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特别关注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东岳村转型背后的传奇人物
特别关注
 
《谒岳王墓》中话西湖
来源:《钱塘苏小是乡亲——杭州诗人袁枚的“肆意人生”》  作者:  日期:2024-04-03

袁枚在《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中写到有关西湖的诗句,可谓是独具只眼,常为后人引述:“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微信图片_20240403155939.png

四句诗用现代语言来描述,就是:如画的江山也要有名人事迹来增添她的景色,这世间的鬼斧神工!多亏西湖边有岳飞和于谦俩英雄啊,大家才这么看重西湖胜景啊!

袁枚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某日去西湖拜谒岳飞墓,面对西湖秀色,追忆英雄业绩,不免诗兴大发,感慨顿生。“青山有幸埋忠骨”,忠魂与山河同在,英灵与哀思共存,当游人在饱览西湖的青山绿水之际,心灵必然受到洗礼和熏陶。作者只是在谒墓时,以一人之领悟道出万人之心愿。同时,作者作为清官廉吏,对于前贤,其仰慕之情更别有一番意义。

微信图片_20240403155941.png

首句“江山也要伟人扶”,写得十分凝重,即山水也需要杰出的人物扶持,也可以理解为国家社稷也需要杰出人物扶持,出句不凡。次句“神化丹青即画图”,指的是西湖的天然景色已人化境,本身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图。作者是来谒墓的,之所以要对眼前景色来一番议论,是富有深意的,做这番铺垫是为了彰显作者心中的崇敬之情,三、四句“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即道出了原委,这是因为仅有西湖的自然景观是不够的,还需要人文景观的支撑,如此方能相得益彰,景观的内涵才能体现,特色才能凸显。天下人之所以开始更加敬重西湖,觉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主要是西湖畔有了岳飞和于谦的祠庙和坟墓(岳飞葬于西湖的栖霞岭下,于谦葬于西湖的三台山中)。岳飞和于谦,一为南宋的民族英雄,一为明代的民族英雄,两人都是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清官,又都是遭到昏君、奸臣陷害致死,历代受人敬仰和纪念。明代诗人张煌言诗云:“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概括十分精辟。它表明,人民心中有杆秤,孰忠孰奸墓前分。

“江山也要伟人扶”在这里语意双关:一是指江山社稷要有伟人(名臣、名将)去保卫、去扶持;二是指如画的江山也要有名人事迹来增添它的景色,也就是末两句所说的“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的意思。如果西湖边没有岳飞和于谦的坟墓,那么西湖的景致,就要大为逊色了。

袁枚咏岳王庙的诗句镌刻在一块石碑上,笔画开张,朴拙有力。中国书法最讲究笔画线条,而线条的优劣取决于正反两种力道的互相抗衡互相融合,通常艰涩顿挫、如屋漏痕那样才是虎虎生威的,而圆滑顺溜却往往暴露出轻浮虚弱,软塌塌的死蛇一般。受袁枚启发,我想到,若以“丹青画图”为喻,西湖之美,秀丽之外,其实另有一股雄劲之气,刚柔相济软中带硬,清爽疏朗,不似其他江南名湖园林那般一味阴柔婉约,容易令人生腻;或许,这就是“人间重西湖”首要的一个原因吧。

西湖有脊梁。岳飞、于谦、张苍水等烈士埋骨湖畔,众人皆知,暂且不提;单是西湖的景点名称,也暗暗隐藏着一股豪气。花港柳浪之外,有龙井,有虎跑,有狮峰——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整个杭州都被称为武林;即便只是孤山,简简单单两个字也似睥睨着冷眼,桀骜而嶙峋。

西湖不仅揽山水之胜,林壑之美,它更因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而生色。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岳飞、于谦、张苍水、秋瑾等,都埋骨西子湖畔,他们的英名和浩然正气长留于西湖的青山绿水之间。古代的诗人画家,如著名的白居易、苏东坡、柳永、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等,都与西湖结下不解之缘,留下了千古传芳的名篇华章,西湖也因他们的题咏和描绘而更负盛名。

微信图片_20240403155943.png

西湖之美,自古难言。“山色湖光步步随,古今难画亦难诗”,宋人汤促友的两句诗早已指明这一点。然而,西湖之美,却又人人可得,“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苏东坡这两句诗道出了西湖的慷慨与宽宏。只要你愿意与她“相亲相近”,她总会给你几分美的享受、美的乐趣,只不过要看你如何与她“相近”罢了。一言以蔽之,欲领略西湖之美,唯“品”之或能得其一二。品湖以游湖为前提,游湖以知湖为基础。知湖的门径,可从三首西湖名诗窥知:从北宋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到清初袁子才(枚)的《遏岳王墓作十五绝句》再至现代郁达夫的《乙亥夏日楼外楼坐雨》等,体现出从古至今对西子湖畔风光美好的向往。

从袁枚对西湖的诗文来看,“江山也要文人捧”虽然脱胎于“江山也要伟人扶”,但两句诗的意思却大不相同。“伟人扶”说的是与西湖水融为一体的人文景观,“文人捧”则指历代诗人、画家和其他艺术家对西湖山水胜景的题咏歌赞。西湖的秀水幽山,千百年来曾倾倒过多少墨客骚人。他们各逞所能,创作了大量诗、词、曲、赋、文、联、剧、画、字、印乃至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工艺珍品、名点佳肴,它们无不是西湖山水滋养哺育之下的精神文化产物。反过来,它们又泽润山水、美化山水、传播山水,使山水之美得以诗(艺术)化,在诗化中得到升华,即所谓“文化地生辉,地以文益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华夏名山胜水何止千万,像西湖山水那样自唐以来,被文学艺术史上几乎所有的大家写人诗文书画连篇累牍的却是绝无仅有。所以有人提出,西湖山水的文化甚至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即“西湖学”来研究。

袁枚这首诗的意义,在于他继苏东坡诗对西湖山水加以“自然的人化”之后,揭示了西湖山水“人化和自然”之美。西湖山山水水之间,到处有人文的渗透,到处是历史的熔铸,大到古刹梵宇、名人墓葬、堤岛园囿、石窟塔幢,小至一花一草、一泉一台、一亭一榭、一碑一刻,有的是豪杰名流留下的文物古迹,更多的则是无数无名的能工巧匠辛勤劳动的结晶。白居易、苏东坡、岳飞、于谦、张苍水、秋瑾、李叔同、章太炎们当然是“伟人”,一代又一代工匠又何尝不是西湖的知己。青山有幸埋忠骨,埋骨西湖山水间的历代英魂,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人格、智慧和力量,他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其实,西湖是一个潟湖。根据史书记载:远在秦朝时,西湖还是一个和钱塘江相连的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当时环抱着这个小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汐的冲击,泥沙在两个岬角淤积起来,逐渐变成沙洲。此后日积月累,沙洲不断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扩展,终于把吴山和宝石山的沙洲连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冲积平原,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了开来,原来的海湾变成了一个内湖,西湖就由此而诞生了。关于“西湖”这个名称,最早开始于唐朝。在唐以前,西湖有武林水、明圣湖、金中湖、龙川、钱源、钱塘湖、上湖等名称。到了宋朝,苏东坡守杭时,他咏诗赞美西湖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美人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一个“西子湖”的雅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此身未把西湖抛,一半勾留是岳庙。袁枚就曾感叹:“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不管西湖的歌舞如何升平,日月双悬,乾坤半壁永远只为他。不要说西湖为何独重于他,一句“青山有幸埋忠骨”,道尽了西湖的无比荣幸。也不要问为何只因有他才“人间始觉重西湖”,他背上那四个字“精忠报国”是如此轰然地击中每个中国人的心。

转过身来,西湖仍然是碧水青天,湖光山色,清流不倦,旧梦沉醉,似永不忍侵袭他的安静。对我,不管身在西湖之中还是之外,在心里,仍然静静放着一个西湖。只是,站在西子湖畔,仿若执子之手,才知已阅尽人间姹紫嫣红,任它无穷烟波,无情岁月,无限相思。




相关内容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员)作品成果展(三) 2025-01-21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2025-01-20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2025-01-20
东岳村转型背后的传奇人物 2025-01-16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员)作品成果展(二) 2025-01-1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