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林文韵
 
艺林文韵
艺林文韵
 
文史动态
 
纪念马一浮先生诞辰142周年…
讲座招募|揭秘南宋:历史真实…
如何用DeepSeek打开杭…
「读懂湘湖」义桥韩氏代代相传…
 
特别关注
 
回顾杭州新华丝厂的发展历程
禅叶千年——从佛门山茶到国礼…
杭州碑林所见之《唐山阳范夫人…
常绿望清明
艺林文韵
 
照眼云山出,浮空野水长——李唐的西湖山水画
来源:杭州万松书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2-11-18

微信图片_20221118113004.png

《万壑松风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照眼云山出,浮空野水长

——李唐的西湖山水画

    李唐(1050-1130),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当年,李唐参加画院应试,一幅《竹锁桥边卖酒家》为题的画作,让他独占鳌头,进入画院。宋徽宗时曾担任画院待诏。

微信图片_20221118113011.png

《清溪渔隐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院待诏

    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之时,掳走了官廷里的技艺百工与画家,李唐也被押往北地,囚禁于金兵军营。大约是绍兴初年,李唐获悉康王赵构在临安建都,于是历尽颠沛流离之苦,潜逃南渡,辗转来到临安城,流落街头,卖画糊口。他的作品起初不被临安的人所认可,因此曾作诗感叹:“雪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如易作之难;早知不入俗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首声情并茂的诗作里,饱含了画家的多少酸辛情感啊!

    高宗绍兴年间(1131一1162),朝廷恢复了画院,开始招募画家。南宋初建炎(1127-1130)年间,太尉邵宏渊又将其荐入画院,为画院待诏,奉旨授成忠郎,并赐金带,这时李唐已八十多岁了。

微信图片_20221118113016.png

《采薇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全能画家

    李唐是一个全能的画家,无论是人物、花鸟,还是山水,无所不精。在绘画艺术上,他追慕于北宋范宽的画风,重笔皴擦,浓墨渲染。其后,又吸纳借鉴了唐代李思训之青绿重彩技法,把二李的绘画风格和范宽粗犷豪放的风格结合起来,两相融糅,发展出以水墨为主青绿相辅的小青绿法,开创了新颖的绘画风格。他的画风对南宋画院有极大的影响。

   其代表作有《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采薇图》、《江山小景图》等。

微信图片_20221118113019.png

《江山小景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江山小景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李唐的《江山小景图》画的上部是一片粼粼江水,空阔辽远,风帆片片,出没烟波。下部是横列的山峰,连绵起伏,峰峦之间布满宫观楼阁。构图变为平远的半边构图,树石的描绘也较《万壑松风图》简率,而与《采薇图》相近。

微信图片_20221118113021.jpg

    对于这幅画所绘景致地域问题,有绘画史研究者曾留心作过探究,王双阳博士提出“颇疑此图描绘的是凤凰山东西麓沿钱塘江一带的景致,它不仅表现出与北方峻伟山水外在的迥然差异,也显示了李唐由此而产生的描绘手法上的改变:如半边的结构已开始具有边角之景的雏形;为江南低矮的山势而发展出更为简练的斧劈皴;较多水墨氤氳意味的远山等等”。她提出这一见解也颇有其新异处。

 对于这幅名作,陈振濂先生有一段精妙的评论,他说:“虽名曰‘水景’,其实烟波浩渺,风帆隐灭,松风石势,气势雄阔,绝非真水而已。于此可见他的胸襟与气度。”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西湖百亭|江湖汇观亭 2025-04-07
古今西湖名人缘|俞樾问联冷泉亭 2025-04-01
刘松年笔下的南宋风情 2025-03-26
皋亭桃红千万树 2025-03-21
千年古海塘 岁⽉的丰碑 2025-03-19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