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从隋唐起,直至清末,科举制度在中国延续了1300余年,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2015年是科举制度废除110周年,《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日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据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希清教授介绍,酝酿编纂一部《中国科举制度通史》由来已久。早在2009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之时,就开始了这一策划。他首先向当时的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李伟国先生提出了这一计划,李先生慨然答应可以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然后,他邀请毛佩琦、李世愉共同担任主编,邀请郭培贵、金滢坤、武玉环、高福顺、都兴智、吴志坚、胡平为作者,另外又聘请王戎笙、傅璇琮、陈高华、吴宗国、宋德金五位先生为顾问,共同组成《中国科举制度通史》编纂委员会。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兴康、总编辑王为松,历史与文献编辑中心原主任许仲毅、现主任孙瑜,责任编辑周珍、张钰翰、高笑红等,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让这部巨著得以最终出版。 学术界普遍认为,要全面深刻地研究古代中国、传承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离不开对科举制度的研究。《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包括五卷、452万字。总论部分从宏观层面综论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深远影响、研究科举制度的意义以及科举制度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然后分隋唐五代卷、宋代卷、辽金元代卷、明代卷和清代卷五卷,以大量资料和扎实研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科举制度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深刻剖析了科举制度对每个时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多重影响。[SITESERVER_PAGE] 在中国,“科举制度”一直让人摆脱不了陈腐落后的印象。张希清教授介绍,《中国科举制度通史》不仅要“还历史本来面目”,也要关注现实,“以历史鉴诫未来”,尽可能为现实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迪。 科举制度在中国延续1300多年,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张希清说,中国的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官员选拔制度。它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多年之久。科举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选拔了大批治国安民的杰出人才,改变了古代官员的结构,提高了古代官员的素质;推动了社会的上下流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对于近代文官制度的产生起有借鉴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也日渐暴露。例如在考试内容方面,唐宋的格诗律赋、帖经墨义,尤其是明清的八股文,都对治国安邦没有多大用处。以此取士,非但不能选拔经世致用之才,反而会败坏人才。清朝末年,虽然进行了一些科举制度改革,但为时已晚,最终没有免于被废除的命运。 早在科举制度创立之初,就有不少周边国家的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参加科举,入仕做官。自唐宋至明清,都有日本、高丽、新罗、朝鲜、交阯(今越南北部)、占城(今越南南部)的留学生在中国成为宾贡进士,他们及第之后有的回国,有的就在中国做官。与此同时,日本、新罗、高丽、交阯等仿效中国,在本国也实行了科举制度。周边国家对中国科举制度的仿效、引进,也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些地区的广泛和深入的传播。 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在中国被视为糟粕,但在欧洲看法却大不相同。早在明朝末年,耶稣会士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时,曾对中国的科举制度发出过由衷的赞叹;葡萄牙人曾德昭则在《大中国志》一书中详细记录了科举的全过程,认为科举是最公正的选官方式;晚清来华的美国人丁韪良认为科举提供了“公平机会”的真正民主。由于科举制度的西传,西人几乎毫无例外地认为科举制度是最公正、最平等的选官方式,而这种平等与民主正是西方中世纪所没有的。 这种平等的“中国精神”成为西方一系列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人的理论武器,在法国以及后来的英国形成一股倾心中国文明的潮流。通过他们,中国的科举制度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历史进程。 张希清说,《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是填补了中国科举制度大型通史空白的开创性著作。他们在整个撰写过程是按照科举制度发展的历史为主线,采取断代研究与通史研究相结合的办法来探讨科举制度史,以大量历史资料积累的研究为基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证及辨析史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将科举制度纷繁复杂的现象作进一步的归纳与整理,力图使之成为一部信史,告诉人们一个真正的科举制度。(来源:网易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