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八千卷楼保护图则” 小八千卷楼位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庆春路院区内,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为一处两层三开间的砖木结构小楼。坐北朝南,歇山屋顶,清水砖墙,平面呈长方形,有前檐廊,廊柱间有木雕挂落,正立面门窗隔扇精美,二楼阳台装饰有玉兰花形铁艺栏杆,内部雀替等构件保存较好,整幢建筑体现了中西结合的风格。 (图:游于尘外)小八千卷楼的前身是清代藏书家丁国典建立的藏书楼,名叫“八千卷楼”。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太平军忠王李秀成率部攻打浙江,攻破了杭州城,杭州城内一片混乱,丁国典之孙丁申和丁丙兄弟俩逃到城外去避难,八千卷楼毁于兵燹,藏书散佚殆尽。之后丁氏兄弟二人历经数年收购、抄补相关藏书。 吴滔《八千卷楼图》1891 吴徵 《后八千卷楼图》1889 吴徵《小八千卷楼图》1889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丁申去世,弟弟丁丙重建了藏书楼,重建的藏书楼包括“嘉惠堂八千卷楼”“后八千卷楼”“小八千卷楼”。 丁仁(图:西泠印社)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杭州,“八千卷楼”“后八千卷楼”都被一场大火焚毁,只有“小八千卷楼”躲过了劫难。民国时期,丁丙的从孙、西泠印社的创办人之一丁仁对“小八千卷楼”进行了改造,将楼上的半层阁楼加高成二层,并修建了西式栏杆,将其改成了一座中西结合的小楼,并作为书斋使用。1947年,“小八千卷楼”成为浙大一院首任院长王季午教授的办公之所。2007年,该楼成为浙一医院院史陈列馆,2019年院史馆迁至它处,现为党员服务中心。 小八千卷楼的西北方向,有一口四眼古井,井深9.5米,直径1.5米。井壁用条石垒砌,自井底而上每隔三米,有石梁支撑,井圈用二块整石凿四孔而成。2009年,浙一医院庆春院区扩建时,在工地现场发现了一口古井,并有四眼井圈。由于年代久远,井口已沉入地面约 50 厘米,院办工作人员立即施行保护措施并联系了相关专家。专家根据古井的形制特点、现场考察及史籍相关记述,鉴定该井为南宋御辇院古井,井圈则是清代的遗物。之后,浙一医院将古井进行整修,在周围地面铺以青石,环以白墙及绿植保护,并在古井围墙饰以扇形漏窗,成为医院一景。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