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93年从部队转业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一直在这块土地上干到了退休。我对下沙这块土地还是蛮有感情的。 张保灿 下沙在民国初年只是钱塘江泥沙冲刷淤积而形成的一个滩涂。20世纪30年代,开始有人在下沙垦荒耕种,慢慢地,原先在萧山江南居住的人也迁移过江,到下沙来定居,于是就有了村落。初期余杭叫杭县,是当时浙江省政府的直属县,下沙就属于杭县管辖。上沙、下沙、中沙等地名是按滩涂淤积的先后来命名的。 下沙从1952年开始围垦。3号大堤以西的区域主要由杭县(也包括下沙乡)、省公安厅围垦总队等负责,当时围垦了6万多亩土地。在1970—1980年的十年时间里,对3号大堤以东进行了第二次围垦,“围”出了4.6万多亩土地。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大家喝的是咸水,吃的是咸菜,住的是草舍,与潮水、冰雪等恶劣自然环境做斗争。 1992年,下沙开发前原貌。 在长达28年的时间里,余杭人民完成了两次大围垦,用肩膀一担一担地挑,终于围垦出了10万多亩土地,这是一个下沙造地史上的奇迹。下沙围垦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因为潮水特别厉害,所以围垦特别惊险、特别困难。值得自豪的是,我们最终完成了这项伟业,为以后开发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前身,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于1990年8月15日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也就是杭州钱江外商台商投资区江北区块,称为江北区块(因江南还有萧山开发区、江南投资区)。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务院批准杭州市为国家级风景旅游城市,杭州的一些工业东移,沿江开发发展。下沙正好有这么一块土地。那时杭州市曾经有过一个在下沙建立杭州轻工工业区的思路,把一些轻工业、化工业的企业迁到下沙来。杭州钱江外商台商投资区江北区块成立以后,为杭州市工业的东移、沿江开发起到了一个开路先锋的作用。 下沙这个地方的围垦地,主要农作物是棉花、花生,同时也有养殖业,没有一点工业基础。跟其他地方的开发区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其他好多开发区是城郊开发区,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离开了主城区,是在一片围垦地上白手起家的。 省政府批准以后,经过了两年时间的规划和准备,于1992年5月23日正式开工建设。 杭州市给开发区提供了三个硬件。第一,修了一条从清泰立交桥到下沙的公路,这是一条长19.8公里、路面宽18米的二级加宽公路;第二,埋了一条从清泰自来水厂到下沙的直径为600毫米的自来水管;第三,从乔司变电所接线到下沙,在现在的5号路这个地方建了一个3万千伏安的变电站。这样水、电、路的问题就解决了。 开发区一开始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下沙工业城,当时在笕桥机场门口就有下沙工业城的广告。那时主要考虑引进台商外商,建一个外向型的工业城。引进的主要企业有康师傅以及国内的娃哈哈、中策橡胶等。市委、市政府要求举全市之力来推进下沙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的势头非常好。 在开发区建设初期,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大家群策群力,想尽办法渡过了难关。 第一个难关就是缺钱。在开工启动时,市财政局拨给了管委会200万元人民币作为启动运行费用,后来我们又把 200 万元还给了市财政局。开发区靠着国家的政策和水电路的畅通开始启动。那时候,连管委会主任坐的车还是他从老单位借来的。办公的工具,连扫把、畚箕都是调到开发区的人员回到原单位去要一点、去拿一点。当时,为解决缺钱的问题,想出了三个办法:第一是按10%的利息发了1000万元的债券,以解决当时启动资金困难的问题;第二是银行贷款,解决了一部分资金的缺口;第三是由施工单位先垫资,这也是融资的一个办法。 第二个难关是体制不顺。因为当时这块土地是余杭的,开发区要签征地协议,还必须到余杭政府土地局去盖章。管委会先盖章,余杭土地局认可了,再盖章,这样手续才算办完,当然,余杭对下沙开发区的工作是非常支持的。 1993年,我到了开发区以后,一头扎进现场。我是军事干部出身,喜欢到一线把情况摸清楚。那时候管委会机关干部的主要工作就是到企业去,到工地去,要么骑车,要么走路。当时下沙的路是沙土路,天晴了,尘土就飘起来了,下了雨之后沙土变成了泥,可谓是晴天一身灰,雨后一脚泥。当时管委会的干部必备的三件东西是雨衣、胶靴和手电筒,要没有这三样东西,雨天夜晚有事情就没办法到现场去了。 管委会的人员比较少,但是干部心齐、劲足、风正,面对面地给企业解决问题,面对面地进行沟通协调。那个时候还没有“白加黑”“5+2”的叫法,但大家都觉得休息天晚上回家里去是不正常的,不回家才是正常的,后来家里人也都习惯了。管委会的人都有一种共识:“我把青春献给开发区”,“人民给我一方土,我换人民一座城”,相信希望之城一定会在我们手中实现。管委会的人都有一种让投资者获利、让创业者成功的思想,竭尽全力为他们服务。 企业的负责人到管委会来直接就到管委会主任办公室,就聊具体的事情怎么办,效率非常高。建设下沙工业城是开发区第一次创业的主线,起到了筑巢引凤的作用,慢慢地把下沙的外向型工业发展起来了。 开发区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依靠粗放型模式实施区域发展,造成平均每亩的投资额度不高。后来就开始逐步调整,提出了要提高土地利用的集体化水平,同时引进在国际上具有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企业到开发区。 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明确要把下沙建成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城、花园式生态型的杭州副城。为了借鉴硅谷斯坦福大学催化发展这种模式,管委会决定在开发区北边腾出土地来引进大学,而且以理工科大学为主。至此,开发区进入了一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一座拥有20多万名大学生的大学城和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的三区联动的协同发展格局。 图为20世纪90年代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管委会认为,下沙不仅仅是一个工业城,而且应该是一个集工业、教育包括外向型经济的一个综合性城市,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城市。从2004年开始,开发区进入了造城的新发展阶段,也是快速推进阶段,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Part. 1 第一,下沙镇委托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开发区进入带乡镇发展的新阶段。先后完成了12个村的撤村建居,腾出了大量可利用的空间,为后面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在沿江开发的规划上也做了一些调整,按建设一个花园式生态型城市来规划。只有人口发展了,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的配套设施跟上了,城市才会发展起来。2004年开始,管委会就推进了开发区的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到现在为止,功能都比较齐全了。 Part. 2 第二,工业区要向产业高端化发展,不能再在粗放型传统工业方面去扩大规模,要“腾笼换鸟”,要让具有高技术的产业进入到开发区,达到土地利用集约化、土地产出效益化的目标。重要的是要培养优势产业,扩大它的产业规模,形成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链。大力发展信息、通信、生物、医药、高技术的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企业。建立开发区和大学城的共同发展联盟,由浙江省教育厅牵头,充分发挥大学的作用。大学有好多实验室、科研机构,还有重点学科,通过它们来进一步跟企业对接,实行校企合作或者互动。 最成功的一个案例就是东芝公司的入驻。东芝公司是一个比较大的企业,原先已经定下来到大连投资,后来入驻了下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下沙有个大学城,能满足东芝公司人才的需求。这个案例说明,想要引进高质量的优势产业,必须具备非常好的条件。 Part. 3 第三,城市环境要进一步改善。最早的一条下沙公路现在变成了城市道路,后来又修了沿江大道。德胜高架快速路的下沙段也是由管委会投资的。地铁一号线也较早通到了下沙,服务下沙的20万名大学生。这样就实现了下沙跟杭州市主城区的无缝对接,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交通优势。 近30年的下沙开发建设,为杭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杭州城市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做出了贡献。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