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16日下午,夕阳西下,倦鸟归巢,寒气逼人,深秋傍晚,人们都早早躲回家中。此时,临安市玲珑镇(今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祥里村上界头自然村悄然发生了一件大事…… 黄朝荣(化名)只是村里的一个普通农民,他没有在意其他人回家的脚步,只想尽快将自留地上的土坑挖好,想着明天就可以种上竹子,到了来年春天,就有鲜嫩的竹笋吃了。忽然,他的锄头碰到一处硬物。他并不在意,不过是几块碎石,挖掉就好,然而下一锄头,又碰到“石头”。他还偏不信这个邪,几锄头下去,却连连碰壁,他纳闷地挖开土,地面赫然出现一排青砖。这些砖砌成规整的拱形,这是什么?难道这里有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此时天色已暗,村中各家已然炊烟袅袅,正是吃饭的时间,黄朝荣也饥肠辘辘,可好奇心驱使他撬开青砖,卖力地继续向下控掘。洞越挖越大,渐渐掘出了一个长140厘米、宽70厘米的洞。他忽然觉得下面豁然开阔,便借着落日的余晖,小心翼翼地探下头去查看。仅仅是在昏暗的光线中模模糊糊地看了一眼,他的眼珠都要弹出来了。万万没有想到,下面竟然是一座很大的陵墓!虽然心怦怦乱跳,可黄朝荣很快回过神来:这里面一定有好东西!他不由得一阵狂喜,抓紧了手中的锄头,试探着从洞穴进入墓室。 天色越发暗了下来,黄朝荣终于壮着胆子进入墓中。向墓室中走了一段,他真的看到了那些宝贝!且不说墓室里浓墨重彩的壁画和熠熠生辉的金箔装饰,一件件瓷器静静地散放在供桌两侧,在微弱的光线下,可见幽青似玉的釉色。黄朝荣曲下身去捧住瓷器,如同抱着当初刚出生的宝贝儿子。他没时间欣赏,小心翼翼地将瓷器一件件搬到洞口。他用衣服裹起两三件瓷器,急急地冲向家里。放好宝贝,看到儿子进了院子,忙拉上两个儿子,返回墓中。儿子们也被震撼到了,喜滋滋地陪着父亲一起搬宝贝。 黄朝荣父子三人跑来跑去运得起劲,却没有留意到一个人正纳闷地看着他们。时值周六,村支书读初中的女儿放学回家,途中正巧路过黄家,看到他家院子里堆着好几只竹筐,黄家父子推着板车来回跑,忙得不亦乐乎,便十分好奇。小姑娘走近了看,竹筐里满是带土的瓷器,凭借课本所学的历史知识,小姑娘觉得这些瓷器可能是文物,当即赶回家中告诉父亲。村支书听完女儿的描述,意识到这三人是在盗墓,而且是个大墓。临安墓穴众多,很多都是贵族甚至王室的墓穴,若是让他们将文物偷走倒卖,甚或损毁,那可是国家的重大损失。他毫不犹豫,立即向玲珑镇政府报告了事件的经过。 玲珑镇政府值班人员得到消息,不敢怠慢,即刻向上级做了情况汇报。时任县长接到汇报,当即会同文化局长、文博馆长迅速赶赴现场,并召集镇、村、公安干部开会,雷厉风行地制定出全面保护遗址文物的方案,落实保卫人员,商定保护措施,收缴出土文物。同时,封闭陵墓洞口,疏散围观人群,组织文物、公安、镇、村干部通宵值班,确保文物的安全。会后,各部门即刻调派人员到岗,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各方面工作。 发现陵墓并盗走宝物的黄朝荣毕竟只是个村民,他虽一时间见财起意,但并不是专业的盗墓贼。文物干部和公安干警对他进行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敦促其上交出土文物,并详细了解了发现经过,形成笔录。经过耐心细致的劝说,他终于肯将26件越窑秘色青瓷器和一方石质墓志交给工作人员。文物干部与黄朝荣分别在收缴文物清单上签了字。这些精美的器物当晚就运抵文物馆被妥善保存。与此同时,临安文物部门连夜向省、市文物部门报告了陵墓发现的情况和需要保护的现状。 这里还有一个插曲。当时,上级文物部门有些同志感觉黄朝荣可能还有私藏,指示对其持续加以关注。果不其然,事发一年以后,黄家未过门的儿媳因脖子上戴了一块玉器而被举报。经查,这块玉器一面刻着“千秋万岁”,另一面刻着“富贵团圆”,是康陵最精美的一块玉器。由此黄朝荣重新进入警方的视线,经审讯得知黄家果然没有上交全部文物,剩余文物有的藏匿家中,有的已流向文物市场。最终黄朝荣藏匿、倒卖的20件文物被悉数追缴,黄朝荣父子被处刑罚,这是后话。 得知情况后,包括时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毛昭晰先生在内的省、市文物部门相关人员便立马赶到陵墓现场,与临安市有关领导就地召开了文物保护工作会议。为了明确墓葬现状,以利于更好地保护文物遗址,会议决定在正式考古发掘之前,先进墓穴内看个究竟。我也接到通知,与考古所的同事们一起在现场。看到陵墓被挖了个大洞,不禁内心有些忐忑。既然当地农民都能如此轻易地发现陵墓,它会不会已经被盗墓贼洗劫过了?同时又隐隐有些雀跃,这一次发掘,又将是一场怎样的时空邂逅?毛昭晰先生让我第一个进去,他说“你是考古队员,第一个进去最为合适”。我不禁一愣,复杂的心情涌上心头。被点名第一个下去,这体现了毛昭晰先生对我的信任与认可,而且墓室在与外在空气接触后,文物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氧化反应,越早下去能看到文物越原始的样子,这是考古工作者求之不得的,我内心深感荣幸和喜悦。但与此同时,墓室内的情况到底如何?最先下去也意味着第一个面临危险,墓室里是否会有蛇、虫,或者更令人害怕的东西?毕竟下面一片漆黑,太多的未知让我心里直打鼓。我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给自己加油打气。 由于墓室内气息浑浊,我戴上了口罩,打着手电,怀着复杂的心情,攀着从黄朝荣挖出的盗洞口放下的竹梯,一点一点地降到墓室内。其他人随后进入。时至深秋,本已微寒,再加上墓室内长期封闭,空气不流通,湿度极大,越往里走,我越觉得后背凉飕飕的,一股难以描述的异味扑面而来,虽戴着厚厚的口罩,那味道却极具攻击性,钻进了鼻孔,让我忍不住有点想吐。借着手电光,我见同行的同事和领导们也都皱起了眉,实在太难闻了。然而,当我的手电筒光束照射到墓壁上,阴冷和异味带来的不适感瞬间消失了,我感觉心跳加速,目光再也挪不开了。 进入墓室,一道道门楣合理地分割了空间。门楣整体被刷上了红漆,当时的工匠以蓝色颜料细心地勾画出一朵朵祥云,以金箔绘制祥瑞之兽,使整个空间虽处地下,却如地上宫殿般金碧辉煌。环顾四周,四壁雕刻着12尊神情肃穆的生肖俑,每个身高80厘米,上身着广袖长衣,下穿长裙。生肖俑的边框和衣襟亦用金箔加以点缀,金光四射,可见工艺之考究。此外,枝叶茂密的牡丹树,张牙舞爪的青龙、白虎,引颈向天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古代的四神,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那些富丽堂皇、栩栩如生的彩绘壁画和浮雕,让进入墓室的所有考古工作者都深深地被震撼了。在黑暗的密室中,我借着微弱的手电光,感受着那穿越千年前来相聚的华美,不时驻足,流连忘返,甚至想就此盘膝坐下,欣赏个三天三夜。可这毕竟只是初步查看,连勘探都算不上,谁都没带专业的工具下来,因此,我们在墓室内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恋恋不舍地爬出了墓室。 
▲康陵后室内景 回到地面,我们激动地讨论着刚才的所见所闻,兴奋得手舞足蹈。这座墓规模不小,壁画精美异常,从四神兽和十二生肖的布置及整座墓的排面来看,我觉得墓主人一定不一般!他,或是她,是哪个朝代的?是什么人物?经历了什么?又是因为什么被埋葬在这里的?这附近是否会有关联墓葬?我们热切地希望马上对这座大墓进行发掘,为解开谜团,更是为了抢救性地保护其中的文物和遗址,以防盗墓者捷足先登。所有在场领导与专家们决定召开一个会议讨论发掘工作。作为第一个进入墓穴的考古工作者,我非常希望能参与此次考古,为此我查阅了大量资料,撰写了一份详细的考古方案,希望能由我们考古所主持考古。基于充分的准备,我在会上主动提出第一个汇报。听完我的汇报,领导和专家非常赞同我的方案,当即拍板决定由杭州市文物考古所主持联合原临安市文物馆对此墓进行抢救性的考古发掘。 被黄朝荣带出来的石质墓志,给了我们一个初步答案,也奠定了此次考古挖掘工作的基调。它原本嵌于墓前室左耳室壁上,用楷书书写的志文为:“维天福四年,岁在己亥,冬十有二月丁丑二十五日辛酉。吴越国恭穆王后扶风马氏,窆于钱唐府安国县庆仙乡长寿里封盂山,曰康陵。东至金容,西至凤亭,南至宁善,北至会仙,上至于天,下至于泉。永刊贞石于万祀年。”“恭穆”即马氏谥号,后晋天福四年为939年,但“十有二月”即农历十二月,换算成阳历应为来年即940年的1月了。由此确定,此墓是吴越国二世国王钱元瓘之妻马氏的陵墓——康陵。 马氏是吴越王钱镠为儿子钱元瓘精挑细选的儿媳妇。马氏之父雄武军节度使马绰战功累累,年轻时就与钱镠结为至交。唐乾符二年(875)初,马绰与钱镠均为董昌的部下。董昌经常派钱镠点兵。有一次,钱镠将花名册弄丢了,虽然他能凭惊人的记忆力,逐一报出士兵姓名,但马绰敏锐地提醒他,董昌性格多疑,会猜忌钱镠如此强记,定有所图谋,不如在点兵时先用一叠白纸冒充名册。马绰的智谋成功地化解了此次险局,钱镠因此十分感激,后来将妹妹嫁给他,而马氏即马绰与钱镠妹妹之女。古人有表兄妹结婚亲上加亲的传统,马氏素有贤名,自然得到钱镠青睐,选为钱元瓘之妻。但是,马氏嫁入王室后,多年未能生育,便为钱元瓘纳妾,这更让钱镠感动,称其“延吾世祚者,汝也”。她虽然没有生育,可也为钱氏开枝散叶做出了贡献。此后钱元瓘的宠妃吴汉月,终于生下了忠懿王钱弘俶。次妃吴汉月与钱元瓘双双葬在杭州,原配马氏却埋骨临安,应该也是有故事的。 考古队在为正式进驻发掘现场做准备时,我驻足康陵前,心情激荡,环顾四周,细细观察这座墓葬的地理环境——它位于今临安区锦城街道西南11千米的玲珑街道祥里村上界头自然村庵基山东北坡。整座墓坐西南朝东北,背靠庵基山,墓的左右有松树山和青支山,略低于庵基山,似守护墓穴的青龙、白虎;环抱墓穴的三山,形成太师椅之状,让康陵稳稳坐落其中;墓前为宽阔的平原,平原尽头远远地有东山,与象山、凉山连成起伏的山脉,将陵墓与外界隔断,似世外桃源,不易受世俗侵扰。需要指出的是,康陵朝东北,天际线之处恰恰就是功臣山。功臣山脚下是钱氏世居地,钱镠从小在功臣山边长大,此山对钱氏家族意义非凡,因此钱氏家族墓地全朝向此山,康陵亦如此。 
▲康陵地貌 自然环境如此优越,可见选址的用心良苦。墓位于山坡地,接近山腰,不上不下,既不易淤积雨水,也能避风蚀;青龙、白虎两山镇守得力,背后父母山高耸可靠,这“太师椅”的地形中规中矩,藏风聚水,寓意后代子孙福泽绵延,永世富庶。这种山形也可以理解为佛陀的莲花座,而墓葬坐落在佛的怀抱中。毕竟吴越国有“东南佛国”的美誉,或许选址有这方面的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