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生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卒于南宋嘉定三年(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绍兴二十三年(1153),陆游进京参加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取为第一,结果因为居秦桧的孙子之上,惹怒了秦桧,遭排斥;第二年参加礼部考试,因秦桧授意又未被录取。四年后秦桧病逝,陆游才得以进入仕途。后官至宝章阁待制,相当于皇帝的顾问。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特别是他的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他一生写了几万首诗,自言 “六十年间万首诗”,现存的就有9300多首,内容多以收复中原、统一祖国、反对投降为主题,有《剑南诗稿》等传世。 陆游曾经在严州当过太守,所以访桐庐、游桐庐次数比较多,留下歌咏桐庐的诗词记文20余篇。 陆游第一次写桐庐是在淳熙七年(1180)。当时他任江西常平提举,主管粮仓、水利等事务。因江西发生水灾,陆游就号令各郡开仓放粮,并亲自“榜舟发粟”;同时上奏朝廷告急,请求开常平仓赈灾。十一月,陆游奉诏进京,途经严州。因七里滩水浅无法行舟,便从陆路步行到桐庐,再坐船到杭州。他把在桐庐沿途的所见所闻,写成3首诗,其中有一首是这样写的: 桐庐县前橹声急,苍烟茫茫白鸟双。 乱山日落潮未落,胜绝不减吴松江。 诗人认为,桐庐的景色可称得上“胜绝”,且不亚于“吴松江”。可见,诗人对桐庐的第一印象不错,不过还是需要用“吴松江”之美来比对。不过在另一首题为《闭阁》的诗中,诗人的说法就改变了:“闭阁孤城剩放慵,桐江清绝胜吴松。”桐庐江上的清绝之景,已经胜过了吴松江。 陆游集中写桐庐,是在淳熙十三至十四年(1186-1187)任严州太守任上。陆游来严州前,孝宗皇帝赵眘就在延和殿接见他,并跟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说严陵是山水景色绝佳的地方,你在公务闲暇,可以随意吟咏。 然而,他到严州后,却因公务繁忙无暇游览,他写道: 桐君故隐两经秋,小院孤灯夜夜愁。 名酒过于求赵璧,异书浑似借荆州。 溪山胜处身难到,风月仕时事不休。 安得连车载郫酿,金鞭重作浣花游。 后来他终于忙里偷闲,游富春江,泛桐溪,登桐君山,拜谒严子陵钓台,到过圆通寺、新会寺、觉度寺。可以说,当时桐庐所有的名胜之地,他都去游过,且多有诗作,通过多次游览,他对桐庐之美有了实地感受,认识深化,更激起了对桐庐的深爱。他在《渔浦》中流露出心声: 桐庐处处是新诗,渔浦江山天下稀。 安得移家常住此,随潮入县伴潮归。 诗人对桐庐已十分喜爱,爱得连家都要移到此处。《渔浦》诗是陆游乘舟东归途中所作的。由于他热爱桐庐,船到萧山时,在《萧山》一诗中又说:“会向桐庐谋小筑,浮家从此往来频。”身到萧山而心念桐江,可见诗人对桐庐的喜爱程度;与《渔浦》两相参照,对其“移家常住”的想法也就不难理解了。 陆游对桐庐的喜爱,还见诸《幽居春夜》:“要知青梦游何许?不钓桐江即锦江。”《夏日感旧》:“流年冉冉谁能驻,长夏巡迢亦已残。当有新船君贺我,西风先梦上严滩。”《即事》:“钓鱼每过桐江宿,卖药新从剡溪回。人情万变吾何预,笑口何妨处处开。”类似的作品很多。《幽居即事》中写到自己的晚年生活理想:“采药鹿门山,钓鱼富春渚。君看此气象,何止辈伊吕。” 在游桐庐的过程中,还有两件趣事值得一提。一件是他游览圆通寺后,看到这座唐代会昌年间兴建的胜迹,僧堂过于狭窄破败,就写了一篇《圆通寺建僧堂疏》,要求“营兹华屋,延我胜迹”。另一件是,他多次登钓台谒严先生,看到严子陵祠堂颓败不堪,就主张修复,在后来写的《严州钓台买田记》中,他说明了原因:“严,名城也。自大驾巡幸临安,以朝士出守者,与夫入对行殿,被临遣而来者,大抵多取道于富春,入谒亭下,有高山仰止之叹。而恨祠屋弊坏,椒桂不以时荐,往往咨嗟踌蹰,久而后去。”同时也叙述了自己未能修复的遗憾:“及其下车,则日困于薄书米盐将迎燕劳之事,忽焉忘前日之言。寒暑再更,复上车去,则又过祠下,负初心戴愧面而去者,袂相属也。”调离严州后,他始终把修建严先生祠堂这件事挂在心上,后来听到太守公孙豹重修了严陵祠,并为祠堂购置了田产,就非常高兴地写下此文以称道。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