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文史动态
 
书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
讲座预告丨陈志坚:大禹与越人…
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去世,他…
郑嘉励全新力作《考古四记:田…
 
特别关注
 
年年雅集茶人家
湘湖师范第一任校长
郁达夫眼中的“秘藏之书”
三百文买一枝花?
似水年华
 
技术立身做车工(上)
来源:《八级工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  日期:2018-05-17


【口述者简介】陆子川,男,1936年生,1960年进入杭州 齿轮箱厂工作,八级车工。

 

19369月,我出生在浙江桐庐上虞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当时 家里条件不好,我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一家人日子过得比较清苦。我 出生后没几年,我的父亲离开了家,再也没有回来,家里的重担就全 落在了我母亲一个人身上。

虽然母亲没文化,也没见过什么大场面,但她还是觉得读书识字 好。7岁那年,母亲把我送到村里的小学读书,然而家里实在是难以 支撑,我只读了一年就辍学了。为了维持生计,我母亲一个人去了上 海,到别人家里做保姆补贴家用。因为常年操劳,她的身体状况并不 太好,做了没多久就回老家了。她一直惦记着我读书的事情,希望我 以后能有大出息,所以回老家后,她又让我读了一年书。但是好景不 长,还没等我上完学,母亲就因病过世了。先前因为家里负担不了3 孩子,一个姐姐早已送到亲戚家寄养,另一个姐姐也很快到了出嫁的 年纪。最后家里就剩了我一个人,那时候我才13岁。

 

进杭齿前的经历

 

人总要吃饭的,年纪太小,做不了别的营生,我只能去富阳新登 的一户地主家里放牛。虽然辛苦一点,好歹有口饭吃。后来,挑着货 郎担子走街串巷做买卖的舅舅为我找了一份好一点的差事,是到杭州 一家柴炭行做伙计。其实也没学到什么,我每天做的不过是帮老板家 带带孩子,烧水做饭,还有晚上走两三站路跑趟公安局送账本这样的 杂活,既没有工资,又学不到什么技术,但也算是有个容身之所,多 少也涨了一些见识。1952年前后,老家做棉花生意的姑夫,托熟人给 我介绍了一份上海的工作,到上海九如文具工业社做学徒,主要工作 就是制作文件夹等文具用品。当时一起做工的有十来个人,我年纪最 小。不过,工业社的生意并不景气,也没有工资拿,老板只管我们食宿。但对从农村出来的小伙子来说,这已经很好了。

 

1.jpg

上海九如文具工业社合影(后排右一为陆子川)

 

20世纪50年代初,桐庐老家和其他地方一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 土改运动。我从上海回到老家时,生产队已经分给我一个人一亩八分 田,当年放牛时学会的种田手艺派上了用场。后来,生产队里需要一 个粮食分配员,有时要到处跑。我想我读过两年书,还算认识几个 字,就揽下了这个差事。一天可以挣到10个工分呢!

1958年,桐庐火柴厂到生产队招工,我主动报了名。当时考核并 不怎么严格,我很顺利地就被招进去了,一个月工资30元。我的工 人生涯也算是正式开始了。刚进火柴厂时,我被分配到“喇叭班”, 做的活就是把锯末等材料经过几道工序,加工成喇叭。我很珍惜这份 工作,也干得很起劲,没多久还当上了班长。在我和其他工友的努力 下,我们班的产量一直是三个班里最高的。后来被调到生产火柴梗的 车间负责挡车时,我仍然做得有声有色。原本我以为这已经是很好的 归宿了,没想到更好的机会就在不远处等我。

 

苦学技术下功夫

 

 

1960年,杭州齿轮箱厂(现名为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杭齿厂”)下到各地招工。我从火柴厂保卫科科长那 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很心动,于是主动找到领导说我想去。虽 然杭齿厂离家比较远,但我孤身一人没什么好牵挂的。后来包括我在 内,厂里一共选上了6个人。

到了杭州,我并没有看到想象中气派的厂房、崭新的机器,原 来,杭齿厂当时还在筹建阶段,连厂址都还没定。只有几个油毛毡搭 建的临时车间和几台车床,生产环境比较简陋。据说当时选了3处厂 址,经过几番讨论后,最终定在了萧山。当时农田还是很金贵的,建 厂时就做好了为国家节省土地的打算——在平地上建厂,工人生活区 就放在山上。

那时,山上不像现在这样都是居民楼,到处都光秃秃的,很荒 凉,还有不少坟墓。刚来那几年,我们基本上是白天搞生产,晚上搞 基建,也算是亲自参与了杭齿厂的建设。

各个学徒工进了杭齿厂后,岗位都是厂里统一分配的。我被分到 车工岗位,厂里还给大家安排了师傅。我的师傅姓封,老家山东,他 是从唐山调过来支援杭齿厂建设的。那个年代为了大力发展工业,各 地工厂之间相互支援建设的现象很普遍。封师傅是老车工了,自身技 术过硬,带起徒弟也不藏私。我知道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又没有任何 经验,就只能多下功夫,卖力学。要知道做好一个车工,不只要识 字,还要有识图能力,要能读会算。因为很多时候做一个工件,并没 有现成的工具和工序,除了要靠平时积累的经验,还要自己动脑筋想 办法。为了不跟别人有差距,甚至赶超别人,一有机会我就读书看

 

2.jpg

陆子川(右)工作照

 

3.jpg20世纪60年代杭齿山南厂区俯瞰图

 

4.jpg2007年杭齿山南厂区俯瞰图

 

报,班前会的学习活动也从不落下,就是为了争取多认几个字。即便 下了班也不忘琢磨工艺,有时候半夜两三点钟突然想到好点子,等不 及天亮我就爬起来去车间里试验。空荡荡的车间里,水管时不时发出 咕咚咕咚的声响,经常被吓得心都慌了。因为肯下功夫,又喜欢钻 研,我的技术水平提升很快,进厂没多久就评上了四级工,还当上了 工具车间小组长。

评为四级工后,月工资涨到了50元左右,我孤家寡人在杭州,除 了吃用还有富余。那时候我年纪也不小了,个人问题一直没着落。当 时杭齿厂、杭二棉(杭州第二棉纺织厂简称)和杭发厂(杭州市发电 机厂简称)是萧山的“三大厂”,能在这三个工厂里工作的人,放在 婚恋市场上也是很吃香的。但是因为身边没什么亲人,又觉得自己没 什么拿得出手的优点,我总有点自卑。后来,跟我同住一间宿舍的同 事拉我参加他组织的小聚会,这才有机会认识我妻子朱幼春。

第一次见到她时,她梳了两条乌油油的大辫子,一双眼睛很有 神。熟悉了之后,我知道她是萧山河上人,比我小6岁,在杭二棉做 工段长。我们彼此印象都挺好,她家人知道我的情况后也并不介意, 我们的“自由恋爱”就一直谈到了结婚。工作了几年,我手里有点积 蓄,我们在北干山附近租了间小房子,置办了些时兴的家具,算是有 个自己的小家了。后来我还花150元“大价钱”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 放在那时候,就跟现在的奔驰车一个级别,在路上回头率相当高。

相关内容
一位国民党军官后代的两岸故事 2024-04-12
忆袁浦的平原绿化 2024-03-12
防空洞里也“繁花” 2024-03-04
往事追忆:话说老底子的余杭镇扫帚笔管生产合作社 2024-02-06
梅花样的品格——怀念夏子颐先生 2024-02-04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