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著名的钱塘江大桥和它的设计建造者茅以升,几乎无人不晓。然而,茅以升当年在西湖的故居,则鲜为人知了。 茅以升的故居至今犹存,就在紧邻西湖的南山路荷花池头,潘天寿纪念馆的斜对过。这是一幢中西式两层小楼,青砖砌墙,木板铺地,黑瓦盖顶,庭院小巧,闹中取静。 茅以升1933年春,远在天津北洋大学任教的茅以升,受时任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浙赣铁路局局长杜镇远的诚意邀请,来杭担任钱塘冮大桥工程处处长。当时,工程处设在湖滨的西湖饭店,茅以升就住在离此不远的南山路荷花池头的这幢别墅里,别墅里水表的户口上,至今还写着“茅以升”的名字。 茅以升故居 钱塘江大桥南北走向,其北端在杭州闸口,南端在萧山。这是一座建桥难度极大、建桥时间极短、建桥资金极缺的公铁两用的特大型桥梁。在内忧外患、困难重重的局势下,修造这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大型现代桥梁,茅以升感觉到责任重大。首倡建桥的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后任铁道部次长)非常支持茅以升的建桥方案,还采取了赶工和逼工的办法。在建桥最困难的时候,他对茅以升说:“我一切相信你,但是,如果桥造不成……你得跳钱塘江……我也跟你后头跳!”正是这种信任和激将促使了建桥进度的加快。 1937年9月26日,中国桥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钱塘江大桥终干通车了!随后,公路桥面也于11月17日开通。大桥在战时的军旅转运、民众疏散、物资抢运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然而,为阻日寇过江,公路桥面通行的当日,炸桥所需的炸药也同时埋放完毕。12月23日,暮霭沉沉,江天岑寂,只听轰然一声巨响,震天动地,烟焰冲天,巍然屹立的大桥拦腰斩断!“这就好比必须亲自捏死自己的孩子一般”,茅以升睹此情景,心痛欲裂。桥通之日就准备炸桥,这在古今中外的桥梁史西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正是国势羸弱的惨痛教训! 被炸断的钱塘江大桥 痛定思痛,茅以升在《别钱塘》一诗末写道:“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钱塘江桥四个字的偏旁分别为金、土、水、木,故云“缺火”。炸药来了,五行齐了,桥却断了。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9月,茅以升重返劫后杭州,奉命重修大桥。然时断时续,直至建国后才完成了修桥工程,终于了却他那“不复原桥不丈夫”的誓愿。 在茅以升百年诞辰的1996年春,一座栩栩如生的茅以升铜像矗立于钱塘江桥北岸西侧的绿茵丛中,而刻有茅以升1946年5月17日所撰《钱塘江桥工程记》的石碑则仍旧矗立在大桥北岸桥堍。我们期待着茅以升的荷花池头故居也能为世人所知,为湖山增色。 现在的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桥下的茅以升铜像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