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盐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所谓“天下之赋,盐利居半”。临平一带自古濒临钱塘江,滩涂广袤,盐史悠久,唐代临平监为中国东南十大盐监之一,北宋时杭州通判苏轼督开汤村运盐河,清代仁和盐场连绵一百四十里,在我国制盐史上占据重要一席。 盐事越千年 浙江产盐区最早始于钱塘江-杭州湾一带。据《越绝书》记载,浙江在春秋战国时期,盐业生产已有一定规模,并设立盐官。汉初至南宋,杭州湾两岸为浙江主要盐产区,但以浙西为主,仁和、汤村制盐在有关唐宋两朝史料中都有相关记载。元至元三十一年至大德三年(1294-1299年),两浙煎盐产地由44场合并为34场,盐场数量列各省之前,其中浙西有仁和、许村等11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两浙有盐场35场,以仁和、许村两场地位最高,直属都转运盐使司,其余盐场分属宁绍分司、嘉兴分司等。宣统三年(1911年),仁和场仍为浙西13个盐场之一。据《浙江通志-盐业志》,仁和场有“仁、钱二仓,课荡26199.2亩,又二仓税荡、备荒、影沙等荡共77167.52亩”,在“清代两浙各盐场荡地分布一览表”中序号第一,课荡与税荡面积位于列表的16个场前列。 临平一带盐场的具体位置因海潮侵袭、海塘修筑、江流改道而变迁。盐场其实就是钱塘江岸边一段相对稳固的滩涂。当临平湖遭受海侵时,湖的周围就逐渐成为盐的集散地。海退时,临平湖成了淡水湖,盐场也就自然南移。临平自东汉起一直在修建海塘,有土塘、柴塘、石塘、鱼鳞大石塘等,每一次的修筑都会形成新的滩涂,催生新的盐场。 临平古海塘遗址 历史上,钱塘江主槽的每一次迁徙,都改变了两岸盐场的布局和规模。如乾隆十二年(1747年),钱塘江水流北移改道,北岸海水趋淡,两岸滩涂北冲南淤,浙西的盐官、许村、仁和等场逐渐散退,而余姚“三北浅滩”则不断向北淤涨,至清末形成全省面积最大的余姚(庵东)场。到了明清两代,为提升产能,便于监管,两浙盐区的盐场连绵全省海岸带。据清同治年间刊刻《钦定重修两浙盐法志》卷一《疆域》记载,仁和场在省城清泰门外仁和县观音堂地方,东至海宁州许村场界,西至富阳县界,南至钱塘江,北连仁和、钱塘二县民地界,延袤一百四十里。当时钱塘江北岸杭州区域可产盐的滩涂皆为仁和盐场,其跨度之大列两浙盐场之首。直至民国中、后期,浙西诸场因产低本高、零星分散被列为裁废场区。民国十八年(1929年)8月,裁仁和场。 制盐多艰辛 古代盐民专门设有盐籍,不得改业,生活及其困苦。历代沦为劳役贱民的盐民,在官府胁迫压榨下,终年劳作,却难以养家糊口。汉初至武帝元狩四年(前117年),役使“亡命”、罪人或僮奴制盐。唐代第五琦实施榷盐法后,煎盐业者又称“灶户”或“亭户”,盐民在盐亭与亭场内从事煮盐劳作,亭内设灶。亭户可免除一般徭役而专门从事制盐劳役,终身煮盐,子孙相继,直接归朝廷盐铁使管辖,不归县令治理。后代基本沿用唐制。盐民操作之艰辛、生活之悲苦,明代有廷臣在疏奏中称其为“天下小民之最”。 浙江古代皆为煎盐。早期的盐业生产方式是“煮海为盐”,即直接煮海水为盐。东晋时,制盐技术已由过去的直接取海水煮盐,发展为先制卤后煮盐,并经过了刮泥淋卤、摊灰淋卤、滩晒制卤3个阶段。元代元统元年(1333年),下砂盐场司令陈椿有诗“浙东把土刮,浙西把灰淋”,大体上把两浙当时的制卤方式划分为刮土和淋灰两种。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浙西盐官、汤村等场用铁盘,浙东钱清、石堰等场用竹盘。铁盘煎盐是指在铁盘内放入卤水,以火烧煎熬,卤水蒸发浓缩成盐。 上世纪50年代前,灰晒制卤。选自《浙江省盐业志》 明末,两浙制盐有了新的进步,当时两浙盐场已有晒盐。清顾炎武著《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晒盐一般“甃砖作场,以沙铺之,浇以滴卤,晒于烈日中,一日可以成盐,莹如水晶,谓之‘晒盐’,价倍于常”。晒盐又分木板晒盐、滩晒等。木板晒盐是指卤水在木板上蒸发浓缩成盐,大体分扛板、加卤、检查、收盐、沥卤、挑盐等6 个步骤。滩晒是指卤水在平整的池面上,经日光和风力的蒸发,逐渐浓缩成盐。民国十八年(1929年),国民政府发布了废煎改晒命令,煎盐逐步被晒盐所取代。 盐制成后的运输也不容易。因为运盐河是在沙质土上开凿,很容易引起塌方和滑坡。熙宁五年(1072年)10月,杭州通判苏轼督开汤村运盐河,曾写下了著名的诗作《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苏东坡在这首诗中写到的“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线路不容足,又与牛羊争”,就是当时开挖运盐河的真实写照。这条运盐河源出杭州城河之水,过临平湖东流入大运河,是当时临平的经济动脉。 盐利滚滚来 盐税是很古老的一个税种,在先秦时期征收的“山泽之赋”中就包含着对煮盐课征的赋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设官掌管并征收盐税后,盐税成为一个独立税种。盐税收入是历代王朝的重要财源,集权于中央。《新唐书·食货志》载:“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饷、百官禄傣,皆仰给焉。”《宋史·食货志》载,“东南盐利,视天下为最厚。”浙江自有产盐记载以来,除隋开皇三年至唐开元十年(583-722年)对盐不征税外,其余时间对盐均课以重税,并成为历代王朝的主要财政收入。其形色有场课、盐钞、引饷,自民国统一为盐税。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中,盐专卖制悄然而兴。乾元元年(758年),第五琦出任盐铁转运使,为增加财政收入,支援战事,建立食盐专卖制度、实行榷盐法。榷盐法实施后,实行价格垄断,盐利大增。“大历末,通天下之财,而计其所入,总一千二百万贯,而盐过半。”宝应元年(762年),盐铁使刘晏继续改革盐法,实行就场征税制。他既坚持了原先的官营原则,又在官营与私营、盐户的关系方面作了调整,用“官商分利”取代了“官方专利”,这一基本原则一直为后代封建政府所沿袭。刘晏在我国东南设10监4转运场,浙江设有嘉兴、临平、兰亭(今绍兴)、新亭(今临海)、永嘉、富都(今定海)6监,湖州、越州(今绍兴)、杭州3转运场,地点大多临近水陆通衢与贸易中心,从而使官盐的运输十分顺畅。这时的临平成了朝廷的赋税大户,也成为著名的盐市。到了唐元和年间(806-820年),浙江盐产量丰硕,仅兰亭、临平、嘉兴三监的产量即达百万石以上。 东南盐利,视天下为最厚 宋代的官收盐利,以官营场的生产资料,如池、井、场、监进行日课、月课,在中央财政收岁入中,也占据重要位置。“东南盐利,视天下为最厚。盐之入官......两浙杭、秀为钱六,温、台、明亦为钱四......”在这段记载中,清楚地表明了浙西的杭州仁和盐场和秀州(今嘉兴)等地盐场的盐利为两浙盐利的6成。其时仁和县唯一的盐场就在汤村沿江区域。汤村百姓大都以制盐为生,朝廷派遣盐官在此主持盐务。在盐业的带动下,汤村车舟辐辏,市场繁荣,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经济强镇。在宋端拱元年(988年)置汤村镇(现临平区乔司街道区域),为仁和县四镇之一。元代和明代,盐课基本沿袭宋制。 清代,产盐改为商收。在清嘉庆六年(1801年)《两浙盐法志》所列“场团、场灶和丁数一览表”中,仁和盐场团数为4,灶数为83座,锅盘为83副,丁数为17714,其中丁数在33个场中排列第2。其时盐场下面的团是盐民的一个生产和生活单位,有固定的排序或名称。在盐场劳动的成年劳动者即称为盐丁和灶丁。民国二年(1913年),北洋政府向五国银行团举借“善后大借款”,以盐税及关税作抵押,接受银团监督而成立盐务稽核总所。同年在杭州设置“两浙盐务稽核分所”。次年,在仁和、双穗场设秤放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浙江省盐务管理局下属5个分局,其中第二分局下辖翁中场务所、翁西场务所、翁东场务所、七格桥场务所等。 滩涂成良田 临平一带最后的盐场为翁家埠盐区。翁家埠位于现临平区、钱塘区和海宁县三地交界处。翁家埠成为埠头集镇应该是在乾隆第六次南巡之后。现翁家埠集镇中心竖着御碑,记下了乾隆四十九年起修筑海塘的事迹,集镇就紧贴在这条鱼鳞大石塘北侧。我区去年在运河二通道建设中发现的古海塘就是这条鱼鳞大石塘其中的一段。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绍兴钱清盐场发生坍江,盐户迁往翁家埠仁和已废场区晒盐。历史上翁家埠是个跨界市镇,以老街中心为界,长期由仁和(民国为杭县)、海宁两县分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属海宁的翁家埠东半部分划归当时的杭县,结束了分治局面。1951年6月,杭县调整为10区、6镇、127乡,其中翁家埠盐区辖翁埠、翁中、翁东、翁西4乡。当时翁家埠盐区为双重管理单位,行政上隶属杭县,业管上归口省盐务局。 翁家埠老街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盐产过剩,场盐积压,走私严重,国家决定实行制盐许可制度,并对部分盐区废场转业,以控制盐产量盲目增长。根据全国盐务会议精神,1950年5月中旬,省盐务局首先在杭州分局翁家埠盐区试行限板减产措施,并在全省各盐场推广。 翁家埠盐区在1953年完成转产。据《浙江省志丛书-苕溪运河志》和《余杭水利志》记载,1952年5月起,翁家埠盐区开始大面积坍江,坍去盐田1300余公顷。1953年3月17日,翁家埠盐区塘外沙地沉塌,塘外翁东乡、翁中乡全部及翁西乡大部坍沉。钱塘江水利工程局会同当地政府立即对缺口处抢筑临时围堤御潮。次日、省人民委员会主席谭启龙、副主席霍士廉视察缺口现场,召开紧急会议,指示抢修方针。水利部部长傅作义也在当年亲临现场视察。根据当时实际,经有关各方商定并报上级同意,对翁家埠盐区实施转产,对盐民进行安置。当时有盐民916户4087人,除少数愿返回萧山、绍兴外,其余均安置在本县改业务农,国家发给救济和迁移等费用。1953年10月15日,杭县翁家埠改属海宁县。 滩涂围垦在“盐转农”后随即开始。1953年,浙江省乔司农场在下沙湾南经桐盘村抢筑1号大堤,堤长9.70公里,围涂1.3万亩。1954年乔司农场在胜利闸至翁家埠围筑2号大堤,堤长7.65公里,围涂1.3万亩。1962年浙江省公安厅江涂围垦总队在七格至海宁杨家桥段修筑3号大堤,堤长19.65公里,围涂3.3万亩。1971年2月至1980年4月,在余杭县委的领导和省、市、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余杭县临平地区10个公社的干部群众,战天斗地,顽强拼搏,对当时临江3号大堤外滩涂进行新一轮筑堤围垦。前后历时10年,成功实现引江归流,除患化险,变沧海为桑田,共围垦海涂46933亩。这片围成后分属临平10个公社耕耘的土地,在改变用途和区划调整后,入住了高等院校、吸引了中外企业,成为杭州城东充满人文气息和发展活力的沃土。 临平围垦大堤施工现场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