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坡巷,宋时称马婆巷,盖其时在城外,马院近之,教驹游牝,皆于此地,故名。 ——姚靖《西湖志》 “百花深处好,世人皆不晓。小院半壁阴,老庙三尺草。秋风未曾忘,又将落叶归。此处胜桃源,只是人将老。”要寻一座城市市井风情最好的方式,就是从车水马龙的大道上转进隐匿城中的曲径小巷。当车水马龙的鼎沸声戛然而止,方能感受古朴的民居和真实的人间烟火。本期社科三分钟来到了内涵雅致的马坡巷。 马坡巷,南端通清泰门直街,北端接连解放街。南宋时称马婆巷,位在南宋都城东门之一的崇新门外,附近一带多居住驯养马匹的人家,而且地近养马院,由此得来“马婆巷”之名。“马坡”是“马婆”的讹音,直至清末,正式命名为“马坡巷”。“文革”时改称“新人弄”,“文化大革命”后又恢复原名马坡巷。 早先,马坡巷以金衙庄为中心分为上马坡巷和下马坡巷。金衙庄是杭州著名园林,浓缩了杭城深厚的近现代历史文化,不但构成上下马坡巷两段的分野,而且成为解放路与环城东路交叉处附近地域的名称。 这片园林面积宽阔,由明代官僚金学曾创建成私家别墅。因他在湖广学政任上抵制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新政而遭人弹劾,只得辞官回乡,闲居杭州期间在东城墙里面的葵巷口买了一块地皮。而金学曾原来就是个江南才子,足迹遍布青山绿水,又有较高的美学素养。他建的这个庄园充满了诗意的格调,巧引了护城河河水,在园内凿了小池,称之为“小太湖”,庄园里的“太湖垂钓”成了当时杭州城里最别致的风景之一。除了小太湖外,他还根据四季花卉的特点建造了“梧月楼”、“绿血轩”、“芙蓉亭”等亭台楼阁。 只可惜,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金衙庄”屋舍早已不复存在,但携带着独特历史烙印的地名却流传至今。至1959年解放路拓宽向东延伸至环城东路时,金衙庄园林建筑大部被拆,残存的小片现由省轻工业厅招待所、省轻纺产品展销馆及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等单位使用。 不仅如此,马坡巷上的名园除了金衙庄还有“小米山房”,也颇雅致。园为汪淮所建,因传闻大书法家米芾之子在此留有遗址,便以“小米”二字定名。清乾隆五十三年军机处行走龚夕身辞去朝官,回杭后买下小米山房为终老之所,四年间连得两个孙子:龚敬身和龚自珍。可见大思想家龚自珍出生在马坡巷小米山房,兄弟几人都自幼在此读书成材。如今的马坡巷风光不再,屋顶铺青瓦、室内铺石板的杭州民居,诉说着历史的沧桑。随处可见的花草,是在烟火风情里追寻的一点点情致,也是大雅至简的风范。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