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杭州宋史论坛2024年第三期…
人人都是悦读推荐官 | “钱…
阎步克:“同学们,这是我在北…
 
特别关注
 
南宋时期净慈寺与日本的佛教文…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漫话韩瓶
百年前的杭城“小菜场”
特别关注
 
老地图记录之“新市场”
来源:《杭州文史》第32辑  作者:项文惠  日期:2023-07-10

对杭州暨新市场的研究有多种路径,其中,区别于传统舆图、以测绘技术为标志的近代城市地图,因更能准确、客观、丰富、即时地记录地物内容和背后蕴含的经济、社会信息,甚至政治、文化意义,其资料价值被重新挖掘,如日本梅原郁提出用近代实测地图可以复原城市空间形态要素,但目前对新市场计画及其实施的研究基本还是依赖文字资料,而文字资料通常只是笼统地、抽象地勾勒,对其完整过程、丰富内容,尤其是细部特征往往会概括掉。本研究旨在采用杭州城市地图,透过那些表象的、可视的景观元素,结合传统文字资料,讨论几经改朝换代后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转型在新市场计画及其实施上的反映。

一、旗营的四至和功能布局

新市场计画是在旗营的土地上实施的。清军抵杭州后,最初驻扎在凤山门外修筑的一座小城,但因担忧生活无法保障,在清顺治五年(1648)朝廷定制杭州八旗驻防后,废弃凤山门外小城,转而在杭州城内圈地建营。经闽浙总督张存仁、浙江巡抚萧起元勘察,选址在城北的梅桥、水星阁一带,又因限于民房的数量和质量,最终决定筑驻防营在城内西北隅濒湖地区,接着开始圈地建营,修筑界墙,待完工后,北至井字楼,南至军将桥,西至城,东至大街,共计1436亩的土地皆被划为军营,杭州旗营正式形成。顺治十六年(1659)扩建,共计1452间民房被圈,土地归入旗营。这些新圈的民房位于涌金门至洋坝头,已在旗营界墙之外。直到清康熙八年(1669)朝廷下令驻防旗营从此不得居住民房后,圈地建营的问题才获解决,杭州旗营的四至范围、土地面积由此确定,不再有所增损。清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攻破杭州,一把大火将旗营烧得面目全非,后虽恢复了战前的空间格局,但不再拥有昔日雄壮的外观,砖石的城墙被土墙代替,高度、宽度大打折扣。北至井字楼、南至军将桥、西至城、东至大街固然是旗营的四至,而所设五门作为标志性的建筑,则更突出了其范围。东建两门,北为平海门(弼教门),临弼教坊,南为迎紫门(花市门),临花市街;东北建拱辰门,临浣纱东河;西北建承乾门,临浣纱西河;西南建延龄门,临涌金河。另有三水门,一在军将桥(开元桥),一在结缚桥,一在监桥(后称众兴桥),均通舟筏。清乾隆三十年(1765),杭州将军萨尔哈岱在城墙北面开辟一门,名曰建正门。

旗营内的八旗分布各按方位。正白旗在东北拱辰门内,镶白旗在平海门内,正蓝旗在迎紫门内,镶蓝旗在东南军将桥内,正红旗在西北承乾门内,镶红旗在井亭桥西,正黄旗在洪福桥西,镶黄旗在长生桥东。内计有137个不同级别的官署、衙门,其中将军署较大,在延龄门内大街之西(今人民路西端),占地127.3亩,计有164间。

对于旗营的来龙去脉、空间范围和功能布局,除了上述文字资料,就是《驻防营城》图(图1)。该图系《民国杭州府志》之附图,方位上北下南,无比例尺、图例。虽属志书附图,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地图,但反映了旗营的四至、布局和结构。在分析新市场计画之前,不能少了对该图内容的叙说。

微信图片_20230710192032.png

图1 驻防营城

第一,四至范围。该图用数量不等的线条勾勒出旗营的空间轮廓,大致呈正方形格局。北至井字楼,南至军将桥,西濒湖,东至大街,与实际范围基本符合。所设五门位于旗营四周。东有两门,北为平海营门,南为花市营门;东北有井字楼营门;西北有小营门;南有延龄营门。除名称略有差异外,延龄营门的位置也不在西南。而位于军将桥、结缚桥、众兴桥的三水门不见标注,仅在西南标注水门。既属志书附图,略有差异或不精确在所难免。

第二,功能布局。被称为“城中之城”的旗营,在修筑城墙围护、形成空间范围的同时,就内部形态要素而言,有如下几类。一是均称浣纱河的两条河道,在八字桥交叉,其中,自北向南段有11座桥梁,自北向东段有6座桥梁;二是无“坊”这一街区模式,有20条街、巷、弄。三是仍带有方志附图的烙印,以最能显示其权力或礼制的官署、庙宇作为主要描述内容,将军署、都统署、会议府因最具权威,用双实线重点标注,庙宇四散分布,随处可见,仅旗营内即有17处(表1)。

表1《驻防营城》图形态要素统计表

微信图片_20230710192036.png

二、新市场计画和土地标卖


旗营的城墙因“旗营”而筑,因“旗营”而拆。它的拆除,除了宣告一个旧政权、旧时代的结束,更有了对“旗营”本身尤其是未来的空间想象,以至于早在清末的浙江省谘议局第一届常年会议上,就有熊文、裕祥联名提出了“拟就旗营空地兴辟市场”的议决。议决的目的在振兴城内商务、名胜西湖,解决“旗人生计”问题,内含5方面的具体计划:划定市场基地于旗营长荡头一带空地;在市场中划出数十亩,用花草点缀成公园,且在公园中设一旅馆,通过提升吸引力来“招徕商家”;增辟营门六至七处(包括拆除城墙一至二处)、修筑市场马路和船埠,实现“交通之利便”;设巡警局、工程局各一所,负责市场管理保卫及“设备”、工程建设大小事务;就启动该案所需之经费的预算和出处。虽因阻止而被搁置,但基本思路为新市场计画所参考、借鉴,公园、道路等内容则得到了迅速实施(图2)。

微信图片_20230710192038.png

图2 拟就旗营空地兴辟市场(示意图)

辛亥革命后,这一“拟就旗营空地兴辟市场”的议决被刚成立的杭县政府重新提到了议事日程,且由阮性宜、褚辅成负责实施。遗憾的是,因缺乏当时新市场计画的公文留存,仅能就报道、广告等零碎信息,大致罗列出计画可能包括的部分内容。一是土地标卖。先有“变卖旗营营产计划”,由“变卖旗营营产局”按上、中、下三等标价进行土地标卖。于是,一则“浙江行政公署招买旧旗营地广告”很快出现在1913年9月15日的《申报》上,且连续刊登了5天。随后,11月7日的《之江日报》刊登了详细的卖地规则,土地按商业价值分特等、一等、二等、三等标价,从12月1日起售卖。终因定价过高,购者寥寥,次年不得不对卖地规则做了调整。二是道路规划。在旗营周围筑路的设想起源于清末的“勘估西路马路工程”,但直到民国二年(1913)才进行土地测量、道路规划,次年的《全浙公报》刊登“旗营市场之近讯”,宣称业已制订道路规划,且进行了现场测绘、地图制作。随着道路陆续竣工,“省会工程局”或按营门、桥梁之称,或按地名、人名,初步拟定了4条干路和24条支路的名称,后又决定将其分为一、二两等,一等路有4条,路面宽19.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2米,共计长4020米,二等路有23条,与初定支路的数量、名称略有差异,路面宽9.6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92米,共计长11890米。三是新式建筑。在民国三年(1914)初,计画中的青年会(包括公园、公共运动场、学校等)、商场、新剧场集中开工。

土地标卖关乎新市场计画的实施,引人注目。民国四年(1915)7月,“清理杭县官营产事务所”对旗营土地标卖的进展进行了勘查,正是这次勘查,促成了《浙江省会旧满营未标卖地图》(图3)的绘制、印行,同时提供了新市场计画的内容和布局。该图由清理杭县官营产事务所绘制、印行,方位上西下东,比例尺1:2400,无图例,有《清理浙江官产处修正旗营土地召卖规则》8条,31.8厘米×27厘米,石印,浙江图书馆藏。另有由清理浙江官产处印行的同名地图,66厘米×49厘米。图面文字既有自左向右者,也有自右向左者,是新旧时代交替的历史见证。

微信图片_20230710192041.png

图3 浙江省会旧满营未标卖地图

该图以旧旗营中某一地块是否标卖为主要内容,其中,“标”表示该地块已经标卖,而在一些未标卖的地块上用红字标注“变卖”两字,共计11处,十分醒目,似突出了执政者在旗营土地上“兴辟市场”的决心。具体而言,提供了如下的信息。

第一,土地标卖。对未标卖的地块用“()”“、”“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地之等级”“亩之单位”“地之号数”,位置、面积、地界、等级一目了然,对此进行统计,得出未标卖的地块:钱塘路(今庆春路众安桥至东坡路)以南—平海路以北,有86块、239.16亩;平海路以南—迎紫路(今解放路湖滨至青年路)以北,有33块、98.56亩;迎紫路以南—兴武路(今开元路)以北,有26块、76.9亩,共计145块、414.62亩。可以说,及民国四年(1915),整个旗营仍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处在未标卖状态,且集中在营门或临街处,原因主要在于地理位置极佳,属一级或特级土地,每亩700—1000元,相对于四级或三级土地的每亩300—500元,既属高价位又相差悬殊,在新市场初创、尚未成气候时,驻足观望、谨慎投资,也是常理。

第二,道路布局。该图用粗、细两种双实线标注道路。粗者为一等路,有4条:迎紫路、延龄路(今延安路解放路口至庆春路)、湖滨路(今湖滨路六公园至南山路涌金门)、平海路;细者为二等路,有23条:兴武路、仁和路、花市路(今邮电路)、吴山路、泗水坊路(今国货路)、长生路、惠兴路、岳王路、钱塘路、学士路、将军路(今人民路)、柳营路、慈幼路(今人民路)、蕲王路、东坡路、孝女路、白傅路、东浣纱路(今浣纱路)、南浣纱路(今龙翔路)、西浣纱路(今浣纱路)、北浣纱路(今属东坡路)、板桥路、杭县路(今青年路)。总体格局呈棋盘式,实现了初定计画时要将道路修得“笔直得像支箭”、街道整齐如同一张“棋盘”、互成直角的规划理念,对此,孙中山在《道路为建设着手的第一开端》的演讲中如是赞誉道:“兄弟于四年前曾到杭州,今日重来,见道路修治,气象一新。足见浙江之进步。”而为防止风沙飞扬、保持路面清洁,又拟取自来水喷洒,“日需四五十车之辆,按月应加煤油、人工等费约银二百余元”。如此一来,相对于上海的“南市”(狭义者指上海县城外法租界以南至董家渡、后延伸至高昌庙的沿江地区,广义者泛指租界以南的整个华界),“杭州新市场的街道宽得很,上海南市虽是街道也有宽的,但是窄很多;杭州新市场的街道都种了树,上海南市的街道没有一棵树;杭州新市场的街道干净得很,上海南市的街道零碎碎的垃圾多得很;杭州新市场的街道平坦得很,上海南市的街道不平得很;杭州新市场的街道行路的人闻不到臭气,上海南市的街道常有一阵阵的臭气”。

第三,新式建筑。仅就图面标注看,除了小菜场,新市场并无什么相关商业的新式建筑,更多的还是将军署、守备队、杭县监狱、警署等象征执政者权力的景观,甚至连应拆除的旗营住屋都依然存在,且占地广阔,而几乎不见与“兴辟市场”密切相关的各式商业。以商业振兴为主要任务的新市场可谓“有名无实”。事实的确如此,此时新市场最集中的业态不外乎茶饮餐食,多属小本经营,仅在开业时曾吸引来大量游客凑热闹,“茶馆、饮食店栉比鳞列,五色之旗飘扬。街衢每至下午,摩肩接踵,纷沓而至。人力车价值几较平时加倍,戏园闭幕时座客星散,往往有求车不得者”,终因缺乏特色,难聚人气,很快寥落,若遇天气不佳、巡察过严,更是游客稀少,门可罗雀,故在开业之初有设立公娼之要求、运营之中有经营办法之讨论。“兴辟市场”步履蹒跚,一时难以达到新市场计画的目标。

三、新市场演进的多功能化

至迟在民国八年(1919)9月商品陈列馆正式开幕之前,除道路规划外,新市场计画的实施并不尽人意,从商业振兴的角度看,尚在“马路既辟,即有人起建屋宇,开设茶寮酒肆以及旅馆戏园之类”的初级阶段,“瓦砾荒凉、荆榛满目”,恐系夸大之词,惨淡经营、勉强支撑,倒是客观事实。为改变这一人气不旺、市面不盛的窘境,“拟移设商品陈列馆于新市场”之迎紫路与延龄路的交叉口,占地“合计八亩九分二厘”,且“附设劝工场”。“计划两层楼房三列,上下共120间,为国货商场。其后面另建两层楼房一排,陈列浙省土产,并作办公室”。正式开幕之日,人头攒动,嘉宾云集,场面热闹非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改名“浙江省国货陈列馆”,又因“市房太少,供不应求,商人因不免有向隅之叹,即游人购物,亦往往以商品欠多,表示不满”,遂增辟房屋,扩大规模,劝工场外则增加了一圈房屋,“外形是半圆形,一楼一底,全部为钢筋水泥”。商品陈列馆本为“兴辟市场”而筹设,但在场馆修筑、商品陈列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风雷激荡,几乎与抵制日货、奖励实业、提倡国货等前呼后应甚至同步进行,且被当做平台组织活动,其中,最典型者莫过于根据筹办万国博览会浙江预备会的要求,计划博览会的选址从湖滨路开始、出钱塘门、沿环湖马路至岳坟,商品陈列馆为总馆,另设分馆,分别陈列,此举被视为是西湖博览会的嚆矢。

那么,商品陈列馆的筹设及其正式开幕,多大程度上促进了新市场的商业发展及其繁荣?除了商业,新市场在功能布局上还有哪些变迁?而商品陈列馆正式开幕10年后的《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图》之“新市场”做出了较全面的回答。“新市场图”(图4)系《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图》(图5)的第6号,民国十七年(1928)12月开始测量,民国二十二年(1933)9月绘制,反映的应是测量之前和测量过程中新市场的空间形态特征。该图标注“街巷里弄”、(288个)“庙宇祠社”(63个)、“园墅胜迹”(30个)、“官厅局所”(36个)、“学校”(16个)、“医院”(7个)、“工商金融”(9个)、“会所”(25个)、“桥梁”(38个)、(5个)“交通运输”(8个)等地理信息共计526个,“水流堤坝”、占现存12幅图上2491个地理信息的五分之一强。从中可见,新市场的空间形态多样、复杂,本文据此进行分析。

微信图片_20230710192043.png

   图4 新市场图

第一,道路修筑。该图用粗、细不等的白色实线标注道路,粗者自然为等级较高的道路,因是时正筹划杭州城市“建筑道路”的新计划,决定把道路分为一、二、三、四等,按此划分,在原来的4条一等路、23条二等路中,除湖滨路、平海路仍保留为一等路外,迎紫路、延龄路、兴武路、钱塘路降为三等路,其余均被调整为四等路,又不见兴武路、蕲王路、泗水坊路的标注,而主要河道浣纱河蜿蜒流淌,在八字桥交叉,上述《驻防营城》图上所标注的桥梁基本存在,仅拆除了数座,自北向南段两侧有东、西浣纱路,自北向东段两侧有南、北浣纱路,新市场的道路修筑似告段落,不被足够重视。事实又怎样呢?一是根据杭州城市“建筑道路”的新计划,如何使新市场道路成为杭州城市道路网的一部分,是其关键性内容之一,如环湖马路设湖滨站、完工清波门至净慈寺段,且有杭余汽车公司、汽车修理厂等,都是为了加强新市场与外界的交通联系,至于原来的道路只进行小规模的改造,如修复破损、加铺柏油等;二是到20世纪20年代,新市场的土地已经全数标卖,在土地价格上涨、最高者达每亩6000元以上,“今日抬高数倍,奇货可居矣”的同时,新式建筑平地而起,道路修筑再难“轻举妄动”,相反应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由此也说明了包括填河拆桥在内的杭州城市大规模的“建筑道路”尚未开始。

微信图片_20230710192045.png

图5 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图(拼接图)

第二,功能分区。一是新市场作为曾经的军事特殊用地,除官署、寺庙、营房等建筑外,多数土地是“闲置”的,或为农田,或系植被,更有荒地,鲜见建筑,即使在土地全数标卖后,对其利用并未紧随其后、迅速跟进,故在图上,用白色加绿色点状符号标注的各类土地大量存在,与“红色”标注的房屋、街区形成鲜明对比。二是若以平海路为界限,新市场的功能区正在逐步形成,大致呈“南商业、北居住”或“南市房、北住房”的格局,商业、市房主要指各类商场、娱乐场所,且密集分布在延龄路与迎紫路构成的十字轴上,这里既有西餐馆,更有各色老字号,数量至少在几百家以上,甚至每月都有新注册登记的商家。但延续原来的业态特征,缺少像银行、报社这类代表经济和文化近代化的业态,新市场仅“中国”“中央”两家银行,没有报社,“吴山”则有“储丰”“储蓄”“道一”“地方”“典业”“惠迪”“交通”“实业”“兴业”“盐业”10家银行,“国民”“民声”两家报社,而银行主要集中在中山路,号称为“杭州的华尔街”。居住、住房主要指石库门、墅园,前者亦称弄堂房,由上海传播到杭州,风靡在长生路、蕲王路、学士路、孝女路、菩提寺路,其中,湖边邨、大庆里业已完工,劝业里、思鑫坊、星远里、天德坊、九星里、萱寿里、承德里等已经或即将开工,还不见于图面,墅园分散其间,西湖东岸尤其是圣塘路濒湖一带最为集中,自北向南计有味莼湖舍、静莲堂、来音小筑、节园、云樵书屋、南阳小庐、友常别墅、秾荫草堂、暮烟别墅。此外,坐落在新市场的旅馆、茶馆等休闲场所,在营销上大打西湖牌,除渲染“房子之清洁,陈设之精美,膳食之讲究,伺应之周到”外,又尽力突出“地占优胜,风景天然,空气充足”的特色。三是新市场作为处理杭州乃至浙江军政事务的中心,驻防营中至少包括都统署、会议府、将军署在内的官署21个,20世纪30年代有26个,分为党部、政府、军警三类,图面上有党部、政府、军警、法院、监狱、反省院、看守所等代表执政者意志的地理信息36个,占杭州119个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居首位;箔、米、茶漆、柴炭等具有行业协会性质的各类会所25个,占杭州70个会所的百分之三十六,居首位;学校、医院23个,占杭州112个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一,居第二位;其中惠兴女中、弘道女中、杭州青年会等,为杭州教育近代化尤其是女子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四是新市场作为新兴的城市公共空间,是执政者表达自身政治意志的载体,而民众则将其作为展演的舞台,其中,公众运动场、湖滨公园是两大活动中心。前者除时常举行爱国演讲、救国教育外,还在夜晚提灯游行、庆贺国民政府迁宁,筑中山纪念台、定期举行纪念总理活动,举办双十节开会礼,公开焚毁充公的鸦片、红丸、赌具等;后者初为集会地、演讲地,如为抗议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各校学生齐集于湖滨公园”,后又在第三公园、第二公园分别立陈英士像、纪念塔。显而易见,新市场是一个以商业为主的大型复合区,但绝不受限于此,土地利用、功能布局越来越多元化,与计画“兴辟市场”的初衷渐行渐远,甚至有些南辕北辙。

新市场作为大型甚至超大型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商业娱乐的对象,也是社会生活的场所;不仅具有多种功能,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新市场的形成及其发展,反映了近代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空间变迁。



相关内容
南宋时期净慈寺与日本的佛教文化交流 2025-01-08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员)作品成果展(一) 2025-01-08
漫话韩瓶 2025-01-06
百年前的杭城“小菜场” 2025-01-06
灵隐山下的钱塘县治 2025-01-0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