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涤山古名大辟山,在浙江余杭县西南。清代宣统《临安县志》卷一《舆地志·寺观》记载,汉元封三年(前108)建宫于大涤洞前。此说当不实。宋代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二十四《大涤山洞天》条说:“或言:此山清幽,大可以洗涤尘心,故名。”道教将其列入三十六洞天之第三十四,名大涤玄盖洞天。元代邓牧《洞霄图志》卷三《大涤洞》条引《茅君传》说:“第三十四洞天,名大涤玄盖之天,周回四百里,内有日月分精,金堂玉室,仙官校灾祥之所,姜真人主之。”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三十六小洞天》说:“第三十四天目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天盖涤玄天,在杭州余杭县属,姜真人治之。”杜光庭在《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三十六洞天》中说:“天柱山大涤玄盖洞天,一百里,在杭州余杭县天柱观。”据此,道书将余杭的大涤山、天柱山(与大涤山相对)和临安的天目山视为同一洞天。天柱山被列为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五十七福地。 据记载,从三国时代起,已有道士居大涤山、天柱山修道。《云笈七签》卷八十五《尸解部二》记载:“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少明五经,兼通星纬。见汉祚之将尽,天下向乱,乃叹曰:值此衰运,官高者危,财多者死,当世荣华不足贪矣!乃学道术,尤明六甲,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厨。精思于天柱山中,得石室内《九丹金液经》,能变化万端,不可胜纪。”《洞霄图志》卷五记载,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十三岁时游华阴山,在石室中得到石函,内容为神虎内真紫元丹章。后晋室动乱,于是到余杭大涤山,依林为舍,独居十余年。《晋书·隐逸传》也记载了郭文的事迹,说:“余杭令顾飏与葛洪共造其舍,携与俱归。飏赠以物,不纳,辞归山中。王导闻其名,遣人迎之,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病卒,葛洪、庾阐并为作传。”《洞霄图志》卷五还记载,许迈,字叔玄,一名暎(多作映——引者注),后改名玄,字远游。与许逊、许穆为再从兄弟。初立精舍于垂溜,东晋永和二年(346)移入临安西山,即今大涤山。“登岩茹芝,渺然自得,有终焉之志”,后莫测其所终。 ▲《洞霄图志》中有关洞霄宫的记载 至唐代,大涤山道教开始兴盛。除张整、叶法善、司马承祯等游历此山外,住山道士亦多有著名者。潘先生,名字不详,遍游山川,止于天柱山。唐高宗闻其名,弘道时(683)敕建天柱观使居之。朱君绪,字法满,余杭人。年十八入道,居玉清观,后拂衣入天柱山修道,所编纂的《要修科仪戒律钞》十六卷是唐代道教戒律建设的代表作。暨(翼)(卢) 齐物,字子虚,师玉清观朱君绪受法箓,随入大涤山精思院。创垂象楼三间,又名书楼,积书数千卷,日以著述为事,后不知所之。吴筠,字正节,华阴人。开元间(713-741)南游,后止于余杭天柱山。于大历十三年(778)作《天柱观碣》(又名《天柱山天柱观记》),常行教于江汉,同年卒于剡中,归葬天柱山西麓。白元鉴,西川成都人。玄宗幸蜀时,为威仪道士,住上皇观。后周游山川,止于余杭天柱观。居四十年而逝。作有《大涤十咏》。夏侯子云,从峨眉山来,师从司马承祯十数年。承祯卒,乃于大涤山中筑药圃,种芝术之属。天复间(901-903)归隐东峰,不知所在。闾丘方远,字大方,舒州人。年二十九,师香林左元泽,既得道,乃遍游名山,后止于余杭天柱山。钱武肃王师事之,号玄同先生。唐景福二年(893),为筑室以居之。乾宁二年(895),钱镠与之相度地势,改建天柱观。昭宗屡诏不起,赐号妙有大师。曾撰《太平经钞》二十卷行于世。郑元章,字博文,十五岁入道,依真系大师李归。景福二年,与闾丘方远同居天柱山精思院。昭宗赐号正一大师冲素先生。后卒于精思院。 大涤山之宫观,当以天柱观为最早。邓牧《洞霄图志》卷六《天柱观记》云,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于大涤洞前建坛,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命道士潘先生于其地建天柱观。五代末,改名天柱宫。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称洞霄宫。天圣四年(1026),认定大涤洞天为天下名山洞府之第五。 宋代,大涤山道教十分兴盛。《洞霄图志》卷五列有宋代列仙、高道二十余人。这里略述其中著名者。冯德之,字几道,河南人。少习儒业,书无不读,京师号“冯万卷”。后弃家入道,皇帝下旨让他住杭州洞霄宫。宋真宗敕修《道藏》,令知郡戚纶、漕使陈尧佐,选其与冲素大师朱益谦等在洞霄宫修校成藏以进,张君房辑其精华曰《云笈七签》。唐子霞,政和间(1111-1117)入道洞霄宫。性嗜读书,尤长著述。政和二年(1112)撰成《大涤洞天真境录》。后远游,不知所终。喻天时,字齐仲,号蟾华子。自幼肄业洞霄宫。政和间,以诗科试中选,精于天文、历数、谶纬、医药之学。宣和年间(1119-1125),敕住信阳军神霄万寿宫。淳熙三年(1176)卒,归葬于大涤山栖真洞侧。陆维之,字永仲,一名凝之,字子才,余杭人。隐于大涤山之石室,人因以石室称之。高宗召见,辞疾不赴,高宗览其所作诗,甚为称许。贝大钦,号懒云,南宋末人,奉诏住持洞霄宫,建洞晨观。此外,石自方、叶彦球、李明素、陈希声、俞延禧、王思明、龚大明、孙处道、周崇道等,曾经先后主持洞霄宫。”又有何士昭、王林、杨乃诚、陈良孙、王思明、朱真静等在大涤山的道士见诸史载。两宋时,除洞霄官不断修葺扩建外,在余杭还新建了若干宫观。例如,洞晨观,南宋道士贝大钦建,景定三年(1262)赐额。冲天观,初名上清道院,后经扩建,咸淳九年(1273)赐此额。 入元,大涤山道教继续发展,著名道士较多。张希言,第三十三代天师张守贞之孙,曾住持龙虎山演法观,敕授冲妙大师号,江州都道正,管领余杭大涤山洞霄宫。宋咸淳(1265-1274)初,宣醮内廷,赐号妙有大师。元至元戊寅(1278),授崇道冲应清真大师号、洞霄主席,后兼领太乙宫。朱特立、吕贵实在天柱岭建清真道院,至元十四年(1277)受元帝封号。贝守一(1199-1280),号月溪。“通经史,贝大钦韧洞晨观,命开山,领袖斋道千余人,筑居避喧丈室。久之,迁九锁外山庵”。元至元戊寅,序升主席,授凝真抱素大师号。周允和(?一1285),字谦弗,号清溪。年十八岁,入大涤,师冲妙先生。郎如山(1226-1297),字鲁瞻,自号一山,世为余杭望族。幼礼大涤山洞霄明一先生杨公、明一师凌公,又师刘先生。年十八,任事于洞霄宫。宋景定间(1260-1264),居延翔馆,赐号总教大师。元至元丁丑(1277)开西湖崇真观。逾年,领洞霄宫主席,兼西太乙宫,掌浙西道教。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升本道道录、洞霄宫提举知宫。元贞元年(1295),奉旨提点住持洞霄宫兼管本山诸宫观事,大德元年(1297)卒。朗如山有徒杨清一(1248-1299),字元洁。“蚤遇明师,精于符法”,初为东太乙宫法师,后“改升西太乙宫,继朗公席”。沈多福,字介石,至元年间(1264-1294)住大涤山,大德(1297-1307)初,住持洞霄宫,对修复大涤山宫观出力甚多。他的徒弟孟宗宝编有《洞霄诗集》。舒元一,临安人,先后任洞霄宫副宫事、浙西道道教提举、洞霄宫提举知宫、洞霄宫住持提举知宫,筹建元清宫。元代除对大涤山原有之洞霄宫、冲天观等进行修葺外,又新建有若干宫观:元清宫,始建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落成于大德三年(1299),有寥阳殿、璇玑阁等。白鹿山房,初为唐吴筠所构石室,宋道士陆维之筑舍,元道士沈多福扩建为道院,成于大德九年(1305)。清真道院,建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有屋五六十楹。叶林(1248-1306),字儒藻,一字去文,号本山,杭州钱塘人,有道行,有诗作。邓牧(1247-1306),字牧心,钱塘人,自称三教外人,又号九鉴山人,世称文行先生,著作有《洞霄图志》《游山志》《杂文稿》及诗文集《伯牙琴》等。 《洞霄图志》卷一《宫观门·道院》中记载,洞霄宫内正一派有三个支派,即三院,上清、精思、南陵。后分为十八斋。左庑七斋,即山隐、山素、岫隐、嵩隐、怡云、粟隐,为上清院派,回紫为南陵院派。右庑四斋,即清隐、谷隐、盘隐,也是上清院派,清虚则为南陵院派。正面七斋,即壶隐、橘隐、悠然、闲隐、学隐,为上清院派,怡然、碧壶,为精思院派。上清院派出自闾丘方远,南陵院派奉祀许逊真君,有可能是净明道的分支之一,精思院派出自唐代高道朱君绪。总之,都属于正一派。 元末,洞霄宫遭兵火。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起,贾守元、吴逢源、龚自然、曹元隐等道士耗时二十余年重建,大体恢复旧貌。继有道士周应常、詹道成等在此修炼。明末,“今半颓残矣”。 ▲洞霄宫遗址 清康熙元年(1662),有道士孙道元(1604-1677)及其弟子吴象岩、陈戴墨、翟翥缑、魏大成、陆尔仁、徐国祥等正一清微派道士在此修道。其中徐国祥,字端仁,自号大涤山人,仁和(今杭州)人,“幼好道书,事陆浦沾为师,天性淡泊,知识清旷。时往来洞霄,有振起元宗之概”。 从康熙年间起,开始有全真道士进入大涤山。首先是金筑老人。关于他的情况,《金盖心灯》卷二《金筑老人传》记载,金筑老人,“字号三见而三异:《洞霄闻人志》载,盛青崖,江南桐城人,明末进士,隐天柱观;《杨氏逸林》载,樵云氏者,桐乡人,姓盛,名未详。明末进士,值世沧桑,高隐大涤,自号退密山人。《菰城拾遗》载,异人金大涤,学富五车,尝自比管、乐。明亡遂隐,初休金盖山之白云居,更号樵云,既归老于天柱金筑坪。……著作颇多,石庵辈梓以行世”。诸书记载不一。金筑老人为清初隐君子之一,曾从王常月受戒,为龙门派第八代弟子。他在浙江余杭金筑坪启天柱观派,以浙江余杭金筑坪天柱观为传道中心。潘太牧,字牧心,吴兴世家子。明末入天柱山金筑坪,清康熙三年(1664)受戒律于金筑老人,为龙门第九代,越二十一年逝。潘太牧传第十代王清虚(号洞阳),王清虚传第十一代潘一元(字天崖,余杭人)。此后承传不详。 贝本恒 (1688-1758),字常吉,淮阳人。年十七,礼武当袁正遇为师,度为道士。《长春道教源流》和《余杭县志》均称贝本恒“师之学,宗郝(太古)真人,先明易道之源,晚造神仙之域”。据《诸真宗派总簿》,华山派字辈前二十字为:至一无上道,崇教演全真,冲和德正本,仁义礼智信。由此可推断袁正遇为托名郝太古为祖师的华山派第十四代弟子,贝本恒则为第十五代弟子。袁过世后,贝本恒至茅山乾元观求王常月律师授修真戒律。此事当不确。因为此时王常月早已不在人世。不过,贝本恒有龙门派的学源则是无疑的。因为《道统源流》记载,贝旭阳律师名清升,原名常吉。先皈依郝祖所开华山派,得名同仁,后遇樊师于武林,又皈依龙门。后主大涤山洞霄宫讲席。康熙五十八年(1719),贝本恒“结茅于武康(按:浙江旧县,1958年并入德清)之高池山,参元静炼,得祖炁符箓,施符济人,祈者回应”。乾隆十年(1745),余杭邑侯及乡绅延请他入主洞霄宫。明末以来,大涤山道教渐趋衰微。在贝本恒的住持下,于乾隆十六年(1751)做了一些修复洞霄宫的工作,但是年冬季,洞霄宫无尘殿再次遭遇火灾,从此无力修复而废圮。贝本恒曾以治病、禳疫、叱虎等闻名,又曾组织编《洞霄宫志》,惜已佚。贝本恒弟子有童仁敷、李仁凝、陈仁恩、陆清微、杭雯等。其中,陈仁恩号大涤山人,于易学颇有造诣,著有《周易参议(微)》《黄老指归》二书,对《阴符经》也有所钻研。李仁凝在贝本恒过世后有可能师事龙门派第十一代律师沈轻云为师。嘉庆五年(1800),陆顺豪游洞霄宫并撰《游洞霄宫记》。此时住守洞霄宫者为贝本恒的再传或三传弟子吴一泉、张礼恭等。他们在半个世纪中,在龙门派炽盛的环境中延续了华山道脉。与陈仁恩同时期的住山道士还有陈阳复,是龙门派第十二代弟子。
▲《洞霄宫志》洞霄宫图 此后,1847年夏天,洞霄宫遭遇洪涝灾害,损失较大。咸丰十年(1860)九月,太平军李秀成、陈玉成部与地方团练在洞霄宫一带激战,村民七百余人被杀。洞霄宫道教遭遇重大创伤。光绪年间,龙门派第十九代律师蒋永林入主洞霄宫。光绪十三年(1887)夏出土了宋真宗所赐“金宝牌”。光绪二十二年(1896),玉皇山福星观方丈蒋永林开坛传戒,洞霄宫有16名道童受戒,说明此时洞霄宫还是有一定规模的。 明清以来,洞霄宫可谓每况愈下,逐渐衰微。民国10年(1921)左右,洞霄宫住持毛道士被何道士雇凶手腾道士杀害,道众星散,山林田场被夺占,部分被改为学校。余杭地方绅董请玉皇山福星观方丈李理山派员接收管理,经两年左右的交涉诉讼,民国12年(1923),终于夺回被占山林田场。李理山派其徒弟陈宗云(1904-1972)到洞霄宫做当家。当时在洞霄宫的道士,除了陈宗云外,主要是朱理和、王锦山、孙宗良、石宗良、刘福来、王明显等,此外还收留了一批逃荒出来的幼童。此时的洞霄宫已非常破败。有文提及:“顾华表、丰碑、岩墙、危栋,大率颓圮、摧剥,多不足观。遍游其宫,则蔓草碍步,晃葛嶲途。举古来胜迹,而一一汩没之,诚足令人临风浩叹也。”另一篇文章中也说:“现在是炉不绕烟,烛奴无焰,衰落得不堪言状了。”1936年10月18日,蒋介石一行人到西天目山时曾在洞霄宫短暂停留。1937年农历春节前后,蒋介石、蒋经国等人再次造访洞霄宫。1938年4月,洞霄宫遭遇日本侵略军的破坏,众多房屋被烧毁。1942年,玉皇山福星观道士高信一到洞霄宫,协助陈宗云管理宫务。1949年后,陈宗云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被拘留审查一年。此后洞霄宫上下大殿、金筑坪庙宇被拆毁。历史上曾经繁盛多时的洞霄宫,最终荡然无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