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似水年华
 
运河文史 | 花开多哈——大运河申遗纪实
来源:《华夏文明印痕:大运河(杭州段)申遗纪实》  作者:李郁葱 李浥  日期:2024-06-24

参加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的杭州市代表团:

欣闻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今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谨向代表团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

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意味着大运河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完整性和我国政府为保护大运河遗产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杭州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和浙东运河的起点。大运河申遗成功,必将极大地提升杭州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对我们推动杭州高起点上的新发展,建设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一直将保护大运河作为重要使命,多年来在大运河保护和申遗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我们要以此次成功申遗为契机,严格按照世界遗产保护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大运河杭州段的保护、管理和建设工作,努力把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得更好。

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

2014年6月22日

好事更多磨

北京时间2014年6月22日15时19分,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主席玛雅萨公主为大运河敲下了手中的小槌。

微信图片_20240624094949.png

市委、市政府的贺信,也第一时间送达杭州市代表团。这一刻,无论在不在现场,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杭州和中国大运河沿线的城市,都等待着这一刻。

大运河申遗成功,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又增添了一份厚重,提升了杭州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提高了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这不仅给运河的保护、管理、研究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且对周围环境的改善,整座城市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提升等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人类罕见、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评选标准共有六条,这“六条标准”可归纳为创造价值、交流价值、见证价值、典范价值、环境价值和关联价值,唯有符合其中的至少一项(关联价值不得单独使用),才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递交的申遗文本所阐述的理由中,除关联价值外,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中国大运河符合了其中三条标准:

1.创造性的天才杰作。中国大运河以其世所罕见的时间与空间尺度,证明了人类的智慧、决心与勇气,是在农业文明技术体系之下难以想象的人类非凡创造力的杰出例证。(符合标准I);

2.漕运文化的独特见证。中国大运河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已消逝的一个特殊的制度体系和文化传统——漕运的形成、发展、衰落的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深远影响。(符合标准Ⅲ);

3.一个历史时期的典范。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延续使用时间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运河,被《国际运河古迹名录》列入作为世界上“具有重大科技价值的运河”,是世界运河工程史上的里程碑。(符合标准IV)。

——列入大运河遗产标准的还有一条关联价值:中国大运河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大一统思想与观念的印证,并作为庞大农业帝国的生命线,对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大运河通过对沿线风俗传统、生活方式的塑造,与运河沿线广大地区的人民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关联,成为沿线人们共同认可的“母亲河”。

仿佛是水到渠成,仿佛是从平静的水域抵达了目标。但水面之下,其实有着种种暗礁和潜流。很多国家都在努力争取世界文化遗产这块金字招牌,中国大运河能否突出重围并非十拿九稳。

让我们把时间推回到2014年6月,把视线重新投向当时的多哈。


中国大运河沿线多个城市的申遗代表团从不同的地方齐聚多哈,内心的希冀是火热的,但多多少少有些忐忑。文本第一次递交时需要再补充材料,这一度让大家很紧张。还好,在各方的努力之下,补充材料很完善。或许是这次补充,给众人的激情加上了一点理性:申遗并非一帆风顺,在过程中或许会有意外。

当时的煎熬如今已经很难去描述了。按照多哈大会原定的程序,世界遗产委员会将讨论36项申请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单的项目,并审议共计981处遗产中的100多处遗产的保护状况。大会对遗产的审议排位,是按照字母来的,中国大运河遗产申遗排在第八位待审。

卡塔尔与北京时差5小时,在北京时间6月20日晚上11点55分,申遗现场传来消息,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在审议第四个项目,大运河排在第八,当天来不及审议了!

这种推迟会让人有种不上不下的感觉,而5分钟后,有了更确切的消息:大运河被安排在6月21日上午,也就是北京时间21日下午,第五个送审。

到了21日,意外的状况又发生了:排序临时有所调整,其他项目被提前审议。在大家翘首以盼中,大运河迟迟未能登场。

被推迟1天审议,这是21日最后的消息。

这个推迟,坊间有很多种说法,但推迟造成的一个客观事实是,当时很多赴多哈的代表团成员的回国机票只能改签。时任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副主任姜师立后来接受采访时说:“多哈当地时间20日下午4点,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进入项目审议时间。前两天,一直没轮到中国的大运河项目,其间还经历日本、荷兰等多个国家的项目加塞,本来我们都买好21日晚上回国的机票了,但下午中国代表团申诉无果后,只好改签机票,向领导请示,延长在国外逗留的时间得到批准。”

因为“加塞”而推迟属于正常的议程调整,3年前,西湖也曾经因为部分工作人员的时间问题,通过正常程序申请提前审议,并得到了大会委员会的批准。

多哈大会审议的36个遗产项目中,其中文化项目26个,自然项目8个,文化自然混合遗产项目2个。这么多的项目,牵涉到方方面面的人和事,这个理由的提出完全成立,但西湖提前审议着急的是别人,而此刻轮到自己,却又是另一番感受了。现场大家都很焦急,也和主席团进行过沟通,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句古话,叫夜长梦多。

又是一天焦灼的等待,北京时间22日14点30分,也就是多哈当地时间22日上午9点30分,终于开始审议中国大运河项目。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米歇尔负责介绍大运河项目,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给出的意见是补充材料、明年再报。这个开场使得申遗代表团成员的心又悬了起来:难道要明年重新来过吗?在米歇尔介绍时,大运河项目的PPT图片却征服了现场,做得实在太漂亮了。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现场的网络都断了,也许是中国人都涌上去观看造成的网络堵塞,国人都在关注运河申遗的命运。

值得一说的细节是,介绍时间一般为5分钟到10分钟不等。主席台正上方挂着倒计时牌,提醒每位发言人注意发言时间。当时的大屏幕上,运河的古桥、堤坝、沿岸民居的图片配合陈述被缓缓展示在众人眼前,大运河的展示时间是:19分12秒。这个时间创下了那届大会开幕以来,陈述用时最长的纪录。甚至在陈述结束时,米歇尔还意犹未尽,表示自己发言之前,发言稿一改再改,再慎重都觉得不够。

米歇尔介绍完之后,中国大运河申遗的助攻来了,牙买加代表第一个发言,他帮中国说话了,认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提的意见,可以在成为世界遗产后再进行完善。印度的代表也发言支持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我被大运河深深震撼了,我支持它入选。”哈萨克斯坦代表发言,建议列入,他说:“这是我见过的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路,我理解专家觉得陈述准备时间不够的心情。”

在这三个国家代表发言表示大运河可立即列入后,马来西亚、葡萄牙代表都发言支持列入。葡萄牙代表说得很直接:“请组委会直接入选它吧。”马来西亚代表投下赞成票时说:“期待接下来能了解到这次申请范围之外的运河。”

随后,黎巴嫩提出需增加标准。

但之后的土耳其、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塞尔维亚、德国等国家都支持列入,有国家提出缓冲带问题可以以后解决,建议现在列入。

在各国代表发言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代表发言,说运河体量大,牵涉遗产较多,建议给大运河更多的时间。

中国代表团力争翻盘列入第一类,即成为立即列入的项目。中国代表陈述了对提出意见的回复,而各成员国代表一致赞同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如果没有异议,那就,恭喜中国。”玛雅萨公主敲下了手中的小木槌,现场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许多国家的代表站起来与中国代表握手恭喜。这一刻,世界的目光都注视着中国大运河。这一刻,是北京时间15点19分,中国大运河整个申遗过程持续了50分钟。

中国代表团团长童明康致词说:“大运河申遗是史无前例的遗产保护过程。大运河的申遗使世界遗产的保护理念在中国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1.7亿民众中得到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

八年磨砺,中国大运河终于得到世界的肯定,这种喜悦的心情难以言表。多等了一天,带来的喜悦也是加倍的,这种幸福感,让人倍加珍惜。

回首申遗路,也是可圈可点:

2006年12月,大运河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式启动。

2007年9月,“大运河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在扬州挂牌成立。

2009年4月,由国务院总牵头,8个省市和13个部委联合组成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正式建立省部协商机制,大运河申遗上升为国家行动。

2012年6月,完成申报遗产点段的“四有”基础工作,即有保护标志,有保护区划,有保护管理机构,有遗产档案资料。

2013年初,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了首批申遗点段,它们分布在8个省市的31个遗产区,涉及27段河道和58处遗产点,河道总长1011公里。正式申报文本送达世界遗产中心。

2013年7月-8月,迎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现场考察、评估。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审议并通过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申请。

沧桑之河的新生

中国代表团终于可以开始庆祝了。

从2006年算起,中国大运河申遗经历了八年长跑,而在这长跑中,杭州贡献了至关重要的一笔:对运河的综合保护走在全国前列,不仅理念创新,还率先启动杭州段大运河立法。而杭州段保留原来的航运、水利等功能,广济桥、拱宸桥作为古老多孔桥梁在运河申遗的众多城市中具有典型性。

参与《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撰稿的王喆说:“对ICOMOS的遗产专家来说,杭州段运河就像一具活着的木乃伊,这足以令专家惊叹和激动。”在他看来,活着的历史,就是价值。那些至今萦绕在杭州段运河边的市井烟火气,非但不是缺陷,反而是一种稀缺的财富,因为它让历史变成了一个动词,融入了杭州人民的美好生活之中。

中国大运河拥有无与伦比的时间与空间尽度,拥有无数的码头、船闸、桥梁、堤坝,漫长河道边的衙署、官仓、会馆,而这条由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共同构成的雄浑大河,时至今日仍在使用。

中国大运河,继法国米迪运河、加拿大里多运河、荷兰阿姆斯特丹运河、比利时的中央运河、阿曼的阿夫拉贾灌溉体系、英国的旁特斯沃泰水道桥与运河、伊朗的舒希达历史水利系统后,成为第八条申遗成功的人工河。

但以漕运为标志的中国大运河,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一条运河千里长,运河两岸是故乡。杨柳桥头依古塔,千村万落耕织忙……一条运河千年久,涛声桨影岁月流。几多英雄从此出,青山夕照水悠悠……”一曲《运河谣》吟唱出大运河作为历经千年的流动遗产的无穷魅力。

这条饱经风霜的沧桑之河,在农耕文明时代编织出了运河南端的繁华市井,沿河的米市巷、卖鱼桥、富义仓,展现了一幅繁华的“运河上河图”;工业文明时代,一条先进的“工业长廊”在此展现,沿河工厂林立、奔竞不息;进入生态文明的当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依水而居成为品质生活的符号。

微信图片_20240624095009.jpg

申遗后的大运河如何更好地发展,成为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话题。几乎所有参与中国大运河申遗的专家和官员都有一个共识,申遗成功不是最终目的,是一个新的起点。在后申遗时代,肯定会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大运河的保护和管理,会调动各个部门的力量来管理相关项目的建设,从而带动文化遗产保护、运河生态建设、旅游开发等。申遗成功唤起的是对大运河的重新审视与思考,无论如何,一座生机盎然的新花园已经向我们敞开。


相关内容
打造展示杭州历史文化的优质平台 2024-12-12
回忆余杭鸬鸟羊毛衫厂 2024-12-10
钱茂伟|杭大学习生活忆旧 2024-11-20
因为历史,所以现在:一位老人的抗美援朝记忆 2024-11-11
良渚古城发现记 2024-11-0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