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工艺赢得市场
香斋茶食号之所以能成为杭州知名店家,主要靠传统工艺赢得市场的认可。老板兼经理的史三和是糕点业中的行家里手,既掌握食品制作的流程、诀窍,又熟悉食品市场的季节变换,所以能适时推出各种质优、味美的食品。
史永才说:“每年初春,香客来杭,香斋茶食号推出的重点糕点是薄脆饼;立夏时节,推出薄荷糕、黄条糕、立夏饼;乞巧节,卖巧果;中秋节,推出各色月饼;重阳节,推出重阳糕;冬至来临,做桂花年糕。常年供应的糕点有状元糕、雪片糕、椒盐糕、麻糕等。”
香斋茶食号出售的各种糕饼,全是自己制作的。史永才说:“香斋茶食号在高银巷7号设立有糕点食品制作作坊,占地面积超过2亩。凡是‘香斋’卖的食品,都是在这个大作坊中制作的。”老板史三和常常亲自到场指导,由于他熟悉各种糕点的传统制作工艺,所以能使“香斋”的糕点在许多方面都胜人一筹。史永才说:“我父亲注重制作工艺,还重视原料的选用,比如糕点中的馅子,别人用红绿丝(香泡皮切成),我们用玫瑰花;别人用胡桃肉,我们用山核桃肉。所以,我们的糕饼就要比别人更香。”
史永才还详细介绍了香斋制售油酥饺的盛况,这使笔者想起了俞平伯先生的散文《清河坊》。俞平伯在文中说:清河坊的油酥饺是朱自清(佩弦)“以诗作保证的,我所以时常去买来吃”。但是,俞平伯写《清河坊》这样的散文,深怕被他人误解为“广告文章”,所以,不敢在文中直接指出制售油酥饺的店家名称。
香斋茶食号制作的糕点出名后,杭城不少沿街叫卖的小贩也都来“香斋”经销该店的糕饼。史永才说:“实际上,他们不仅每天在推销‘香斋’的糕点,也每天在为‘香斋’做广告,因为他们每天沿街叫卖的都是‘香斋的黄条糕’、‘香斋的薄脆饼’。‘香斋’的大名也就越叫越响了。当然,前提是‘香斋’制作的糕饼的确是质优、味美。”
“香斋”不仅糕饼出名,制作的酱鸭、鱼干也有不小的名气。史永才说:“每年的月饼生意收场后,我们的作坊就开始制作酱鸭、鱼干,每年光是酱鸭就要卖掉4000只左右。”后来,还曾发生过“颐香斋”老板用高薪来聘请“香斋”制作酱鸭、鱼干的老师傅的事。
史永才说:“‘香斋’就是凭借自己的传统制作工艺,制作出了赢得市场青睐的各种糕点食品,从而使生意越来越兴旺。那时的货币是银洋、铜元,我店每天的营业款都是由隔壁的盈丰钱庄来收存,他们每天下午都要派出多名员工,用大竹匾抬走‘香斋’当天的营业款。这样的抬钱场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糕点食品的制作中,史三和一方面注重保持传统手工工艺的特色,一方面也不完全排斥机器,他曾专程去上海冠生园等几家大厂参观,不久,“香斋”就成了杭城食品行业中第一家引进磨粉机等电动设备的店家。
父子接连遭遇大敲诈
1937年,日寇接连制造“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史三和预感到杭州将有危险,便于当年8月将妻子、儿子全部送回宁波老家。史三和自己则再次返回杭州,处理店中事务。12月23日,杭城内的国民党军警已经全部撤离,史三和也是在这天告别已经关了店门的“香斋”,一早坐车匆匆离开杭城。史永才说:“我父亲所坐的火车开过钱江大桥不久,桥就炸了。”
一年后,史三和获悉杭城局势有所稳定,便约上几个伙伴坐船去舟山,又从舟山坐船到上海,再从上海坐火车回到杭州。1939年,香斋茶食号复业。随后,史三和的妻子、儿子也陆续返回杭州。1943年,香斋茶食号的生意开始进入兴旺期,这年,史三和的儿子史永才与杭州陈元昌蜜饯店老板的女儿陈莉芳结为夫妻。但是,就在日子过得比较顺畅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打乱了史家生活。
1944年的一天,几个日伪军警来到香斋茶食号,把史三和抓走了。当时,史永才已获得“药剂生证书”,并在华德药房担任配药间副主任,闻讯后匆匆赶回家。史永才经四处打听后才知道,父亲被关押在吉祥巷内的看守所,罪名是“囤积居奇”。史永才说:“做糕点食品的企业,当然要备足面粉、大米、糖,我父亲尤其重视原料的储备,‘香斋’栈房内的面粉、大米、糖,常常是从地板一直堆积到楼板,从来就没有缺少原料的时候,个别糕饼店临时原料不够,也常常会来我们店借用原料。所以,‘囤积居奇’的罪名,完全是捏造的。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一事件的发生,其中也有同行嫉妒的因素,是同行中的人向日伪政府举报,导致我父亲被抓。”
为了解救史三和,史家动用了所有关系。史永才说:“其实,办案的汉奸也是想借此机会大大敲诈我们一番。”史永才的妻子陈莉芳说:“那时,我们是用面粉袋装钞票,送进看守所,花费了大量精力财力,总算将父亲保释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