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形胜,以山水著称。西部群山峻拔,千岩竞秀,远望峰峦叠翠。东部河道密布,曲尽逶迤,俨然水乡泽国。 余杭水系,主要由南苕溪,中苕溪,北苕溪汇集为东苕溪贯穿全境。其中,主流南苕溪发源于临安天目山南麓马尖冈,经今青山水库东至余杭镇进入瓶窑后始称东苕溪,然后接纳诸溪,再由良渚安溪北流德清,经湖州南合西苕溪汇入太湖。北苕溪有两源,分别出自天目与高陆山,至双桥合流,称双溪,经径山港之后在瓶窑附近会于东苕溪。夹于南北苕溪之间,便是中苕溪,旧方志记录也称仇溪。主源出于临安九仙山,经高虹、横畈后进入余杭地界,流经绿景塘、冷水桥、长乐、长东、麻车头、邵母桥、仇山等村庄,再经永建下陡门、吴家陡门至瓶窑张堰村的北湖草荡流入东苕溪。 中苕溪从绿景塘到仇山一段,在1980年代中期以前,属于余杭县长乐公社。由于中苕溪源头山高流急,而处于其下游的长乐境内有多处蜿蜒曲折,夏秋汛期洪水猛涨时,往往水流不畅,或溢堤,或溃塘,经常性泛滥成灾。尤其在东部,更是一个“大灾三六九,小灾年年有”的低洼区域,洪水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产与安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根除这一历史痼疾,1975年冬,长乐公社党委在遵照上级指示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同时,成立了中苕溪改造建设工程指挥部,由党委书记林桂海亲自挂帅担任总指挥,动员了全社各生产大队大多数的青壮劳动力投入工程建设,并组建了青年突击队、桥工队等。党委一班人决心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依靠自己的双手,对中苕溪进行彻底治理。 当年,笔者还是在长乐中学就读的一位高中生。我们学校也积极响应公社政府的号召,由4个高中班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带领200多名十七八岁的学生参与到这一宏大工程当中。依据林桂海总指挥的回忆,中苕溪改造建设工程的正式动工日期是1975年12月20日。我们班是较早一批进入工地劳动的学生,地点在麻车头至邵母桥的亭子渠→长埧→北塘一段,为期半个月,时间大约是12月底到1976年的1月中旬。有一个深刻记忆,周恩来总理于1月8日逝世的讣告,就是从住宿处广播早新闻中听到的,当时师生们都十分震惊。我们吃饭是在一个临时食堂,住宿安排在就近农户,或在谷仓里打地铺。学生的主要工种是挑塘,一般是女生扒土,男生挑担。尽管隆冬季节寒风凛冽,作为热血青年,大家的劳动情绪普遍较高,许多同学干劲十足,或脱下棉袄挑重担,或上坡下坡快步走。一天天下来,虽然人均所挑土方量不能与正劳力相比,但分给我们的任务,都能按天完成。现在回想当初的劳动情景,确实可以说是车水马龙,红旗招展,人声鼎沸,气氛热烈。除了我们稍偏一隅的学生工地,更多是广大社员的劳动场面,推车声,夯歌声,欢笑声,充满了整个堤坝河道。而社队两级干部,包括林桂海总指挥在内,都会经常性出现在现场,参与各种劳动。这些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印记,而实际上当时涌现出来的先进劳动事迹有很多,只是如今已经很难追记了。 中苕溪的整个改造建设工程,艰巨而宏大,有关概况和具体数据,我们就借用林桂海总指挥的回忆,综述如下: 中苕溪在长乐境内需要进行改造建设的地段总共有15华里,1975年12月20日正式动工。工程分三期进行,最初的计划是6年完工,由县里无偿提供钢材、水泥、木材等物资方面的支持。工程建设标准是50年一遇的大洪灾。后来因某些地段的扩大,实际是到1984年冬才全部完工,前后历时10年。 当时投入到中苕溪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全社青壮劳动力,约有4500人。另外还动员长乐中学数百名中学生及中小学教师参加过短期的水利建设劳动。10年间,总投入人工约30万工,挖挑土石方大约5000多万方(土方数据可能不精确)。中苕溪有三处切弯改直工程,长达十多华里。第一处,将原经过邵母桥村拐弯的一段,改从麻车头村的亭子渠→长埧→北塘→仇山脚向永建公社的下陡门方向取直,长达6华里。第二处,原青芝堰向东经过柴场村、长乐林场前面再折向南流穿过长乐镇,也是一段大拐弯,改造工程从青芝堰以下往长乐中学至道班北侧大坞村口切直,直抵长东,长达2华里。第三处是支流,发源径山龙潭水库的白石溪,原从邵家畈经平山农场拐弯到俞宋村再南向流入中苕溪,改造后从邵家畈的大竹园、平山农场沿长西村的上庄南边山脚一线取直,到青芝堰汇入中苕溪,长达4华里。 整个建设工程还建造了活动大坝3座,有青芝堰、麻车头、亭子坝。建造抗旱排涝机埠10座,分别有仇山脚、小五山、白社堂、大坞等。建设桥梁3座,分别是长乐大桥,长东大桥,麻车头大桥。另外,还将从横畈泉口到冷水桥直冲下来的中苕溪两岸堤塘,进行了全面的加高、加固工程,总里程达到80华里,许多地段用砌石加固,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
中苕溪改造建设工程,当时除了少量手扶拖拉机,没有其他机械化操作手段,全凭大家手挖肩挑,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长乐公社广大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劳动贡献。这个工程的建成,使长乐东部区域四十年来免受水灾,过去年年发生的水患就此绝迹,为后代子孙造福,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以上是林桂海总指挥的主要回忆,他在最后部分将功劳记在了长乐公社广大劳动者的名下。一方面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中苕溪建设工程的不容易,另一方面也让我们铭记建设者们的不朽功绩。 余杭是一块古老的热土,既由苕溪孕育滋养,也曾遭受苕溪巨创。南宋《咸淳临安志》卷34《水利记》写道:“余杭之人视水如寇盗,堤防如城郭。旁郡视余杭为捍蔽,如精兵所聚控扼之地也。”可谓是余杭常遭水患的真实写照。因此,治水历来是余杭的头等大事。历史上,汉代余杭县令陈浑率民筑南湖,唐代余杭县令归珧与民共开天荒荡,都很好地调节了苕溪水流,使泄洪与灌溉得到两便,厥功甚伟。林桂海书记在长乐任上,带领班子成员与广大群众,旰食宵衣,以十载寒暑,战胜了千百年来桀骜不驯的中苕溪,使之畅流无阻,一改旧观,岂非功莫大焉。 而今,中苕溪两岸风光洵美,草木并茂,春夏绿竹猗猗,秋冬芦花萧萧。而自绿景塘到长乐以及麻车头村的亭子渠等河段,溪中横筑堰坝共十数处,岸边还铺设了游步道,供乡人闲游。北宋张耒有诗云:“春水涣涣兮,予独饮君河之曲。鸟鸣群飞兮,其下芳草。”仿佛恰好是为中苕溪春色写景。 本文刊发于《余杭史志》2022年第3期 作者 俞强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