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600年来,西湖一直是昆曲的交流“基地”之一,许多昆曲名家、曲友在杭留有遗迹,可寻可访,但却一直鲜为人知,“韬庵”便是其一。 “韬光”在哪里?肯定回答:在北高峰;“韬庵”在哪里?知者就少了。韬光是旅游胜地,韬庵呢?回答此问题先得从为啥建韬庵说起。 2001年5月,中国昆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消息传出,从明代逶迤而来,今已“步履蹒跚”的昆曲再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昆曲14世中叶起源于江苏昆山,文辞华丽典雅,曲调清逸婉转,舞姿细腻优美,武功卓绝,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是中国戏曲艺术美质的集中代表。鼎盛时期,昆曲曾红透半个中国,对京剧和地方戏曲产生了巨大影响,享有“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美誉。昆曲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已超越了民族与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文化财富。 昆曲 其实,600年来,西湖一直是昆曲的交流“基地”之一,许多昆曲名家、曲友在杭留有遗迹,可寻可访,但却一直鲜为人知,“韬庵”便是其一。 “韬庵”是昆曲在西湖的重要基地。1920年,对俞粟庐的唱曲艺术敬仰备至的上海爱国实业家穆藕初先生,担忧昆曲艺术“将臻湮灭如广陵散”,慷慨捐资,在杭州北高峰腰际韬光寺侧,建成一座两层七开间专供票友名家避暑拍曲用的别墅,并以“江南曲圣”俞粟庐的别号“韬庵”命名。这与唐代高僧韬光禅师在此建寺修行而命名“韬光”有异曲同工之妙。 穆藕初 1921年夏天,别墅落成,穆藕初这位留美硕士、纱厂巨头便急切地邀集刚成立的“昆曲保存社”成员俞粟庐及其子俞振飞、徐凌云、沈月泉等曲友登山作雅,在韬庵拍曲之余,探讨昆曲的前途,思考面临的问题。此后,在穆藕初的竭力推荐与重金资助下,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为俞粟庐灌制《三醉》、《定情》等唱片13面,一代宗师的唱腔得以保存至今,殊为不易。 四十年前的韬庵 在此“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佳处,昆曲精英们流连忘返,乐不思蜀。昆曲大师俞振飞1947年在《穆藕初先生与昆曲》一文中回忆说:“韬庵地临半山,门前修竹万竿,终朝凉爽,红尘远隔,凭栏清歌,笛声与竹响相和答,倏然尘外,不知世上尚有暑日炎炎矣!年逢暑期,先生必招要登临……”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 由此看来,韬光之韬庵历久尚存,是一个很值得纪念的特殊场所。有关方面在收集关于昆曲的历史文物和遗迹时,应尽早采取措施,抢救岌岌可危的韬庵,保护昆曲遗迹,让古老的昆曲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也为西湖增添一处新的人文景观。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