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碑林(孔庙)是书法的宝库,它积聚了历代书法家的名碑法帖,王羲之、王献之、苏轼、米芾、黄庭坚、赵构、赵孟頫、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刘墉、梁同书、王文治等,他们的书法丰姿多彩,漫步在鳞次栉比的碑石之间,犹如徜徉在博大精深的艺术之宫,遨游在中国书法历史的画卷之中。这期我们解读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作品《右军六十帖》——往在都帖。 杭州孔庙《右军六十帖》保存了该帖的大部分碑石,现共有9石,计42帖。如按六十帖及每一碑石之帖数计,尚缺18帖,约3-4石,但确切数目有待进一步考证。《右军六十帖》之书法,“用笔中锋,其神情出于点画之外,洵为古今独步。”且刻工精良,其碑石数量之多为世所罕见,其版本较之其它版本为佳,在宇内流通甚少,收藏者录家皆罕言及。该帖对我国古代书法名迹的摹录和流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右军六十帖》(二) 第二方碑,碑高33.5厘米,宽94厘米,厚12厘米,序号为“四”,24行,刻有选自王羲之《十七帖》内的一组帖。《十七帖》是书圣王羲之传世草书作品的代表作,用笔自由奔放,潇洒不羁,被历代书家奉为书法史上草书经典,被誉为“书中龙”(宋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黄伯思语),历来奉为草书圭臬。唐太宗、唐代书论家张彦远、宋代哲学家朱熹等,都曾对其作出高度评价。 《十七帖》是因为卷首《郗司马帖》开篇即是“十七”(“十七日先书”)而得名。《十七帖》不是一个单帖,是由29件王羲之书信尺牍在唐代开始汇集而成,每个单帖以取其中内容数字便于命名。此碑就刻有《都邑帖》、《严君平帖》、《胡母氏帖》、《汉时帖》、《往在都帖》、《旃罽帖》六帖 第五帖:《往在都帖》第五帖《往在都帖》又称《成都城池帖》、《诸葛颙帖》。此帖也是写给周抚的尺牍。五行,四十九字。《十七帖》第二十三通尺牍。《右军书记》有此帖录文。《鼎帖》、《二王帖》收刻。此帖第四行后半段右侧加“令人远想慨然”六字。“诸葛颙”包世臣《十七帖疏证》考为诸葛显,为诸葛亮之子诸葛乔之孙。第四行“一一”也有释为“具”者。 【释文】 往在都,见诸葛颙,曾具问蜀中事,云:成都城池、门屋、楼观,皆是秦时司马错所修。令人远想慨然。为尔不?信一一(具)示,为欲广异闻。 【译文】 我早年在建康时,曾向诸葛颙询问蜀地的事情。听说成都的护城河,城垣以及门楼、台观等建筑都是秦惠王之臣司马错修筑的,果真如此吗?请您能一一告诉我,只为了想增广异闻。 司马错 司马错,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生卒年不详,少梁(今陕西韩城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历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 早年学习纵横家。曾跟相国张仪有过争论,主张"得蜀即得楚"。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率军灭亡蜀国,平定陈庄之乱。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率军南下东攻楚国,迫使楚国献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西北部)之地。其后事迹不详。 此处的成都城池指的是秦代成都城池,涉及巴蜀历史上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即秦灭巴蜀。王羲之信中所谈到的司马错是战国中后期秦国名将。他是主张伐蜀的秦国大臣,“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民,不伤众而彼服焉”(《史记·张仪列传》)。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令秦国大将司马错、张仪从石牛道(后称金牛道)入蜀,冬十月灭蜀,接着灭巴,为秦国统一中国开辟疆土。秦灭蜀后,为了巩固其在蜀的统治,从关中等地大量移民入蜀。由于人多城少,5年后,即公元前311年,在成都原北少城的南面新筑秦城,在成都西面加筑郫邑城,南面加筑临邛城。郫邑城在杜宇建都的“杜鹃城”,在今郫都区城北;临邛城在今邛崃市偏西北。这样,两城与成都同在纵横200里间,构成品字形,有鼎足之势,互为犄角,以利防守。成都城池的营建工程经历了岁月的考验,直到600多年后的公元347年,东晋大将桓温消灭蜀地的成汉政权后,桓温属下的部将还说能看到司马错修建的城墙,可见当年修建的城墙非常坚固。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