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杭城旧影
 
杭城旧影
杭城旧影
 
文史动态
 
讲座招募|揭秘南宋:历史真实…
如何用DeepSeek打开杭…
「读懂湘湖」义桥韩氏代代相传…
【讲座】李华瑞:退无可退:南…
 
特别关注
 
如何用DeepSeek打开杭…
建德撤县设市的有关回忆
刘松年笔下的南宋风情
岳飞:没有位置的局外人
杭城旧影
 
早期大运河影像(1859-1949)——流淌的影像之河(二)
来源:杭州档案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5-03-19

微信图片_20250319141603.png

与河东运河相连的宁波内河及岸边建筑

1908年,恩斯特·柏石曼摄。

进入20世纪20年代,中国本土照相馆和摄影师渐渐走向成熟,在摄影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中国摄影的主要力量。

微信图片_20250319141608.png

杭州东河太平桥

1909年,威廉·埃德加·盖洛摄。

杭州二我轩照相馆创立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是最早参与当地风光拍摄的照相馆之一。1910年6月,由二我轩拍摄制作的西湖风光照片册《西湖各景》,获得南洋劝业会金牌奖,1915年又获得美国巴拿马世博会金奖,一时成为当时照相馆中的明星。

微信图片_20250319141610.png

山阴道上

1920年代,杭州二我轩照相馆摄。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政府对影像拍摄进行管控,但吴中行、郎静山、黄笃初、金石声、郭锡麒、赫达·莫里逊、德米特里·凯瑟尔等中外摄影家依旧坚持拍摄,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展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运河的风景风貌和人文生活。

微信图片_20250319141612.png

杭州城的筑路工人

1914年,尤金·阿尔弗雷德·狄尔耐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运河影像文化伴随着运河修复整治的水利工程,伴随着记录运河沿线人们的精神面貌而显得多姿多彩。

微信图片_20250319141614.png

苏州天平山附近运河边的纤夫

1930年,金石声摄。

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影像创作、展示和传播迅速兴盛。

微信图片_20250319141615.png

苕溪上的渔船

1940年,郭锡麒摄。

2019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后,大运河影像文化进入系统的创作、展示、研究、出版、传播新阶段,大运河影像文化建设走向更加繁荣的局面。

微信图片_20250319141617.png

吴门归棹

1933年,郎静山摄。

在至今160余年的大运河历史中,虽然大运河几经变迁,但拍摄大运河的快门声却不曾停息。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云端档案丨折桂桥 2025-03-28
云端档案丨众善桥 2025-03-26
早期大运河影像(1859-1949)——漕运与商业 2025-03-21
云端档案丨隆兴桥 2025-03-19
早期大运河影像(1859-1949)——流淌的影像之河(一) 2025-03-13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