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说: 高新区书写“有梦过江来”的佳话 我是上海人,1984年从外地调到杭州工作。开始在轴承研究中心,后来从研究中心到轴承厂,再从轴承厂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从企业到高新区,这种转换对我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吴一鹏,曾任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副主任 为什么要成立高新区?在我看来,就是为了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关键是要加强对企业的服务。换句话说,在高新区形成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氛围,才能把高新区工作做好。我体会到市委、市政府选我到高新区来,是因为我在企业干过,知道企业需要什么。
当初我们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发掘高新技术项目,发挥孵化器的作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我们不搞投资,而是看项目,想方设法给高新技术企业创造条件。 杭州高新区之变 徐青青 摄 首先,我们在高新区成立高新支行,邀请各大银行进驻,为的就是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第二,成立高新区孵化器,当时通过和西湖区的一些乡镇企业联系对接,把他们不用的厂房或者办公楼“承包”过来后,让那些高新技术企业舒舒服服地“住”进去。有了开发空间,高新技术企业的后续发展也就慢慢跟上了。像那个时候的杭高专 (今浙江科技学院),就腾出一座办公楼给我们用于接纳医疗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士兰微)就是从那里面一步步成长出来的。其他很多主攻集成电路、软件的上市公司,也都是从这些乡镇企业、大中型企业和院校的厂房楼宇中成长、壮大,成功上市。 另外,所有的创业者都可以享受到高新区带来的一些优惠政策。一开始,我们会帮他们对接安排一些合适的办公地点,到后来,我们给这些业主发补贴来减轻租房负担,用政府资金投资了高新投资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担保。高新投资担保公司干得非常成功,现在这个企业还在,所有的钱都赚回来了,不仅还了政府的投资资本,还缴了相当于投资资本好几倍的税。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滨江区管理体制调整大会 人才是吸引企业的重要因素。我们开始是在文三路那一片设立了人才中心,每年吸纳几千到上万,甚至几万的大专院校毕业生,还要成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有了引进高端人才的渠道,企业也随之提高了知名度。可以说,高新区能有今天,当初打的这个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1996年,杭州市的行政区划调整,浦沿、长河、西兴三个乡镇划归杭州市管理,设立滨江区。高新区便在长河镇与浦沿镇之间的10.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开出了“分店’”。当时,我们是两地办公、两线作战,就是交通不大方便,过钱江一桥是要收费的。所以说一桥收费的终止,是跨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见证着杭州高新区从强到更强的发展过程。 2000年,市委市政府把推进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号工程”,提出了要以“信息港、新药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教园区”这“两港三区”为重点,努力建设“天堂硅谷”,推进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002年6月11日,市委市政府又决定:调整高新区和滨江区管理体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全交叉兼职,既按开发区模式运作,又行使地方党委、政府职能,实现两区优势的叠加。 就这样,关于高新区和滨江区的融合发展更进一步,一大批高新企业纷至沓来,真正打造出了这一片因产业而生的土地。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