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当看着一簇簇充满生机的梅蕊依次绽开时,有谁不会感到振奋和欣喜?随着梅香的浮动,那艳杏绕林、碧桃绿野的春天转瞬就到了。古人曾说:“水陆草木之花,香而可爱者甚众,梅独天下而春,故首及之。”先天下而春,就是梅花的可爱与可贵之处。 自古以来,人们把梅的开放视作春天来临的象征,恨不得它早点开放。2007年梅花绽放提前,媒体不失时机向人们报道喜讯:“由于今年气温较暖,梅开花期比去年提前了约10天,虽然今年春节前后的开花量不是最大,但较之去年要多20%—30%。”反之,人们对于梅花晚开而着急,古今都大有人在,如宋代诗人对梅花迟开的遗憾,竞为之吟咏,如理学家朱熹曾有诗感叹:“迎霜破雪是寒梅,何事今年独晚开?应为花神无意管,故烦我辈著诗催。” 
现代作家、园艺家周瘦鹃生前也有一段为梅晚开着急的往事:“他们一行九人,是专程来问梅花消息的。今春因春寒甚厉,加以有了一个润三月,节令延迟,所以梅花迟迟未放。我天天望着园子里二十多株梅树和四十多盆梅桩,焦急不耐,而梅蕊为春寒所勒老是不肯开放,正如清代尤展成的《清平乐·咏梅蕊》一词所谓:‘烟姿玉骨,淡淡东风色。勾引春光一半出,犹带几分羞涩。陇头倚雪眠霜,寒肌密抱疏香,待得罗浮梦破,美人打点新妆。’在它们犹带几分羞涩,而我都望穿秋水了。”(周瘦鹃《问梅花消息》) 梅花风姿高雅,清香隽永,凌寒独放,斗雪盛开,象征着钢筋铁骨,坚贞高洁的品格。因此,自古以来,梅花备受人们尊爱。宋代诗人陆游在诗中写道:“凌厉冰霜节愈坚,人间乃有此癯仙;坐收国士无双价,独立东皇太一前。”诗中表述的梅花品格,隐喻自己的人格,读了令人钦佩。 
梅花与众花不一样,花先发,而后长叶,花以白色为基调,有红、粉、白、绿等色,花形有单瓣、复瓣、重瓣形态。它不是色彩浓丽花形丰硕,而是色彩素雅姿态遒劲,花香沁人,是别的花朵远不及的。正如南宋诗人杨万里写梅花的幽香,“初来也觉香破鼻,顷之无香亦无味。虚拟黄昏花欲睡,不知被花薰得醉。” 西湖梅花,据《西湖游览志余》记载:“自唐时已赏鉴于名公矣。”唐诗人白居易守杭离任,有《忆杭州梅花,因叙旧寄萧协律》诗云:“三年闷闷在余杭,曾与梅花醉几场。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从诗中可知,唐代杭州的梅花以孤山和吴山伍公庙周边为最。一边“丽如妆”,一边“繁如雪”,形象表达了西湖唐时有数不清的梅树,像一片雪梅,繁花争艳,灿烂芬芳。 
西湖梅花自唐宋发展以来,已融入人们春季赏心乐事之中。历来西湖赏梅胜地有这几处: 孤山的梅花在唐代即已驰名。宋代林逋超凡脱俗,终生不愿做官,也不娶妻子,选择西湖孤山过隐居生活,平生植梅放鹤,“梅妻鹤子”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写梅花的姿态,写梅香的清幽,都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横斜”、“浮动”将梅花的美提炼得恰到好处,不仅把梅枝由静态变为动态,而且把梅香从无形化为有形,这是诗人数十年如一日在孤山植梅成林,整日在梅树下精细观察,潜心揣摩,才使咏梅诗写得匠心独运。因此之故,孤山就成了西湖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赏梅胜地。 赏梅胜地灵峰真正意义上的首次种梅被确定在道光年间,当时杭州的副都统固庆特别钟爱灵峰的幽雅,便拨资重修寺院,还在周边山园环植梅树数百株,几年后,蔚然成林。从此,梅花与灵峰也就结下不解之缘。 咸丰己末(1859年),一幅《灵峰探梅图》更是让灵峰梅花声名鹊起,然好景不长,咸丰十年(1860年)、十一年(1861年)两年,杭州先后两次被太平军攻破,灵峰的梅花也被毁于战火,幸而《灵峰探梅图》在战火中保存了下来,得以被周庆云所见,才有了灵峰补梅的故事。 据《实地步行杭州西湖游览指南》记载,“宣统年间(1909——1911),吴兴周庆云就寺门外灵峰亭以至半山来鹤亭,补栽三百木,复构补梅庵。……梅花开时,市人咸来探梅。”抗战期间,景点坍毁。1988年,杭州市政府出资200万元重建灵峰探梅景区,如今已是占地12公顷,栽种有45个品种5000余株梅树的闻香品茗的西湖赏梅胜地。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