘,楼阁内的陈设也高雅,透露出这是一处高雅华贵的场所。若不是因为南宋皇宫不在江边,这即使描绘的是宫廷建筑,也合情合理。

微信图片_20220928102218.jpg

南宋李嵩《月夜看潮图》局部

3、时代。前文所述的“玩主”张约斋,是在宁宗时期记下了“浙江亭观潮”这一仲秋风雅之事。李嵩该画也作于宁宗朝时期,两者时代较为相符。

微信图片_20220928102221.jpg

南宋李嵩 《月夜看潮图》局部

4、人物。楼台中观潮之人,数量不多,服饰华美。可知这群观夜潮之人,风雅而高贵,不是普通百姓。而浙江亭的观潮来客,都是身份高贵之人,除了前述两宫临幸、张约斋之外,南宋朝廷也曾在此招待金国使节观潮。(据《武林旧事》卷八)

微信图片_20220928102223.jpg

南宋李嵩《月夜看潮图》局部

5、题诗。宁宗杨皇后喜爱该画,题苏轼诗句“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故该处亭台,应是南宋临安城的第一流观潮场所,非浙江亭莫属。

微信图片_20220928102236.jpg

南宋李嵩《月夜看潮图》局部

3

宫中观潮佳处——“天开图画”

浙江亭固然是京城最佳观潮之处,但实际上还有一处观潮点的位置绝佳,只不过民众无法前往,那就是南宋皇宫大内山上的“天开图画”。

《武林旧事》载:“禁中例观潮于‘天开图画’,高台下瞰,如在指掌。都民遥瞻黄伞雉扇于九霄之上,真若箫台蓬岛也。”(引自《武林旧事》卷三)

南宋帝后于皇宫中观潮,向来都在“天开图画”楼台,从高台上俯瞰江面,历历在目,如在指掌。江岸上观潮的京城百姓,回头仰望帝后的黄伞羽扇,如在九霄之上,仿佛天宫楼台、蓬莱仙境一般。

《梦粱录》载:“车驾幸禁中观潮,殿庭下视江中,但见军仪于江中整肃部伍,望阙奏喏,声如雷震。”(引自《梦粱录》卷四)

皇帝于大内观潮,从殿庭俯瞰江中。只见海军舰船整齐,旌旗招展,一起向皇帝所在之处(即“天开图画”),齐声致意,声如雷震。

笔者多次实地探访南宋大内遗址,认为凤凰山脚的馒头山顶,应即是宋宫“天开图画”楼阁所在之处。

微信图片_20220928102239.jpg

《咸淳临安志》”浙江图“中推定“天开图画”的位置

(底图据姜青青复原版)

馒头山位于南宋皇城遗址东南角,离南宋时期的海塘很近。

上馒头山的路,坡度很大,山上“特殊”单位管理严格。

微信图片_20220928102243.jpg

馒头山上山道

进园区右转,上面是最高一层的平台。

微信图片_20220928102246.jpg

馒头山顶层 平台坡道

这里也是馒头山的最东南角,地势高敞,开设有很多设计工作室。

微信图片_20220928102250.jpg

馒头山顶层平台(推定“天开图画”原址地)

笔者认为,这处馒头山东南角最高的平台,就是南宋皇宫观潮之处——“天开图画”,视野开阔,风景绝佳。

微信图片_20220928102252.jpg

当代馒头山俯瞰图(图中左侧为馒头山,右侧为凤凰山)

由于唐代杭州州治与南宋大内的位置重叠,这里可能也是唐代杭州州治中的虚白亭的位置,杭州刺史白居易即办公和生活于此。据考古发现,唐五代的钱江海塘在江城路附近,离城更近,距馒头山更是咫尺之遥。白市长“郡亭枕上看潮头”,卧榻上就能观潮的位置,非此处莫属。

千年来的杭州江干地区,泥沙淤积,海塘已经远离老城,远在钱江新城之外。馒头山上千年前观潮之风雅盛事,已成往事,恍如一梦。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杭州太平桥边的海神坛 2024-10-21
史话杭州·追寻历史:杭州古城门之艮山门 2024-10-17
西湖风俗|重阳登高与赏菊 2024-10-16
湘音汇|贺知章遒劲而温润的书法艺术 2024-10-11
日卖三四万个煎饺!杭州鼓楼老街,除了那抹香气,还有更硬核的… 2024-10-0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