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市政协文史委召开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课题调研座谈会。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王利民主持会议,文史专家学者王其煌、方龙龙、楼毅生、张学勤、丁云川、仲向平、周乾松以及市政协委员缪宏波等参加。 会议现场 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吴晓晖介绍了市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利用情况。 2017年,杭州被列为全国首批10个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之一。作为试点城市,杭州历史建筑资源十分丰富,现已公布336处历史建筑,总建筑面积50万余平方米。近十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建筑保护工作,通过大力推进保护修缮工程,扭转了历史建筑“破危”状况,历史建筑的风貌品质、利用价值不断提升。当然,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也面临一些困境。对此,与会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文史委原副主任王其煌:杭州是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但在机制体制上还需要引起重视。 浙江旅游科学研究所文化室主任仲向平:杭州历史建筑“应保尽保”做得好,但在利用上存在商业利用少、产权多元等问题。 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楼毅生:要注重对文物价值不多但历史信息丰富的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杭州市委党校教授周乾松:杭州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尚不够专业,要进一步明晰历史建筑的概念,根据历史建筑的定义加强保护与利用。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方龙龙:要发挥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的作用,从法律上加以规范。 杭州文史研究会理事丁云川: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有关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市政协委员、杭州画院副院长缪宏波: 要用艺术化的形式展示、推介杭州历史建筑。 浙江日报原主任编辑张学勤:要进一步加强对历史建筑尤其是区县市的历史建筑的调研,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积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