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之父钱镠三次筑城
揭开钱塘富甲东南的序幕 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大乱、战争四起,在当时,坚固的城池是城市安宁、百姓安居的基础。 吴越国所在的杭州破败不堪,面积狭小,钱镠想要立足杭州,修筑杭城迫在眉睫。 钱镠在担任杭州刺史后,便开始了杭州城市建设,前后共分为三次。第一次是在公元890年,修筑夹城。什么是夹城呢?就是在城墙外再造一道城墙,也称为重城。在老杭州城的西南部从包家山到秦望山(今六和塔西),然后北折,经钱王岭(今虎跑路一带)至湖滨筑起一道城墙。 钱镠修筑的夹城将运河也保护起来,同时满足了军事防御和通商经贸的要求。 五代吴越国杭州 然而,五代十国军阀割据日益剧烈,单靠夹城已经不足以保障老百姓的安全,建造杭州城便提上日程。 公元893年,钱镠亲率十三都兵,征集20余万民工,耗时四、五个月修筑了长达70里的罗城,即外城。此时的杭州城比隋唐时期扩大了近一倍,与近代的杭州城差不多,相当于现在南到六和塔,东到候潮门至艮山门一线,北至武林门,西至涌金门、清波门一带。 整个杭州城形成南北修长、东西狭窄的地形,杭州百姓习惯称为“腰鼓城”,这样的城市结构,从军事上来看易守难攻,利于防守,对老百姓来说安全有保障。 此外,钱镠还在罗城内修建武台、钟楼等,营造军营、进驻军队,以防卫杭州城。 第三次修建是在公元910年,钱镠命第七子钱元瓘在凤凰山下建造了王城,也被称为子城或牙城。这里是钱镠军政机构所在地。宏伟宫殿,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气势不凡。 经过三次修建,从内到外形成了子城-夹城-罗城的三层结构,重重叠叠,固若金汤。 都城不保,何以安民?这是钱镠奉行“保境安民”国策最现实的内容体现,也使这一带地区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吴越国也成为同期立国时间最久的国家。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