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似水年华
 
若一碑一石“开口说话”
来源:杭州档案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3-10-26

2022年12月,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会上表彰了一批文物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丁云川成为全省唯一一位以志愿者身份被表彰的个人。

丁云川多年来积极投身于抢救流失文物、保护历史古迹、收集文史资料、研究地方民俗等工作,还将藏品无偿捐赠给文保机构和档案馆,生动践行了“尽己之力,将杭州的历史文化薪火相传”的初心。

从2022年起,他走入寻常巷陌发现线索,抽丝剥茧寻找到历史脉络,向读者呈现杭州的精彩文脉,讲述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故事。冰冷的石头不会说话,从现实中踏寻、到故纸旧书中核实、找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三管齐下,厘清全貌,让精美的石头“开口说话”。

微信图片_20231026101743.jpg

2004年9月,丁云川在校对苏小小墓楹联

档案名称: 探寻西湖碑石的文字相片记录

讲述人: 丁云川

01

“搞文物收藏,应为社会而收藏”

我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我热爱杭州的文化古迹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1995年西泠桥修补时,我主动捐赠家中的“严州青”石板;在杭州市筹建西湖博物馆时,再次主动无偿捐赠自己收藏的相关书籍、字画、碑拓、楹联、塔砖等文物。我捐赠了记录书院布局的《敷文书院志略》成为万松书院重修的依据。旧书摊里发现的钱氏后人祭祖的《元宵祭规条例》手抄本,成为现在恢复钱王祠“元宵祭”的依据。多年前,我曾留意到《中国文物报》的一则消息,上面记载了德寿宫遗址上曾有过的梅石碑的下落,出差到北京时,想尽办法自费拓回,并于2004年捐赠给了西湖博物馆。

至今还记得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对我说的一番话:“搞文物收藏,不要为自己收藏,应该为社会收藏,一旦社会需要时捐出去,就起到了收藏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231026101748.png

   2022年12月9日 《杭州日报》

02

由“石如意”开始《石头记》的寻访

西湖“申遗”成功至今,已是十多年过去了。“西湖十景”既为山水增美添色,亦涵历史文化重彩。除了“西湖十景”,还有散落在西湖山水、街头巷尾的一碑一石,长的已逾千年,短的也有百载。石头不会说话,但它们同样是杭州的历史文化遗珍。

1995年6月,我去北京看望赵朴初先生,受到其夫人陈邦织(1918—2011)女士的热情接待。陈邦织女士于1918年在西湖陈庄(花港观鱼)出生,一口地道的杭州话。她说,陈庄有块“石如意”,两头翘起像湖蟹的大钳子。我随即想起幼时随父母游西山公园时曾见过,20世纪60年代初,在杭州花圃也见到过,后来就没有再见过了。陈邦织对此也十分牵念。

自此,我对陈庄的“石如意”一直惦记在心,不时到花港公园去寻,又去花圃的“角头角脑”去找,再到柳浪闻莺、孤山中山公园去碰碰运气,直至陈邦织女士2011年4月去世,“石如意”始终未见踪影。

2022年4月,我来到杭州植物园,无意从南门走到桃源岭,迎面看到了几十年不见、朝思暮想的“石如意”——“石湖蟹”!真是喜出望外!

我当即写下《陈庄“石如意”深藏植物园》一文,后来在杭州日报发表,由此开始“石头记”的寻访,两年来已陆续寻访了近50块西湖碑石。

2022初夏,我特意来到西溪法华寺赵朴初先生的灵骨塔前,心中默默地告诉他,陈庄的“石如意”寻到了,仍“活”在西湖山水间。

“石如意”见报后,上城区政协文史委一位同志打电话给我,在吴山脚下的一户老宅里,他们发现一块居民洗刷衣服的石碑,碑上刻有花瓶图案,约我去看一看。

我当即前往,我了解到:这块石碑是1958年拆吴山城隍庙时抬回来的,当洗衣板用,一用就是六十多年。

看到这块石碑上的图案,蓦然使我想起自己十岁生日时,父亲携我到城隍山(吴山),在城隍爷前面铺着的石板上,还向“城隍”拜过。依稀记得父亲说过,这石头上的图案,叫连升三级。

为此我马上对“连(平)升三级”的出典,进行了考证。

文章见报后,上城区有关部门相当重视,“连(平)升三级”石碑最终入藏到海塘博物馆,而老住户们也得到了一块崭新的洗衣板。

西湖山水、街头巷尾的一碑一石,都是我眼中珍宝。

微信图片_20231026101752.png

03

还想帮助石头回到“老家”

1999年,我到西子宾馆开会,在濒湖草坪上,发现了一块宋代命名、明代镌刻的“仆夫泉”刻石。该石应该在孤山的,怎么到了“西子宾馆(汪庄)”呢?

开始写石头记专栏后,我又想到这块刻着“仆夫泉”的石头。于是来到西子宾馆,在那濒湖的草坪上,寻来找去,却找不到“仆夫泉”石了!如若这块“仆夫泉”石找不到,西湖上有关“仆夫泉”的故事,就会消失,就没有历史的见证物了。

微信图片_20231026101756.jpg

丁云川与“仆夫泉”

嗣后,我与夫人商量,为了寻找“仆夫泉”石,我俩到西子宾馆去住一宿,花一天时间,把里面的每一块石头找个遍,也许能找到。我办好入住,就从老汪庄内的石头找起,再在濒湖的草坪上找,找到下午四点多,终于在一块卧倒在地的石头里,隐隐约约地见到颠倒的“仆夫泉”三个字,我高兴至极。

不日,《500多岁的仆夫泉石,不在泉边在湖边》的文章发表后,原市园文局的孙喆副局长看了后,告诉我:当年修建西子宾馆时,确实从西湖及周边搜寻了大量湖石。条件成熟时,该石应该回归孤山。

我已年过八旬,越发感到光阴飞逝,对“石头记”的寻访也更加迫切。去年国庆到广州女儿家度假时,我在惠州西湖的孤山东麓,寻访王朝云的墓志铭;今年春天到台儿庄旅游,在中国运河税史馆的图文介绍中,看到“有以北新关为例”的一句文字,忽一想,这不是与杭州有关的吗?回杭州后,又立即写下《北新关遗址碑的史事溯往》。

我不习惯用电脑打字,年轻时在格子本上写文章,现在我还是习惯写在纸上,为减轻报社编辑编稿压力,我把文稿送到文印店花钱请店员打印后,再进行投稿。

微信图片_20231026101759.jpg

微信图片_20231026101802.png

城市是有生命的。《行走西湖山水间》《行走杭州山水间》是我两本文集的书名,收录了我从1972年开始陆续在报章发表上百篇文章。这也是我如今行不倦做不厌的美事。当我探寻的文物故事,付诸笔端,这是我对家乡的爱恋,也是我所理解的与古为今。

微信图片_20231026101805.jpg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打造展示杭州历史文化的优质平台 2024-12-12
回忆余杭鸬鸟羊毛衫厂 2024-12-10
钱茂伟|杭大学习生活忆旧 2024-11-20
因为历史,所以现在:一位老人的抗美援朝记忆 2024-11-11
良渚古城发现记 2024-11-0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