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正式表示愿意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各项规定,4天后发出致同盟国的通告电报,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5日,日本天皇宣读了《终战诏书》,向全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从这时起,在各国各地区作战的300多万日本军队,先后向同盟国投降。同日,蒋介石以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名义,致电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茨,提出应立即命令在华日军停止一切军事行动等6项原则。此后,日军按照中方的要求,派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少将为代表与中方陆军总部洽降。洽降仪式于8月21日至23日在湖南省的芷江举行,同时还确定了冈村宁茨在南京向何应钦签署投降书仪程等。 国民政府将中国战区划分为15个受降区,浙江属第6受降区,受降主官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接收嘉兴、杭州、金华、宁波(包括舟山群岛)、厦门各地区日军的投降。这些地区的日军投降代表为驻杭州地区日军第一三三师团师团长野地嘉平。按何应钦致冈村宁茨的备忘录规定,顾祝同在杭州接受野地嘉平的投降。 于是,第三战区迅速制订了接受日军投降的计划,成立了战区司令长官前进指挥所,以监视与处理日军受降事务。前进指挥所由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韩德勤中将任主任。韩德勤与三战区参谋长张世希一起,率前进指挥所从江西到达淳安。在日军宣布投降后,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成立了“浙江省政府主席行辕”,并在淳安办公,原准备进驻杭州受降。行辕主任由浙西行署主任贺扬灵担任,社会处处长方青儒任副主任。待黄绍竑准备进杭州受降时,蒋介石已任命顾祝同为受降主官,黄绍竑只好在淳安暂息。 为了做好受降工作,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于8月30日15时,发出了由伪浙江省省长丁默邨转交给日军第一三三师团长野地嘉平的信字第1号备忘录。命日方派代表携带兵力驻地、指挥系统及长官姓名等图表,于9月4日18时至富阳司令长官前进指挥所,与副司令长官韩德勤中将接洽投降事宜。当晚20时,顾祝同又向野地嘉平发出了信字第2号备忘录,指令金华、兰溪、诸暨沿线日军自9月2日开始撤离防务,务于9月10日前全部撤至杭州;杭甬路西侧日军的撤离日期及集结地点另电规定。 9月3日,韩德勤、贺扬灵分别率前进指挥所与省政府主席行辕有关人员从淳安到达富阳县城。随后确定洽降地点在富阳县城之北约8公里的长新乡宋殿村。该村有杭富公路穿村而过,地理环境优越,所以日军在侵占富阳县城后不久即占据该村,先后作为日军的中队部和江北指挥所的驻地。日军在该村四周筑有6座碉堡,构成一个环形防御体系,各堡间有交通壕相连。还修筑了炮阵地,配置了6门大炮。村外还修筑了竹城,布防严密,易守难攻,是侵杭日军的一个重要外围据点。昔日日军耀武扬威之处,现在成了他们低头认罪之地。 4日上午8时,韩德勤、贺扬灵等人先期进驻宋殿村做洽降前的准备。宋殿洽降礼堂设在大地主宋作梅的一间屋子里。由于时间紧迫,仅买来了白布请当地裁缝缝制,挂在屋子四周。正面上方悬挂着中华民国国旗和国民党党旗。上首放一张圆桌,为中方受降席,下方置一张茶桌,为日军投降席。这天,宋殿村及周围的交通要道上,布满了中国军队的警戒哨。附近村庄的老百姓听说日军在这里投降的消息,纷纷赶来目睹这一历史性场面。 驻杭日军第一三三师师团长野地嘉平,收到顾祝同的两次备忘录后,派师团参谋长木通泽一治为代表到宋殿洽降。9月4日下午4时许,木通泽一治大佐率大尉达国雄、少尉大谷义一等5位随员及卫士10余人,在第三战区中校参谋周乐军的陪带下,乘坐3辆轿车及卡车从杭州出发到达宋殿。木通泽与随员及卫士下车后即被中方卸下武器,带至指定地点待命。 4时20分,张世希、贺扬灵、浙江省党部主任委员罗霞天等人首先步入洽降礼堂,在受降席上就坐。接着,脸色呆板的日军洽降代表木通泽一治等6人,在周乐军的带领下进入礼堂。进门后,他们先是一个立正,脱帽向受降官行鞠躬礼。受降官们则微微欠身命其坐下。日军洽降代表正襟危坐在指定的受降席上。 第三战区参谋长张世希受韩德勤的委托主持了洽降仪式。张世希首先令日军洽降代表呈缴证明文件。日军代表低头呈上。中方验明后,张世希再令木通泽一治呈缴各投降部队兵力驻地、指挥系统及长官姓名等图表。 接着,木通泽一治转交了驻杭日军第一三三师团野地嘉平对顾祝同的备忘录所作的答辞,提出:在松江的第六十二旅团,如果按日方的指挥系统,则属于上海的第十三军司令部;又如厦门地区的部队为海军,因为没有通讯工具而联络有困难,希望中方研究后答复。木通泽还报告了杭城有日侨15000余人。张世希提出两点:1.杭州日军应集中到里西湖一带;2.日侨应集中到旗下一带。木通泽连连称是。由于日方提出的问题指挥所难以回答,需要向战区司令部汇报后才能答复,所以张世希指示日军洽降代表留宿宋殿村。日军原打算当天返回杭州,听到张世希令他们过夜,不禁面面相觑,心存疑虑但又不敢违抗。于是通过周乐军向张世希请求可否向上级请示,得到中方同意后木通泽与野地嘉平通电话作了汇报,得到允许。 5日上午,韩德勤副长官率中方受降人员,在洽降礼堂再次召见了日军洽降代表。韩德勤将顾祝同于昨晚20时、21时致野地嘉平的信字第4号、第5号备忘录令木通泽一治转交。 第4号备忘录为:一、本部前进指挥所决定5日下午2时由宋殿起程进驻杭州与贵官洽商投降诸事宜,并指挥接管杭州行政机构与维护秩序,凡韩德勤中将之要求务须迅予照办;二、在中国军队未接管杭州市警备任务以前,本部杭州前进指挥所人员之安全应由贵军负责。 第5号备忘录为:一、规定日军投降部队的行动,日一三三师团司令部及直属部队于9月10日前全部移驻西湖地区;二、关于本战区进入杭州附近各部队行动概要,于9月6日开始行动。 召见结束前,韩德勤示谕木通泽一治:本指挥所为便利受降起见,本日14时起进驻杭州,希望贵官告知野地嘉平将军作好准备。木通泽一治频频点头,领示后率随员、卫士先回杭州。 5日下午2时,韩德勤、贺扬灵率部离开宋殿向杭州前进。野地嘉平派出联络部长渡边四郎在杭州郊外等候迎接。下午4时许,中方人员经清波门进入杭州市区,市民们纷纷聚集街头欢迎,韩德勤率前进指挥所人员进驻到新民路的中央银行大楼旧址办公。 第三战区前进指挥所进驻杭州后,即于6日上午召集了党政军第一次联席会议,部署接防、接收日伪行政及事业机构的行动计划。会上议定:对伪广播电台、报社、通讯社在7日11时前接收完毕;对伪电话局、电报局、水电公司及各种交通机关即日起交接接收,在未接收之前派宪兵前往保护;各机关不得任用汉奸,等等。 木通泽一治5日上午从宋殿返回杭州后,将宋殿洽降情况向野地嘉平作了汇报,并受命乘飞机到上海向日军第十三军司令部请示,于6日上午从上海返回杭州。6日下午3时,木通泽一治率大谷义一到杭州前进指挥所谒见张世希参谋长。木通泽向张世希汇报了昨日回杭后又到上海请示的工作情况。对中方所授各命令当无异议,遵照办理。但提出日方目前各项困难,或有不能按期达成时,谨希谅解。张世希将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给野地嘉平的信字第6号、第7号备忘录交于木通泽转交。 第6号备忘录为:杭州通讯机构、交通机关及其有关设备、运输设备及人员等,于9月7日12时前呈出图表,并确保其完整,等待本部指挥所派员分别接收;日军在杭州的一切特务组织、日军所支持的党政团体等即刻停止一切活动,并于9月7日12时前将组织系统、人员、文件、器材物资等造册送本指挥所。 第7号备忘录为:全部空军先期集中于笕桥机场,于9月8日6时将全部飞机、油弹、通讯器材、特种车辆及其附属的一切建筑与有关飞行设施,由本指挥所派空军第三战区司令官负责点收,并需同时书写好所要之表册备查。 谒见结束时,张世希告示木通泽:1.我军某部于本日进入杭州市;2.日方现有各项器材物资等,当即全部交出;3.本人因顾虑日军及侨民之粮食等必需品,故人口户籍等迅即呈报;4.舟山群岛及海军陆战队之人员装备等各项表册,应由该师团负责转报本指挥所。木通泽答称遵照办理。 6日下午4时,野地嘉平率曲少佐、达国雄等随员到前进指挥所首次谒见韩德勤主任。韩德勤问野地嘉平:由木通泽参谋长转交的信字第4号备忘录收到否?野地回答:均全部收到,一切遵照办理。韩德勤指出:备忘录各项系概略规定,其余详细部分应按张参谋长向木通泽大佐所指示的切实照办。野地答道:谨遵办。关于宁波、嘉兴方面希望早日接收,韩德勤解释道:我军系徒步行军,尚须时日,候我军完全到达后,另行指示开始撤退日期。韩德勤接着说:本日又有信字第6号、第7号备忘录,已由张参谋长面交木通泽大佐,望贵官将通信设备提早交出。韩德勤最后指示野地:以后关于接收各项细节问题,日方随时派参谋人员接洽。野地频频点头。 9月7日上午,韩德勤召集了第二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与决定接收前的有关工作。8日顾祝同向野地嘉平发出信字第10号备忘录,告知从8日起,中方开始接收杭州市区各行政、文化、交通、通信等机关,请日军遵照移交。中方的接收工作顺利完成。 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仪式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在参加了南京的受降仪式后,于13日乘机到达杭州进行浙江的接收工作。顾祝同到杭州后,取消了前进指挥所,将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设在青年会馆旧址,着手部署对浙江的接收。 为了统一各地区在受降时应注意的事项,中国陆军总司令部9月13日发布军字第9号命令规定:各受降地区对日军投降不举行仪式,除台湾(含澎湖列岛)及越南北部外,由受降主官以命令式训令,迳令各地区日军代表投降部队长签具受令证。为了执行这一命令,顾祝同于9月1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南京投降典礼举行后,中国战区各地不再举行仪式,仅以命令传给当地日军最高长官,令其遵照办理,杭州亦同。 9月15日10时,顾祝同召见日军第十三军司令长官松井太久郎的代表:第一三三师团长野地嘉平、第六二独立混成旅团长长岭喜一、第一三三师团参谋长木通泽一治,当即授以杭字命令第1号、第2号,命其转达松井太久郎遵照执行。木通泽一治在受令证上签字接收。 第1号命令指出:冈村宁茨已向何应钦无条件投降以及本司令长官所接受日军投降的范围及日军的部队番号;从9月14日起对日军各级长官的一切行文改用命令或训令,不受日本帝国政府任何限制。 第2号命令的内容为:一、第一三三师团(一零零旅团除外)全部表册应于9月16日以前送达杭州市白木公司本部第一组查收,并限于16日起将武器、器材、车辆等缴交指定仓库点收,限于18日前收缴完毕;二、第九一独立旅团所辖各部队归本部第二接管组接收,限于本月20日以前将全部表册送交杭州市白木公司该组查收,该旅团从宁波运至嘉兴经过杭州时,将武器等缴交到指定仓库点收,其撤离及收缴武器日期另定;三、第六二独立旅团应于18日以前在松江缮具表册,由本部第三组前往接收,并依据接管组指示将武器等缴交到指定仓库点收。 第三战区第一接管组自16日起缴收驻杭州附近之第一三三师团司令部、直属队、配属部队及第九九旅团的武器。当天缴出步枪、手枪、轻机枪、掷弹筒等轻武器约万支。17日,日军分组用载重汽车自动运送山炮、榴弹炮、臼炮、重机枪等重武器;18日,日军继续缴出弹药及后勤物资。收缴武器进展顺利,按时完成,全部在指定仓库存置。 之后,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又先后发了13个杭字命令,对浙江地区日军的缴械、集中等事项作出更为具体的规定。全省日军于10月上旬全部缴械。解除武装后的日军送到嘉兴、上海等地集中营进行安置。 
▲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 
▲受降厅 富阳人民为纪念宋殿受降这一历史性事件,于1945年底将宋殿村的所在地长新乡改名为受降乡(今为受降镇)。1995年把当年洽降礼堂作了整修,称为“受降厅”,以示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