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重磅新书】吴铮强:《真假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武林旧事
 
档案故事|“威尔逊总统号”上的沈善炯
来源:浙大档案馆微信公众号  作者:金灿灿  日期:2024-11-18

编者按

跨越三世纪,走过双甲子。在120余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浙江大学人文荟萃,俊采星驰,涌现出无数求是英杰,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故事在历史档案中流传,在求是记忆中传颂,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代代浙大人前行的道路。百廿回眸,风华不息。为传承弘扬求是精神,特推出“档案故事”栏目,讲述浙大故事,传递浙大声音。本期推出金灿灿《“威尔逊总统”号上的沈善炯》。

“威尔逊总统号”上的沈善炯

文/金灿灿    

微信图片_20241118095340.png

1950年11月,沈善炯(左一)在“威尔逊总统号”轮船上

近日,微生物生化学家、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浙江大学副教授沈善炯的一批档案史料由沈善炯子女捐赠浙江大学档案馆。其中,一张众多留学生在轮船上的照片尤为引人注意。从沈善炯留下的自述材料等得知,这是沈善炯乘坐“威尔逊总统号”从日本驶向香港途中的留影。通过这张照片,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徐徐展现。

“科学不分国界,但科学家有其祖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许多海外科学家和留学生,响应祖国的号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归国之路。1950年8月31日,载有一百多位归国留美学者的“威尔逊总统号”邮轮扬帆起航,驶向中国。这艘在中国科技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船,在它的一百多位乘客中,走出了上面这张照片的主角沈善炯等12位院士,其中邓稼先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叶笃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沈善炯早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拥有丰富的科研经历和广阔的科学视野。他“自小就钦佩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很想以他为榜样,为受尽屈辱的国家做点事情”。他出身农家,家境贫寒,能受高等教育离不开祖国和人民的培养。他说自己“耳中常常想起两句话,一句是我的恩师(张景钺)讲的。临出国前,他对我说:“我等待你,望你学成归来”。一句是家乡的农民讲的。抗战胜利后,我回到农村去,他们对我说:“泉官啊,一看到飞机经过,我们就想,你一定会坐着飞机回来。”饮水思源,我必须对培养我的人有所回报。”出于爱国之心,沈善炯拒绝了老师让他留在美国工作的邀请,义无反顾地登上了归国的“威尔逊总统号”邮轮。

载着游子归来的巨轮在海上乘风破浪。沈善炯常常一个人在暮色苍茫时分走到甲板上去领略一下海风和湛蓝的海上景色,思念着离自己越来越近的祖国和亲人。“我正在走向一个光明的中国。”——这个想法让沈善炯对归国后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微信图片_20241118095343.png

青年时代的沈善炯(左)与同学合影

然而,海上的航行虽然风平浪静,但归途却并不是“顺风顺水”。9月12日,邮轮抵达日本横滨海域。早上7点钟,船上突然响起广播,说三等舱的床位要调整,要求赵忠尧、沈善炯、罗时钧、鲍文奎4人(均来自加州理工学院)带上随身行李,搬到指定房间。习惯于晚睡晚起的鲍文奎并没有听见广播,因而走出三等舱的只有赵、沈、罗3人。舱口有个美国人在等他们,说:“你们在东京的朋友要见你们,快跟我走!”沈善炯走得慢了些,那人就绷着脸说:“Don’t be smart!”(不要自作聪明!)沈善炯感觉到有些不妙。果然,他们被带到头等舱的一个客房里后,自称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官员,将他们分别进行了交叉询问,还强迫他们到厕所脱去衣服,进行全身搜查,并把他们随身行李中他们认为重要的东西悉数扣留。

下午3时左右,他们被小汽艇押送到横滨码头。汽艇一到横滨码头,立刻就由一辆汽车将他们带到横滨市的一幢楼房里,那是美国中央情报局驻横滨办事处。美国军官要他们在那里等候“东京方面”的消息。沈善炯等要求说明被扣原因,回答是要检查他们在船上托运的行李,又说现在台风袭击横滨,轮船不能出航,台风过后就把他们送回船上。半夜12点以后,一个美国军人向他们宣布说,“威尔逊总统号”已离开横滨,因为他们的行李存在舱底,一时无法取出,所以要等该船从香港返回日本时才能提取进行检查。因此他们只能在日本等待。随后不由分说,将他们三人推上车,送到了东京中野的美军第八陆军监狱。第二天又转送到东京下野的巢鸭监狱——二战后关押战犯的一座大监狱。在那里,沈善炯和赵忠尧、罗时钧三人被无端强制羁押,度过了痛苦难熬的一个多月。

与此同时,与沈善炯等三人一起搭乘“威尔逊总统号”的一百余位其他留美学生于1950年9月20日抵达广州。他们发表了告同胞书,称:“我全体同学对这次美国陆军部借武力非法扣押我国学者和归国同学的行动,极为愤怒。我们除将上述情况报告我中央人民政府外,并向美国国务院提出严重抗议。”9月24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宣言,并致电联合国及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控诉美国帝国主义蹂躏人权迫害科学家的罪行,同时向美国提出严重抗议,要求立刻释放被捕科学家,并保证今后不得有类似行动。此后一段时间,中国数百位科学家和教授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地的数千位科技工作者先后参与签名声援活动,向美国和联合国提出严重抗议。

迫于国际压力,美国方面于10月31日将沈善炯三人释放,送往“中国驻日代表团”。在此过程中,沈善炯三人不断被胁迫和利诱转往台湾或返回美国工作,但他们坚决表示:“我们的家人在大陆等着我们回去,我们决心回大陆,没有其他的想法。”一直到11月17日,沈善炯等三人才坐上下一班“威尔逊总统号”离开日本,于11月28日抵港回国。

微信图片_20241118095345.png

1950年11月,沈善炯、罗时均、赵忠尧(自左至右),从巢鸭监狱释放后,在东京麻布区住所院内留影

回国的历程虽然曲折而坎坷,但沈善炯迅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祖国需要的研究工作,以自己的才能建设自己的祖国。因为喜欢教书,经谈家桢和丁振麟介绍,沈善炯选择了到浙江大学医学院生化科工作,任副教授。从1951至1952年底,沈善炯在浙大医学院教了两班医学院同学和一班理学院药学系同学的生物化学课。同学少年皆勤奋好学,三十四岁的沈善炯置身于年轻学子之间,感受到桃李芬芳,学友情深。1952 年院系调整,浙大医学院归并到了浙江医学院,沈善炯决定到上海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工作。1952年2月,沈善炯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早晨离开杭州,浙大的同学在车站与他依依惜别:“先生,我们分别了,但我们将一直记着您。”这句临别之言一直回响在沈善炯心间,特别是在困苦的时期给了他信心和力量,让他想到身后有不少青年是尊敬他、爱戴他的。在浙大短短的一年中,沈善炯和同学们结下了深深的友谊,他教的三个班的学生以及其他慕名前来听课的学生有不少受他影响,投身于医学或教育事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岁月流逝,时光荏苒,历史的烟云却并没有消散。乘坐“威尔逊总统号”归来的学者许多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的故事将伴随档案馆里珍贵的档案长存,他们爱国敬业、无怨无悔的精神将激荡回响、历久弥新,激励着后来者不断探索和前行。

微信图片_20241118095349.png

沈善炯子女捐赠浙江大学档案馆的部分沈善炯档案史料

沈善炯简介

沈善炯(1917.4-2021.3),江苏吴江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生物学系,后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生物系获博士学位。1950年归国,历任浙江大学医学院副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生物学部常委、学部主席团成员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沈善炯专长探索共生固氮菌与宿主植物间相互作用的遗传学关系,在固氮遗传方面的成就为国际所公认,为奠定中国近代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早年在金霉素和链霉素生物合成取得重要理论突破,对我国抗生素生产作出重要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陈嘉庚生命科学奖、“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等。

主要参考文献:

《我的科学生涯》,沈善炯,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年

《沈善炯自述》,熊卫民整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

《“很多好的东西不容易移植到中国来”——沈善炯院士访谈》,熊卫民,《南方周末》,2009年4月16日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船形馆”怎么会来到梅登高桥旁 2024-11-15
辛亥革命与杭州驻防旗营 2024-11-15
百年前风靡一时的杭州旅游指南 2024-11-13
浙档精品丨萧山围垦记忆:是珍贵岁月,更是精神财富 2024-11-13
校史寻踪|清末浙江高等学堂之学风 ​——和风篇呈吾师张阆声先生(1941年11月1日) 2024-11-11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