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禹杭履迹
 
灯芯巷的前世今生,这里曾是古“钱塘灯会”的中心
来源:名城杭州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4-02-26

灯芯巷
古“钱塘灯会”之中心
苏东坡、曾巩观赏诗赞

元宵佳节即将来临,元宵赏灯也是历史悠久而又美好的传统。现今的杭州人过元宵节,都会记起“钱塘灯会”。而“钱塘灯会”的责任单位,就是天水街道灯芯巷社区。

灯芯巷✘   灯心巷✔

“灯芯巷”,自古以来叫“灯心巷”。

南宋时期,官修志书(乾道志》卷二、《淳佑志》卷七《坊市》对同德坊、灯心巷做了记载:“右二厢,同德坊。灯心巷。”

微信图片_20240226135105.png

《咸淳志》卷十九《坊巷》同德坊、灯心巷做了更详细的记载:“右二厢,同德坊。祥符寺西,俗呼灯心巷。御街北。”

明朝时,官方修志书对同德坊、灯心巷也有记载。《成化府志》:“同德坊。”《嘉靖仁和志》:“同德坊,俗名谢家巷,在宴公庙西北。灯心南巷,灯心北巷。”《万历府志》:“同德坊,俗呼灯心巷。”

之所以用“灯心”来命名,就是因为它与元宵灯会直联。《龙兴寺志》载:“巷曰灯心,以景物名也”;《武林坊巷志》写得更清楚:

“灯心巷,北宋时为祥符寺中地,眉山苏公、南丰曾公,上元所题‘纱笼银叶’‘锦帐红云’之句,其规概之宏丽,尚可想见。巷以灯心得名,有以夫!”

1966年巷名改成了“红心巷”,1981年恢复巷名,又错写成“灯芯巷”,被错释为“是卖灯芯草的地方”。

微信图片_20240226135115.jpg

灯心巷(灯芯巷)旧照

灯心巷(灯芯巷)元宵灯会悠久辉煌

唐代,随着“龙兴寺”升级官寺,灯会渐隆。白居易曾作《正月十五日夜月》诗赞杭州的元宵胜景:“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微信图片_20240226135118.png

吴越,钱氏把灯心巷的元宵灯节由三天增为五天,以求五谷丰登。在龙兴、灵隐、净慈、昭庆、海潮五大刹中,龙兴寺规制最恢宏、文化最深厚。

宋代,杭州的经济更发达,文化更繁荣。灯心巷的元宵灯会也更加丰富多彩。城中众多百姓各持别出心裁的灯具前来聚会,从而吸引了不少知名人士写下千古流传的佳句。最著者为苏东坡来此饮酒观灯时所写的《祥符九曲观灯》。曾巩亦在上元节饮酒观灯时留下了名篇留芳至今。

祥符寺九曲观灯

[宋]苏轼

纱笼擎烛迎门入,银叶烧香见客邀。

金鼎转丹光吐夜,宝珠穿蚁闹连宵。

波翻焰里元相激,鱼舞汤中不畏焦。

明日酒醒空想像,清吟半逐梦魂销。

钱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


[宋]曾巩

月明如昼露叶浓,锦帐名郎笑语同。

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

红云灯火浮沧海,碧水楼台浸远空。

白发蹉跎欢意少,强颜犹入少年丛。

明代,工、吏部尚书张瀚云:“灯会除京师外,最盛于杭”。元宵前,灯市即开,出售各色华灯,其人物则有老子、美人、钟馗捉鬼、刘海戏蟾之属;花草则有栀子、葡萄、杨梅、柿橘之属;禽虫则有鹿、鹤、鱼、虾、走马之属;奇巧则琉璃毬、云母屏、水晶簾、万眼罗、玻瓶之属,不胜枚举。元宵节时,有灯谜、祭赛、社火、台阁戏剧、滚灯烟火。无论通衢委巷,星布珠悬,皎如白日,喧阗彻旦。

清代,灯心巷的灯会出现了冰灯。冰灯由满人自关外带来,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极具观赏性。灯会求子是清代习俗。杭人求子,祷于佛寺,生子后,会在正月初十献灯一盏,悬于坛檐。十六晚,望子心切者,往往会偷走献灯,去照内房,以祈子嗣(杨思寿《坦园日记》卷4)。

民国,虽仍保有元宵灯会习俗,只因缺乏新意,均未超过之前的辉煌。

灯心巷(灯芯巷)内的龙兴寺

为何灯心巷会成为杭城元宵灯会的中心?

因为这里有一座“龙兴官寺”。

《龙兴寺志》载:龙兴寺最盛时“寺基广袤,九里有奇”;《武林坊巷志》载:“灯心巷,北宋时为祥符寺中地”。元宵灯会文化,源于佛教文化,龙兴寺是绕不开的话题。

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邑人鲍侃舍宅建寺,名发心。(《咸淳临安志》、《龙兴祥符戒坛寺志》)。

微信图片_20240226135127.png

隋朝时,改名“众善寺”,有僧真观。(《续高僧传》、《咸淳临安志》、《龙兴祥符戒坛寺志》)

唐朝是龙兴寺的快速发展期。

(1)中宗李显神龙三年(707年),改名“龙兴寺”。《龙兴祥符戒坛寺志》:《旧唐书·中宗本纪》:“二月庚寅,敕改诸州中兴寺、观为龙兴,自今奏事不得言中兴。”《咸淳临安志》:“三年,改龙兴。”

微信图片_20240226135131.png

(2)唐代宗李豫大历五年(770年),坚道守真禅师(华禅八世)寓住龙兴寺并圆寂,其弟子皎然(著名禅茶大师、茶圣陆羽挚友)为其作《唐杭州灵隐山天竺寺故大和尚塔铭(并序)》。

(3)唐德宗李适贞元六年(790年),法钦禅师(714~792年、径山寺开山鼻祖)应时任杭州刺史王颜之请,从径山寺迁住龙兴寺。贞元八年(792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夜,国一禅师圆寂,报龄七十九,僧腊五十。德宗贞元九年(793年),二月八日,龙兴寺奉法钦禅师全身葬于龙兴寺庭院之内,建塔,唐德宗御赐塔名天中塔,后来成为元和中兴名相的李吉甫(758~814年)作《杭州径山寺大觉禅师碑铭》,杭州刺史王颜建碑。

(4)唐敬宗李湛宝历二年(826年),九月二十五日,原杭州刺史、时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应龙兴寺僧南操之三请,撰成《华严经社石记》。寺僧南操在杭州龙兴寺立石。

(5)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立龙兴寺经幢,建主郑彻,同建造僧宗亮,同勾当造幢吴中则,处士胡季良书,都料匠吴兴沈郁,弟咸刻字。(龙兴寺经幢刻有三千余字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施主名单及历代修幢记录。经幢现存,文字大部分清晰优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唐昭宗天复(901~904)中,许再思兵乱,掘法钦禅师天中塔,“见二缸合藏肉身如生,发长覆面。士卒悚拜而去。”吴越国王钱镠“以厚礼重葬于旧塔。因是人始知师全身不散之塔,的在于龙兴矣。”

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初,改名大中祥符寺,合称“龙兴祥符律寺”。时任杭州刺史的苏东坡游龙兴祥符寺,作《祥符寺九曲观灯》、《上元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等诗。曾巩元宵节龙兴祥符寺观灯,作《钱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

微信图片_20240226135134.png

微信图片_20240226135137.jpg

北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高丽国王子义天国师远涉重洋入祥符寺(龙兴寺)师从净源法师,为中朝韩文化交流重要史迹。次年,义天国师随净源法师迁住慧因高丽寺(现西湖西侧的慧因高丽寺)。

微信图片_20240226135140.png

南宋分“祥符、戒坛、龙兴”三寺,实为一寺。当年祥符寺外的祥符桥与留用至今的戒坛寺巷都是因寺而得名。

微信图片_20240226135145.jpg

现今的戒坛寺巷

清末癸巳年(1893年),张大昌应杭州学者、藏书家、出版家、企业家、慈善家丁丙之命辑成《龙兴祥符戒坛寺志》,嘉惠堂刻印,该书详细记载了杭州龙兴寺在癸巳年(1893)前历史建置、寺宇建筑、古迹、金石碑铭、僧伽人物、题咏诗词等。(2007年杭州出版社出版了简体版《龙兴祥符戒坛寺志》)

微信图片_20240226135149.png

微信图片_20240226135154.png

灯芯巷与延安路交叉口有龙兴寺现仅存的唐经幢,经幢原有两座,现仅存一座。经幢残高约5.16米,八边形,由须弥基座、平座石、幢身、腰檐、短柱、幢顶叠置而成,其中幢基、幢身及短柱为唐代遗构,其上部构件为清代旧物。须弥基座由二层须弥座组成。平座石每面均刻划单勾栏。幢身每面均刻《陀罗尼经》,为唐代书法家胡季良所书。幢身上作腰檐二重,为清初重修时的产物。腰檐之间雕凿短柱。幢顶分为两个层,最上为宝珠。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微信图片_20240226135158.png

龙兴寺经幢

微信图片_20240226135201.png

幢顶

微信图片_20240226135204.png

幢身

据网络文章《追述古刹——龙兴寺》一文记载:“龙兴寺解放初尚在,内设龙兴路小学,作者常去该校联系工作,见学校门前沿河有照壁,照壁下有路通西大街,进门为金刚殿,殿北有甬道,进而为大雄宝殿,已无佛像,殿作学校礼堂用,甬道两旁为厢房,作学校教室,殿东即经幢,有亭槛护之。”

微信图片_20240226135206.png

微信图片_20240226135210.png

1999年龙兴寺建筑拆除前的照片

图片来源:章胜贤

对灯芯巷社区居委会主任陈宏琦来说,这里还承载着他年轻时的记忆。“龙兴寺大殿曾改建成民居,我年轻时的朋友沈建国就住在里面。一次,我受邀去他家做客,在他院子中间看到了经幢,觉得非常震撼。可惜那时的文保意识不强,居民会把水桶、扫帚,搁在经幢上!”这样的记忆始终留在陈宏琦的脑海里,寻找龙兴寺的前世今生,也成为他为家园修谱的“发力”点。在街道、社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完成88万字的《龙兴佳话》《武林美谈》的编纂。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西湖之谜系列|济公活佛是僧还是神? 2024-12-20
西湖百亭|杨堤景行碑亭 2024-12-19
湘湖轶事|“八龙”韩纬在萧初探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2024-12-1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