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人人都是悦读推荐官——第三届…
书讯 | 《戴望舒年谱》出版
讲座预告丨冯培红:从中亚康国…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特别关注
 
从《四景山水图》中看南宋园林
白沙桥建设纪事
詹氏家藏墨宝传承背后的故事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禹杭履迹
 
“兰社”诗人戴望舒
来源:章达庵  作者:  日期:2018-04-23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朝肕,字戴丞,号梦鸥,杭州人,17岁时就读于宗文中学(今杭十中),因爱好文学,召集了同学张元定(天翼)、叶为眈(秋原)、李大可(伊凉)、胡亚光、钱杏、钱棠村和清华中学学生戴克崇(杜衡)、之江大学学生施青萍(蛰存)等,组织了文学社团“兰社”,于1923年元旦出版了《兰友》旬刊,八开报纸,铅印。社址设在大塔儿巷10号戴宅,由梦鸥与天翼编辑发行,历时半年,到同年71日出版至第17期,因经济不支而停刊。

戴望舒

《兰友》系综合性的文艺刊物,评论、散文、诗词、小说、译著兼收并蓄,其时因流行“鸳鸯蝴蝶派”的文风,刊物旧文学气味浓厚,旧体诗词及侦探小说较多。两年后戴望舒始倾心于新文学而改写新诗。他是走读生,由大塔儿巷的家里走到皮市巷的学校,一路深巷,特别是雨天撑伞而行,感触颇深,故有《雨巷》之作。

中学毕业后,戴望舒考取上海大学,与丁玲同学,后又转学震旦大学。其时叶圣陶先生代理编辑《小说月报》,戴忽忆起旧作《雨巷》,乃寄去试投,不意忽接叶圣陶先生复函,赞许他“为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不久就发表了他的处女作,戴因而获得一个“雨巷诗人”的称号。

《雨巷》的诗不长,兹节录一段以见其风采: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首诗还得到朱自清先生的好评。

雨巷

后来戴望舒得到其姻伯钟逊庵(广生)的资助,留学法国。就读于里昂中法大学,学成后于1935年返国。次年与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在沪结婚。学业成了,家庭圆了,正思发挥他的抱负时,抗战爆发,乃于1938年携妻及女儿咏素去了香港,为《星岛日报》编副刊,从事宣传抗日救亡工作。讵知爱风河波骤起,穆丽娟提出分居,离婚后穆于1940年携女返沪。从此戴独居3年,抑郁成疾。幸而1943年又获杨丽珍女士芳心,断弦再续,沉病顿消,3年内生下次女咏紫、三女咏树,为望舒增添了许多欢乐。

抗战胜利后,1946年望舒偕妻女由香港返回内地,在上海暨南大学新陆师范专科任教授。因表示反对内战,1948年遭国民党政府通缉,被迫再去香港。谁料杨丽珍因不惯生活颠连,爱河又起风波,不幸又告离婚。两度波折,刺激更甚,致使望舒生趣索然,恹恹又病。后来到天津治病。

1949年闻华北解放,遂乘轮船由天津到京。建国后,戴望舒在国际新闻局担任法文编译工作。正当他重新鼓起勇气,执笔写诗以抒积郁的时候,竟因严重的气喘病于19502月殁于协和医院,年仅45岁。追悼会在新闻总署礼堂举行,董必武、陆定一、胡乔木、沈雁冰(茅盾)、舒舍予(老舍)等出席了追悼会。戴的遗体葬于香山万安公墓,由沈雁冰手书墓碑。

戴望舒先后出版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诗作,艾青曾赞誉他:“从纯粹属于个人的低声的哀叹开始,几经变革,终于发出战斗的呼号!”可见其诗品。

望舒还是一个翻译家,译作有《西万提斯的未婚妻》等20多篇,为望舒的老友、翻译界负有盛名的周启明先生所赏识。

相关内容
【余杭历史文化】施桥头萝卜 2024-05-20
【余杭文史丛谈】余杭九曲岭《姚氏宗谱》概述(二) 2024-05-20
【余杭文史丛谈】余杭九曲岭《姚氏宗谱》概述(一) 2024-05-16
詹氏家藏墨宝传承背后的故事 2024-05-14
史话杭州·物阜民丰:浙江原始青瓷产地——萧山窑 2024-05-14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