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特别关注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远逝的灶头画和印糕版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禹杭履迹
 
杭州Discovery·西湖⑭丨西湖边有座武松墓,他就是《水浒传》里的武松吗?
来源: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非常西湖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4-04-26

四月的西湖,春风荡漾,生机勃发。青山中,秀水畔,散落着的大大小小名人墓,是西湖历史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被称为“西湖人文荟萃之地”的孤山,自北宋隐士林逋在此“梅妻鹤子”终老一生后,成了许多名人心仪的长眠之地。

在西泠桥北口往西几十米的地方,可以看到一座圆形的坟墓,面朝着西湖,墓碑上写着“宋义士武松之墓”字样。随着天气转暖,坟头草堆渐绿,相比西泠桥头苏小小墓前的热闹,这里通常游人稀少。

微信图片_20240426113205.jpg

武松,《水浒传》里的打虎英雄,一部虚构小说中的人物,为何会在西湖边有一座墓?这个武松和故事里的武松是否为同一个人?许多人路过此地或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给这座墓的百年历史变迁增添了虚实交错的传奇色彩。 

微信图片_20240426113207.jpg

涌金门外挖出武松之柩

关于武松墓的发掘,要追溯到清朝。陆次云所撰《湖壖杂记》记载,钱塘江边六和塔下曾出土刻有“武松之墓”的石碑,这和小说里武松的结局似乎可以联系得上。

微信图片_20240426113209.jpg

《水浒传》里的武松出生于清河县(今山东阳谷),在征讨方腊过程中被飞刀所伤,痛失左臂,于六和寺出家。六和寺的原型便是西湖之南的六和塔。六和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塔边的寺院也叫塔院,换过好几个名字,大和寺、六和寺等。南宋时期,智昙重建六和塔后,官府赐额“慈恩开化教寺”。在之后的八百多年间,开化寺同六和塔一起屡毁屡建,如今已不存在了。

微信图片_20240426113211.jpg

六和塔武松雕像

另一说法称,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涌金门附近出土了武松的棺材。艺术教育家姜丹书在《姜丹书艺术教育杂著》中记叙了他的好友吴剑飞(国文、历史教师)童年时期目睹这一事件的情景:

当时的他9岁(按年纪推算,是1893年),有一天,跟着父亲前往涌金门外的三雅园去吃茶,走过涌金门头,有许多工人在修筑城墙,他正巧瞥见一具已被挖起来的棺材,尸体头部靠着的棺材正面板上写了“武松之柩”四个大字,“宋体,每字大约六寸见方,凸刻,贴金,金色未变,全棺完好,比平常的大,漆色黑里泛红”。

比平常的大,这点倒是和小说中武松身高八尺的大汉形象有些契合。杜月笙出资重修武松墓

涌金门为古代杭州西城门之一,《水浒传》中的“浪里白条”张顺丧命于此,如今还有张顺塑像立在涌金池畔。民国时期杭州开始拆城,涌金、清波、钱塘三门间城墙均被拆除,改建为南山路、湖滨路,后来在故址立了碑志。

微信图片_20240426113213.jpg

微信图片_20240426113214.jpg

还有一个题外话,在百年前的杭州,去西湖边喝茶是寻常之事。李叔同曾说过,1902年他第一次来杭州,就曾到涌金门外吃过一回茶,顺带看了下西湖风景。吴剑飞所提到的三雅园是当时最有名的茶馆之一,它所在的涌金楼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1965年改建为涌金茶室,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相当受市民欢迎的喝茶之处,2003年开始归西湖天地经营管理。

微信图片_20240426113216.jpg

说回武松。棺木下落如何,不得而知,但后来,西泠桥头荒草地上多了一土冢,竖着一块毛石小碑,题曰“武松之墓”,民间便默认是从涌金门外迁移至此地的。

再之后,据说是同盟会成员、辛亥革命后在浙江屡任要职的高尔登为武松墓立了碑,上书“宋义士武松之墓”。到了1924年,上海青帮“三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重修此坟,就原坟加驳石基,浇混凝土,换长碑,并建石坊,匾额“嵚(qīn)奇瑰伟”四字,楹联“失意且伍豪客,得时亦一英公”,仍为高尔登所写。

当时的上海名医陈存仁在《上海老中医眼里的杜月笙》一文中写到,他将一段报纸上的新闻念给杜月笙听:“杭州西泠桥畔,新建‘武松墓’,墓碑上刻着‘宋义士武松之墓’,落款具名的是黄某、张某和杜月笙三人。”杜听了“哈哈一笑,显得非常高兴”。

杜月笙钟情于孤山脚下、西泠桥畔这块“风水宝地”,还曾在此购置一栋二层别墅。新中国成立后,杜月笙旧居收归国有,20世纪70年代末,曾在此办过“秋瑾史迹陈列馆”。1999年,在原宅基础上拆除重建,辟为中国印学博物馆。20年前西泠桥边原样恢复

虽说百年之前西泠桥畔就有武松墓,但与现今的并不是同一座。

1956年2月,孤山、西泠桥一带的14座坟墓被拆除,其中就包括武松墓。到了1964年底,更大规模的拆墓行动在杭州展开,波及孤山和西泠桥附近30余座名人墓冢,秋瑾墓、陶成章墓、苏小小墓、武松墓均被拆。

据说武松墓被掘开时,腐朽的棺柩里,确实有白骨,工人们把遗骨盛进骨瓮,由汽车运往龙井路双峰村边的吉庆山马坡岭脚。

十几年后,部分被迁走的坟墓又陆续回到了西湖边。

1981年,秋瑾墓在西泠桥的另一端重修;1988年,在苏小小墓亭原址上修造了六角攒尖顶亭“慕才亭”;2000年后,章太炎墓、于谦祠等一批名人墓葬及纪念祠堂也被回迁或恢复。鸡笼山脚下建起了“西湖文化名人墓地纪念碑”,纪念仍埋葬在那里的诗僧苏曼殊、求是书院创办者林启等文化名人。

微信图片_20240426113218.jpg

说回武松。棺木下落如何,不得而知,但后来,西泠桥头荒草地上多了一土冢,竖着一块毛石小碑,题曰“武松之墓”,民间便默认是从涌金门外迁移至此地的。

再之后,据说是同盟会成员、辛亥革命后在浙江屡任要职的高尔登为武松墓立了碑,上书“宋义士武松之墓”。到了1924年,上海青帮“三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重修此坟,就原坟加驳石基,浇混凝土,换长碑,并建石坊,匾额“嵚(qīn)奇瑰伟”四字,楹联“失意且伍豪客,得时亦一英公”,仍为高尔登所写。

当时的上海名医陈存仁在《上海老中医眼里的杜月笙》一文中写到,他将一段报纸上的新闻念给杜月笙听:“杭州西泠桥畔,新建‘武松墓’,墓碑上刻着‘宋义士武松之墓’,落款具名的是黄某、张某和杜月笙三人。”杜听了“哈哈一笑,显得非常高兴”。

杜月笙钟情于孤山脚下、西泠桥畔这块“风水宝地”,还曾在此购置一栋二层别墅。新中国成立后,杜月笙旧居收归国有,20世纪70年代末,曾在此办过“秋瑾史迹陈列馆”。1999年,在原宅基础上拆除重建,辟为中国印学博物馆。20年前西泠桥边原样恢复

虽说百年之前西泠桥畔就有武松墓,但与现今的并不是同一座。

1956年2月,孤山、西泠桥一带的14座坟墓被拆除,其中就包括武松墓。到了1964年底,更大规模的拆墓行动在杭州展开,波及孤山和西泠桥附近30余座名人墓冢,秋瑾墓、陶成章墓、苏小小墓、武松墓均被拆。

据说武松墓被掘开时,腐朽的棺柩里,确实有白骨,工人们把遗骨盛进骨瓮,由汽车运往龙井路双峰村边的吉庆山马坡岭脚。

十几年后,部分被迁走的坟墓又陆续回到了西湖边。

1981年,秋瑾墓在西泠桥的另一端重修;1988年,在苏小小墓亭原址上修造了六角攒尖顶亭“慕才亭”;2000年后,章太炎墓、于谦祠等一批名人墓葬及纪念祠堂也被回迁或恢复。鸡笼山脚下建起了“西湖文化名人墓地纪念碑”,纪念仍埋葬在那里的诗僧苏曼殊、求是书院创办者林启等文化名人。

微信图片_20240426113220.jpg

武武松刺杀蔡京之子“蔡虎”是真的吗?

宋朝的说话艺术中(说话是宋代的一种曲艺,有点像今天的说书),已出现了武松这一人物。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也有记载,“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更要杀人。”这么看,是一个不遵守戒律的佛门行者。

武松在《水浒传》里以景阳冈打虎、怒杀潘金莲与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一系列故事而为人熟知。杭州民间也有关于武松“打虎”的传说,只不过打的不是真虎,而是蔡京之子“蔡虎”。

这个说法大多来自1929年为顺应“西湖博览会”而出版的《游西湖的伴侣》,书中《武松仗义刺蔡鋆》一文称:武松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涌金门外的卖艺人士,后受知州高权赏识,担任提辖,后来蔡京之子蔡鋆(yún,在人名中亦读jūn)继任知州后鱼肉百姓,武松将其刺杀,被捕后死于狱中,民众集资在西泠桥畔为其建墓。

此说法流传甚广,并称其来自《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但据学者考据,三本地方志中并无此记载,《西湖大观》更是“查无此书”。蔡京生有八子,且名里均有“攸”字旁(蔡攸、蔡鯈、蔡翛……),“蔡鋆”很可能为杜撰,而《杭州府志》中记载的历任知州也无“高权”一人。所以这个故事基本站不住脚,只是改头换面版的“武松打虎”罢了。

《水浒传》里的武松逝于六和寺,享年八十善终。而西湖边的这位武松,生平已很难考证,在经历了历史浮沉之后,带着他的传说长久地安眠于秀美的湖光山色之中。

微信图片_20240426113221.jpg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湘音汇|杨时开筑湘湖,北宋水利工程的丰碑 2025-01-21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2025-01-20
年味好浓!杭州最有烟火味的弄堂,这几天车水马龙!它还是个历史满满的地方… 2025-01-20
西湖之谜系列|“三潭”如何印月? 2025-01-16
浙水敷文 · 名碑赏析丨名门进士 科学巨擎 2025-01-14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