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林文韵
 
艺林文韵
艺林文韵
 
文史动态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重磅新书】吴铮强:《真假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艺林文韵
 
宫廷杭绣:指尖上的绝唱
来源:《杭州文史》第34辑  作者:王小青  日期:2024-03-06

蜀绣和苏绣、粤绣、湘绣因工艺精湛,流传甚广,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而同样精美的杭绣却鲜为人知。前不久,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成都举办。开幕式上,蜀绣、蜀锦元素频现,如入场引导牌、奖牌绶带等都融入了这些元素。成都的一些闹市中,布满了琳琅满目的蜀绣工艺品,外国运动员把它们纷纷装入行囊。这些传统手工艺品如一张张名片,生动地凝结和表现了成都的文化之美。第19届亚运会去年在杭州开幕,我们也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把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杭绣更好地推向世界,展现杭州之美。

杭绣的历史

据《尚书》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就有“衣画而裳绣”的章服制度。杭州丝织业自古以来就很发达,丰富的丝织品原材料为民间刺绣的繁荣奠定了雄厚基础。南宋建立后,一大批北方刺绣业的能工巧匠随宋室南迁,给杭州刺绣业带来新的活力,宫廷杭绣也由此兴起。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当时管辖皇宫内院服饰用品的部门是少府监,下辖文思院、绫锦院、染院、裁造院和文绣院等机构。其中文绣院掌管刺绣工艺,专门给皇室内苑提供各种服装刺绣和高档绣品。为出入宫廷方便,文绣院的绣工均选取男性。

文绣院的刺绣成品构图严谨、色彩讲究,大量使用了真金真银绣制,形成了“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特色,同时受北方绣工大胆豪放风格的影响,色彩艳丽但艳而不俗,又受男性绣工的影响,形成了针法丰富、柔中带刚的特色。宫廷杭绣作品的画稿以白描为主,无须着色,但一笔一画都要小心细致地绘制。图案需结构工整、画理清楚,无论是“大若须弥”,还是“细若毫末”,都要交代明白。

宫廷杭绣这个别名已经道出了杭绣区别于其他刺绣的最大特点。宫廷杭绣金碧辉煌,古朴典雅,彩线绣与盘金绣两大工艺浑然一体,既保持了彩线绣缤纷饱满的明艳色彩,又不乏盘金绣的雍容华贵和盘银绣的银装素裹、古朴典雅。这两大工艺的巧妙结合,再加上富有杭州地方特色的图案,使杭绣作品体现出层次分明、色彩光线交相辉映的风格与特色,显示出少有的宫廷气派,给人以高雅、大气、亮丽的艺术美感。

南宋灭亡后,部分在宫廷供职的刺绣艺人流落民间,一方面充实了民间刺绣人才市场,为民间刺绣带来新的技艺,使杭绣获得长期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受宫廷刺绣选用男性这一习惯的影响,家庭作坊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男性传承人,使杭绣逐渐形成“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的传统,并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杭绣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针法,主要有乱针绣、叠绣、贴布绣、借底绣、发绣、穿珠绣、辫子绣、打籽绣、编绣、网绣、纳纱绣等。到清末,还有超过200多名技艺不凡的绣工活跃在杭州,他们在后市街、三元坊、弼教坊、天水桥一带开设刺绣作坊,主要绣制官服图谱、宗教和神职人员的庆典用品,部分作坊也参与绣制民间戏装、嫁衣等用品。

天赋使命的“男工绣”

面对时代巨变,杭绣技艺也一度面临失传的窘境,幸好有一批对杭绣怀有真挚感情的人依然在坚守这项事业,使我们今日得以一睹杭绣之风采。赵亦军就是其中之一。 

微信图片_20240306105449.jpg

赵亦军现在是中国美院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他是一位清瘦慈祥、温文尔雅、满头白发但眼睛却炯炯有神的长者。和他握手之时,光看着他那修长的手指,就能感觉到他绝对是“男工绣”的不二之选。

赵亦军出生于1946年,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他在杭绣的道路上艰苦孤寂地跋涉了64年之久,从英俊少年绣到满头霜雪,可以说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杭绣事业。他从13岁时就开始学习刺绣,1960年考入杭州首届工艺美术学校刺绣班,师从著名的杭绣老艺人张金发。张金发是浙江萧山人,出生于1914年,12岁就开始在杭州金钗袋巷拜师学绣。张金发功底扎实,绣工精湛,在绣艺界有“绣花阿毛”之称。他的盘金绣脉络清晰、自然平服;他的双面绣更是形神兼备,呼之欲出。1960年,张金发任首届杭州工艺美术学校刺绣专业老师,他为传承杭绣技艺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在杭绣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据赵亦军回忆,当时班级36位学生中,仅有6位男生。他于1964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杭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刺绣工作。1985年,他再次跟随张金发学艺,两人共同绣制了《释迦牟尼》绣像等作品。赵亦军全盘接受了张金发的“衣钵”,成为宫廷杭绣的唯一传人。

微信图片_20240306105451.jpg

1999年,赵亦军因病提前退休。有一次,他身患重病,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但他心里一直牵挂着还未完成的杭绣作品《观经图》。怀着这样的执念,他终于从死神手里挣扎回来。尽管大病一场后,他的手指已不太灵活,但他仍然没有放弃杭绣事业。赵亦军现在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在忙于构图、刺绣。他对自己的作品有着近乎偏执的要求,在绣绷前每天都要花费10多个小时。没有人要求他搞杭绣创作,他也没有物质或经济上的资助,似乎干的始终是一种“赔本”的买卖。丝线、刺绣工具、装裱杭绣的红木镜框都要靠自己耗费巨资购买,当然更多的还是在时间和精力方面的巨大消耗。

赵亦军结合彩线绣、盘金绣及各种传统杭绣技法,开创了把杭绣拓展到佛教题材的先河。他说:“我对杭绣有着很深的感情,总想把杭绣最具特色的一面呈现给大家。杭绣最典型的是彩线绣与盘金绣相结合,就像工笔画,一笔一画都得交代清楚,过去用来绣制龙袍,可以达到光彩夺目的效果。以前的很多名角像京剧名角盖叫天、荀慧生等都有自己的私房服,采用杭绣制作。如今很多戏服的制作都是用绒线绣、机绣等工艺来替代,怎样用一个合适的载体来表现杭绣呢?我想到了绣佛像。我觉得历史悠久的杭绣通过金碧辉煌的佛像表现是最适合不过的,所以就创作了一系列佛教题材的杭绣作品。”

赵亦军的绣路很宽,他会苏绣、满地绣、单面绣、双面绣等,他的肖像绣可以绣出油画的质感。从1999年退休到现在的24年中,赵亦军运用精湛的技法创作了50多幅作品,多幅作品被国内外知名专业机构收藏。他的代表作有:双面乱针绣《罗斯福》、杭绣《西方三圣》《普贤菩萨》《四十八愿阿弥陀》地屏、单面绣《鉴真塑像》、人物肖像绣《日本老太》等。赵亦军的乱针绣油画《少女》,原本是20世纪初期法国印象派油画家雷诺阿的画作,因雷诺阿认为世界上不存在黑色,故赵亦军在绣制时,包括眼球在内,均避免使用黑色丝线,并严格遵循用笔的方法及环境色的运用,突出了原作的绘画效果,作品问世后,影响极大。

微信图片_20240306105453.png

赵亦军的很多大型作品耗时很久才完成,如《大日如来》用时3年;《观经图》中有532个人物,整幅作品高288厘米,宽230厘米,耗时长达17年完成,仅底稿设计就用时一年多,作品由三块面料拼在一起,根本看不出拼接的痕迹,针法之高超,无人能出其右。这幅作品在2010年第二届中国浙江美术精品博览会上,毫无悬念地获得特等奖。这些作品就是一本本活的教科书,对研究宫廷杭绣的针法具有珍贵的参考价值。

赵亦军说:“我认为宫廷杭绣不是我个人的,而是代表了杭州刺绣的精髓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对赵亦军而言,宫廷杭绣的传承不仅是跨越了时空的宝贵技艺,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深厚情怀。任由外面的世界喧嚣纷扰,不乱的是他一颗系于一针一线的匠心。

“衣钵”如何传承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需要做到“三年打杂,十年入行”,需要有“择一业,终一生”的耐性。但学艺时间长、门槛高、回报不稳定,导致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手工技艺,外界对手工艺人也存在文化水平低、收入不稳定、社会地位不高等刻板认知。当年在杭州工艺美校学习杭绣的其他5个男同学都陆续改行了,只剩赵亦军一人怀着对杭绣的挚爱坚持到现在,这注定让他在“男工绣”这条路上走得孤独寂寞。但他说 :“杭绣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让它在我手里失传。”

微信图片_20240306105456.jpg

应笔者请求,赵亦军给我示范如何操作。77岁的他戴着老花眼镜端坐在绣架前,捏着纤细的绣花针,由下而上,将线往脑后拉伸,动作敏捷而轻巧,姿态一如拉小提琴的弓,优美动人;无名指在线上一搭,就知劲道用足与否,一个细微的动作,浸润了他半个多世纪的功力。看着他刺绣的样子,不禁让人想起唐代罗隐的诗句“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他说:“满地绣的绣制时间最长,它的进展不是以日而论,而是以年而论,到完成作品时已是白发苍苍。但越是漫长,越不能急躁,慢工才能出细活。”

微信图片_20240306105459.jpg

为了宫廷杭绣能够有详细的资料讲解和理论体系支撑,赵亦军将自己所学结合杭绣的历史,写出了一本关于刺绣的专业书籍《宫廷杭绣》,坚持为杭州刺绣艺术的发展和延续而不懈努力。他说:“我深深地领悟到,人这一生不是为了带走些什么,而是为了给社会留下些什么。”“现在我唯一的愿望就是抓紧时间多绣几幅作品。希望在杭州亚运会期间能展览宫廷杭绣作品,好让世界各国欣赏并了解我们的宫廷杭绣是多么的精美绝伦。这不仅是我毕生的心血,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艺术瑰宝。”

时间和艺术的关系是微妙的,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沉淀,艺术可能会愈加精湛,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艺术也可能会渐渐失传乃至消亡。目前,许多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大多停留在小范围的“父传子、师传徒”,现代化人才培养较为滞后,要让传统手工艺拥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应当与时俱进,充分融合审美、时尚等元素,融入时代、深入生活。唯有不断传承创新,才能让中华文明之光永久地闪耀于历史舞台。



相关内容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2024-11-18
风雅宋 · 跟着馆员读文史 | 临安城的赏菊时尚 2024-11-15
湘湖人物|徐渭湘湖题联 2024-11-04
十竹斋,让“木板水印”重回民间 2024-11-01
吴均:山水文章第一人 2024-10-2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