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这是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中的诗句,苏轼在山东密州消减家国愁思的办法就是饮茶。在杭州转塘龙坞,一名江南女子也将思乡之情都倾注到了茶的事业上。 她就是杭州梅龙茶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西湖区第五届政协委员、九曲红梅制作技艺西湖区代表性传承人鲁华芳。她生在茶乡,长在茶园;她爱茶、种茶、炒茶、制茶;她践行着茶人精神,传播茶的生活美学,传承九曲红梅制茶技艺,推广以龙坞为代表的茶文化。2017年,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代表,到北京全国妇联领奖。龙坞的茶,就是她毕生要坚守的事业。 
▲鲁华芳 01. 龙坞茶女 笑语盈盈,一款茶衣永远是鲁华芳给人的印象,她的话题总是围绕着茶,谈起茶来神采奕奕,妙语连珠。她是地道的转塘龙坞人,农家子弟,从小在奶奶家的茅草屋里长大。小时推门望去,外面就是大片大片的茶园。家里长辈依照岁时,耕种茶地,养护茶园,采茶炒茶,制茶饮茶,这就是龙坞茶人一年四季最常见的生活状态。 茶伴着鲁华芳成长,给她留下深深的印记。19岁时,身材颀长、端庄秀丽的鲁华芳被选入西湖国宾馆做外事接待工作,在外人看来,从乡村来到都市,这无疑是一份相当理想的工作。在西湖国宾馆,鲁华芳接受了严格的礼仪训练,一言一笑传递着江南女子的温婉气质。但是,对龙坞茶乡的那份浓浓的情怀,却始终挥之不去,萦绕心头。终于在1999年,她顶住了家里的反对,世俗不解的眼光,辞去西湖国宾馆的工作,毅然回到家乡,她要为龙坞的茶做点什么。 02. 梅龙崛起 龙坞是万担茶乡,世代制茶,是西湖龙井的四个原产保护地域之一。但在20世纪,因为交通还不便利,龙坞好茶从地理上走出去,需要翻山越岭,困难重重;而当时的茶叶包装简单,要面向更大的市场,更难。鲁华芳说,最难的不是创业,而是观念的转变。20世纪末,在茶农们还普遍不重视包装的时候,她敏锐地意识到要赋予茶新的形象,使茶外在的包装配得上茶内在的品质,并通过包装设计,深入挖掘茶的内涵和外延。使茶叶不仅具有生活功用,还体现出茶本身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敢想敢做的她在1999年注册成立了杭州梅龙茶文化有限公司。梅龙,取自龙坞的两款名茶——西湖龙井和九曲红梅。公司名字的取义,就为日后梅龙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奠定了基调。其一,茶的转型升级,要走文化的道路;其二,经营的茶叶不仅是杭州自古以来就蜚声中外的西湖龙井,还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佳茗——九曲红梅。谁也不知道,当年才27岁的鲁华芳,是福至心灵,还是在茶中浸润已久,总之,“梅龙”的方向与内涵,成了二十年后梅龙最大的特色。 梅龙在茶叶包装设计上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美术学院进驻象山。喜欢在大学里转悠,感染艺术气息的她,想到现在茶品包装几乎都是千篇一律,材料以纸质为主,大家互相模仿,很难有突破,也许要结合现代的艺术设计。于是她走进美院的工作室,一方面请到几位资深的教授,为公司把脉,指点方向;一方面把自己的对茶的理解和灵感告诉设计师,使茶叶包装兼具品牌传递、美学传播的功能,甚至引入了环保、生态功能。慢慢地,梅龙的茶叶包装形成自己的特色,包装形式有袋形、罐装形、盒形;并运用不同的材质,如陶、瓷、竹等,这些都是可再生的材料,能够再次利用。茶叶包装不盛放茶叶后,还可以变身为储物罐、小书架、纸巾盒等。 她自己还亲手设计了部分的包装,如“西湖十景”“荷塘月色”“山静”“忆青”。山静的灵感源于小时候在龙坞,当暮色四合,远处的青龙山巍然耸立,月色倾洒在龙坞的茶园上,静谧茶园留给她的心灵印记;“忆青”是每年过了采茶季,茶叶泛黄,不禁令人回忆起初春时节茶叶刚刚吐露新芽,一派欣欣向荣的情境。 这些精美雅致的包装与龙坞出产的西湖龙井和九曲红梅,终于相得益彰,互相映衬。来到梅龙的客人,首先被独具匠心的茶包装设计吸引,然后又对茶香四溢的产品赞不绝口。从视觉,到嗅觉,再到味觉,打造全方位的茶体验。 近二十年的发展,鲁华芳带领梅龙从西湖龙井、九曲红梅一绿一红茶叶的生产制作,再到茶叶包装设计,又延伸到了茶文化推广等多个领域。现在她打造的茶文化产业园有6000多平方米,许多大企业都是梅龙忠实的客户,像海康威视、绿城集团等,梅龙结合自己卓越的设计能力,为企业提供富有个性和文化内涵的茶礼。 2013年文博会,梅龙出品的西湖龙井进入了政府采购名录;2014年,首届世界茶博会上,鲁华芳被选为中国佳茗大使;2015年,鲁华芳成为中国美院茶文化传播使者,开始将茶文化与环保理念传授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2016年,鲁华芳当选杭州市“三八红旗手”;2017年,鲁华芳被选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作为浙江唯一的代表,到北京全国妇联表彰大会上领奖。 03. 九曲红梅 在鲁华芳的心头,九曲红梅是她最珍视的茶品。九曲红梅茶简称“九曲红”,也称“九曲乌龙”,是浙江省目前28种名茶中唯一的红茶。其茶外形弯曲紧细如鱼钩、似蚕蚁,芽叶长12毫米左右,条索紧结,表面多呈白毫,色泽乌润,若是以灵山泉水冲泡,但见杯中茶汤鲜亮红艳,有如水中红梅,滋味鲜爽可口,有暖胃、健脾、明目、提神之功能,其品质可与中国著名的安徽祁门红茶相媲美。九曲红梅的原产地“中国江南生态茶村双灵村”就在龙坞。 九曲红梅作为西湖区的传统拳头产品,也是红茶中的珍品,曾在西湖博览会上拿到金奖,但是远没有西湖龙井的名气大。直到近年来在省市领导的重视之下,逐渐被人们所了解。鲁华芳对九曲红梅一见倾心,认为这是更适合女性和现代人的茶品,她从健康的角度阐释,绿茶并不是人人都适合,胃不好和睡眠不好的人不适合饮用绿茶,但是红茶暖胃,男女老少皆宜,非常包容,适宜的人群更广。鲁华芳说:“制作、推广九曲红梅,就是我一辈子的使命了。” 2005年,她拜九曲红梅唯一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冯赞玉为师,钻研九曲红梅的制作技艺,并请冯老担任梅龙的监制,确保产出高品质的九曲红梅。她说:“在冯赞玉老师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茶的知识和技艺,还有茶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每年炒茶旺季,她和冯老,以及公司炒茶师傅一起上阵,亲手炒制九曲红梅。2017年,鲁华芳成了西湖区九曲红梅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 多年来,鲁华芳带着九曲红梅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如每年在浙江省文博会上,就要接待国内外的参观客人几万人,为杭州唯一的红茶九曲红梅宣传,延续这一缕茶香。 在鲁华芳和她的团队十几年的努力下,2016年,九曲红梅茶成为G20峰会指定用茶,同时也被选为第六届国际武林大赛的指定用茶。2017年浙江省第九届非遗博览会上,鲁华芳带领梅龙人与浙江省博物馆一起,接待了中东欧十六国文化部长品尝九曲红梅的甘甜。 现在梅龙茶产业的规模越做越大了,但是鲁华芳还是觉得不够。她认为,中国尤其是杭州茶的历史文化内涵非常丰富,“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定位对茶人有更高的要求,除了种茶制茶本身,还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杭州之外的人,甚至国外友人都知茶,赏茶,共享龙坞的茶;这也是从龙坞走出来的她作为企业家,为家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2017年她在龙坞腹地慈母桥村包下两座楼宇:一座用来做茶文化、茶礼、茶道等的公益培训;一座用来建造茶文化图书馆,这也是中国第一座茶文化主题的图书馆,并与杭州市图书馆签好了联建协议,成为杭州图书馆的茶文化分馆。 慈母桥村曾是明末著名江南园林横山草堂所在地,也是江南文人雅集的胜地。为了挖掘慈母桥村的历史文化,为慈母桥村产业升级助力,她还组织了专家力量,撰写《慈母桥村历史文化调研报告》。 她说,在龙坞慈母桥村大家可以在茶图读茶,在茶园赏茶,在培训基地学茶,以青山流水为友,古松修竹做伴,品味书香茶香。 历经二十年,鲁华芳终将她的乡愁融入了一杯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